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兰

摘 要:天津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品的《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以空间生产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探讨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互动,梳理出社会空间的分析范式,并总结出教育作用城市空间的模式。该书应用并深化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同时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继续提炼研究理论是该研究下一步的工作。

关键词:教育;城市;空间生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84-0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探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城市,关注的力度却远远不够。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尔也指出要研究教育与社会互动的关键点:城市[1],因而对这一领域进行挖掘,是一项创新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一书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张品所着,也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课题结项成果。由于潘允康先生已对此书做了精辟的总结,本人在这里只能做些补充并就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一、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核心概念

本书是理论运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因此本书的题目选择了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术语“空间生产”。“空间生产”一词是由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列斐伏尔指出,“生产”一词来自于马克思的理论,即生产是人类通过劳动等社会实践制造产品的社会性活动。因此,空间生产的核心意思就是:“社会过程下城市、区域、城镇等这些具有空间形式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其后,曼纽尔·卡斯特、爱德华·索亚等学者对空间生产研究进行发展,使之成为了具备相对完善学术话语体系的理论。本书探讨的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在城市空间的形成中起到了什幺样的作用。空间生产概念的使用,实质上是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这使得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拥有一种可依据的可靠的分析范式。

(二)研究思路

城市是社会的主要载体,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是同一的,研究教育与城市空间的生产,其实就是研究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辨证关系,城市社会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殊属性归结为:生态社群、集体消费、资源分配、生产系统和文化(特性)五种类型。在实际中,教育是城市生态体系和城市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与居住密切相关;特性则体现于区域社会中。另一方面,空间研究需要植根于实践。因此,本书从教育活动出发,分析教育的生态组织,以及教育对城市居住、城市产业和城市区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三)章节安排

本书是要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理论运用中,实现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深化,首先应当整理并分析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成果。因此,本书的第一章梳理了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城市社会学两大流派的空间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范式、内容与视角,并指出空间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组织,因此,本书第二章要探讨教育活动如何形成教育空间,教育空间的结构,以及教育空间的变化。

教育的消费与教育资源的获得与居住密切相关,第三章分析教育与社区的互动。教育作为居住的重要配套,通过家庭迁居引发社区的变化,有教育需求的人入住心仪教育配套社区,在城市中形成了具有教育特色的居住区。另一方面,生源是优质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社区的分层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内学校的质量。

教育是一种生产要素,第四章分析教育与城市产业的辩证关系,重点分析高等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具体包括两者对于彼此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建设发展的相互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产业密不可分,这一章还探讨了在知识经济下,教育在产业塑造城市空间中的作用。

第五章研究教育与区域,城市性体现于不同的区域社会中,教育是区域的重要功能组织,区域中教育系统如何组织,人们参与教育活动的行为、教育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互动形式,都是形成区域性质的重要力量。在城市中,教育分区域(行政区)管理,分区域发展会导致教育出现区域分化,同时教育作为区域功能系统的一种,结合区域内其他社会功能单位,会使所在区域呈现不同的性质,当然,此种法则也可推演到其他功能系统身上。另一方面,城市中高等教育的规模化聚集也形成了特定的城市功能区——大学城。

二、本书的学术价值

(一)应用并深化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

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城市社会学始终无法避开空间问题。空间是城市社会存在的重要维度,因此空间不能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空间研究散见于各流派、视角的分析中,随着社会科学界空间研究的兴起,学者们试图创建一种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但当空间成为一种研究对象时,其问题和不足也随之而来。因为空间只是事物存在的环境条件,而非实体,任何对于空间所做的宏观和抽象研究,都面临着将空间与社会剥离的困境。面对空间的难题,学界做出了两点总结:一是我们仍然且必须承认空间的重要性;二是空间研究必须植根于具体实践。因为实践植根于时空发展中,实践研究可以很好地实现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三重辩证整合。在空间的生产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处于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在每一项社会活动中完成,包括生产、分配、居住、消费等。美国新城市社会学学者马克·戈特迪纳(Mark Gottdiener)也指出,应当尝试把更多的要素纳入到社会空间分析中来,如房地产、地方政府、邻里、公共环境等。这也是当下社会科学界空间转向的真相。本书尝试从教育活动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与空间的辩证关系。

本书是理论总结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总结出清晰的理论范式,并将其运用到天津案例的分析。目前,学界关于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梳理较为零散,或集中于某一流派,或某一学者,且没有深入剖析。在分析方面,本书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社会空间分析的模式。第一,从具体的实践活动出发,以该实践活动的功能空间和区域为联结点,分析实践活动如何生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研究微观和宏观的结合。从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来审视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可以为社会空间的生产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起点与开端,同时此模式可以融合学界微观与宏观叙述之间的分裂。因此,这一模式可以应用到其他社会实践的分析中,例如医疗、交通、商业等。第二,以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特性的几种界定为分析框架。任何实践活动都脱离不开社会的约束与限定,城市社会性的确定是研究具体实践生产城市空间的前提,城市社会学自诞生以来,学者将城市社会的特性界定为生态社群,生产、消费系统,资源分配体系,这些都是实践研究展开的背景思考,同时可以作为分析的框架。

(二)推进了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的研究

教育具有培养人的功能,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而又不相互冲突,同时使之符合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教育活动隐匿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它对城市空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教育实践活动出发,分析教育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展示教育生产空间的过程和方式,这符合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逻辑,同时也是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视角和内容的丰富和深化。一直以来,教育的研究缺乏空间视角,已有的系统研究也比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学校空间研究。本书从空间的视角分析教育与城市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对教育领域空间视角研究的推进。

三、有待深入的问题

第一,增加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城市空间的作用必须结合其他城市要素才能实现,因此,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地理等众多学科。本书在探讨教育空间与产业空间的辩证关系时,缺乏对于经济学方面理论的运用,如产业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等等,使得该部分的研究较为薄弱。

第二,进一步提炼研究理论。本书运用城市社会学的空间研究范式与方法,分析了城市中的教育问题,在具体的实践分析中发现、总结、提炼空间研究的特殊模式和新的观点将是本研究一直持续的努力方向。纵观国内外学界的研究,城市空间的分析都是以个案为例,这意味着一种“本土聚集”[2]。运用国外理论来思考当下中国社会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是国内学界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这也代表着中国研究本土化的努力和尝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对中国社会、城市区域和其他具体领域有较深入的了解,并保持敏感性和洞察力。本书以天津市为例展开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现实资料,使研究有依托,有支撑,不空泛,然而在本土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方面还有所欠缺,也未能提出一个属于我国现实的本土化理论。众所周知,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社会秩序探索,这是本书还需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吴军,特里·克拉克.文化动力—— 一种城市发展新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New Exploration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ity

——Edu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Research in Urban Sociology

SHAO Chang-l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Tianjin,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Educa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research in urban sociology”produced by zhangpin in the 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akes the space production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tool,discusses the dialect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urban space,and analyzes the social space analysis paradigm,and summarizes the mode of the education function on urban space.This book applies and deepens the study of the space of urban sociology,and promotes the research of spa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Continue to refine the research theory is the next work of the study.

Key words:education;urban;space p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