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生态保护,从而使得我国的营林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而对于营林建设而言,其中所栽种的杨树常常会患有烂皮病及溃疡病等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理所遵守的是预防为主的原则。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杨树烂皮病和溃疡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杨树;烂皮病;溃疡病

前言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省市诸如天津等都会将杨树作为绿化的主要树种,而杨树属于速生类的树木。同时其也是绿化及农田保护等重要的树木之一。我国的各个地区均普遍栽种了杨树。然而烂皮病和溃疡病会使杨树受到严重的危害,这两种疾病极易导致杨树枝干出现大面积的死亡。

一、杨树烂皮病概述

(一)主要危害

烂皮病主要危害的杨树种类包括了:小叶杨、毛白杨、箭杆杨、小青杨、钻天杨及加杨等。其多发于道路旁所栽种的杨树上,主要会导致杨树大量的枝干枯死。烂皮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杨树出现干腐与枯梢。干腐型烂皮病多发生于杨树的主干、树干分杈与较大枝干部位。在干腐型烂皮病初期阶段杨树会出现许多暗褐色的水渍形状的斑块,略微存在肿胀,之后病斑会逐渐变成黄褐色,杨树的皮层组织逐渐腐败变软,用力按压会有褐色液体流出,同时伴有腐烂气味。此种疾病在适宜的条件中会导致病斑持续扩大,纵向扩大的速度比横向的要快。如果病斑达到树干的一周,那幺杨树上面的枝干就会逐渐枯死。杨树的皮层也会慢慢腐败,纤维分离呈现麻状,很容易从木质部位分离。此外枯梢型烂皮病多发于一至四年的杨树或者较大的树枝上,初期阶段的患病部位呈现为暗灰色,病斑的扩大速度较快,极易导致杨树的枝条快速死亡。没有显着的溃疡症状,且病斑的边缘也不明显[1]。

(二)烂皮病病原菌

杨树烂皮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黑腐皮壳属中的污黑腐皮壳。其归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中的球壳菌目。子囊壳呈黑色,主要埋生在假子座中,形状为长颈瓶状,聚颈型,孔口向外露出。子囊呈棍棒状,其中含有4个到8的腊肠形状的子囊孢子,属于单细胞,没有颜色或者颜色较淡,呈双行排列。分生孢子器生在子座内,形状不规则,单室或者多室,具长颈。

杨树烂皮病的发病规律为病菌的菌丝、子囊壳,或者伊娃系列孢子器在杨树患病部位试过冬季。当一些地区的春季温度过大时,伊娃系列孩子器中的胶状物会大量的吸水而逐渐膨胀,从而挤出红色的絮状的孢子角。而分生孢子或者子囊孢子会借助雨水、风力以及昆虫等进行传播,由杨树的伤口处侵入,产生危害。此种病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6摄氏度至10摄氏度。而疾病发展的适宜温度为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而当气温上升至20摄氏度以上后,不利于此种疾病的发展。烂皮病的传播和土壤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存在着紧密地联系,而此种疾病的主要诱因为春季干旱、冬季冻害、夏季日照、地势低洼及土壤盐碱化或者土地贫瘠、树木患者蛀虫等。

(三)防治杨树烂皮病的策略

首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对于杨树烂皮病的防治策略的制定应当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杨树的栽培加强管理,重视预防与治疗杨树的病虫害,同时保障其健康生长。应当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杨树树种进行栽培,栽培的过程中必须对土壤及自然条件进行全面考虑,保障杨树树种的优良性,其根系必须完整且发达,如此能够极大的预防杨树出现脱水的问题。完成栽培以后,必须强化养护管理,清理干净杨树周围的杂草,对土壤进行疏松,以此保障杨树周围土壤具备良好的透气性,此外排灌必须及时,严格禁止在杨树林中放牧,对杨树的枝条进行适当的修剪[2]。冬季时,应当把杨树的树干进行漂白处理,以此能够有效防止杨树冻裂。

二、杨树溃疡病概述

(一)主要危害

杨树患有溃疡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为初期阶段,一些杨树的干部会先出现圆形,或者近似圆形的水泡,有的水泡和绿豆一样大小,接近于核桃,用力挤压时会有树汁流出,之后呈现为褐色,逐渐干缩凹陷成为干疤。而一些病斑的周围在第二年会出现新病斑,后期阶段,病斑上面会出现黑色的针头般的小点,这就是溃疡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环境的湿度较大时,呈灰白色的分生孢子角会由分生孢子器内挤出。一般情况下病斑会在秋季时形成比分生孢子大一些的黑色颗粒状的物质,这就是溃疡病菌的有性子实体。

(二)溃疡病病原菌

杨树溃疡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葡萄座腔菌属中的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其归属子囊菌亚门中的腔菌纲格孢腔菌目。子座埋藏生长在表皮之下,后期会突破表皮外露,颜色为黑色,呈现炭质,接近于圆形。子囊腔洋梨形状,簇生或者散生,子囊呈现为棒状,双层膜,有8个子囊孢子,呈双行排列。单胞,没有颜色,椭圆形或倒卵形,子囊之间存在侧丝。分生孢子为单胞、没有颜色,呈长椭圆形。

平原地区通常在5月初杨树会出现此种疾病,第一个疾病高峰期在6月的下旬至7月的初期,9月份杨树会出现第二个疾病高峰期,一直到11月份后杨树溃疡病的发展会停止,此时溃疡病的病菌逐渐进入越冬阶段。当月平均气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同时湿度达到60%以上时,溃疡病开始爆发。当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且湿度及降雨量等因素都会诱发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播等。一般在降雨量的高峰期,或者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疾病会出现高峰期。而这种疾病的孢子飞散的高峰期为每年的8月上旬至中旬,主要通过风与雨水进行传播,经过杨树的伤口,或者自然孔品侵入。其具有长达一个月的潜育期。由发病至分生孢子器的形成则需要2个月至3个月的时间。溃疡病的病斑在秋季会形成子囊腔。通常而言,光皮类的树木发病较为严重,而粗皮类的树木发病较轻。而树干阳面发病比阴面要重。杨树生长健壮或者衰弱均会感染此病[3]。

结论

总之,杨树烂皮病和溃疡病的防治都必须强化管理工作,同时对杨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视与检查,与此同时,做好水和肥料的供给及药物的使用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杨树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张秀珍.杨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林业,2021(06):31-32.

[2]王燕芬.杨树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22):73-74.

[3]周成,杨成超,苑辉.杨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J].辽宁林业科技,2020(06):74-75.

作者简介:王宝龙(1988.02),男,汉族,天津市人,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C1FF0C1A-5727-4603-A204-CC5DB6166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