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长春科技学院

一、吉林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情况

随着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农产品出口取得了长足发展,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在全国排名中居前十位。现在全省有38个县市有出口实绩,其中有23个县市既有进口权又有出口权,农产品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全省县级农产品年出口创汇3.8亿美元。与此同时,出口企业不断增多,全省有330多家企业出口农产品,产品行销69个国家和地区。

二、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影响农产品收购和出口

农业资金投入的不足会造成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农产品技术含量降低等现象。当前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面临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的瓶颈。农产品出口的季节性强,到了收购季节则需要大量流动资金,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融资能力不强会影响农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政府对农产品出口支持不足

目前,吉林省在农产品出口促销支持方面还处于学习阶段,经验不足。政府缺乏系统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在国外贸易活动中偏重的是吸引外商在出口导向产业的投资,而不是促进产品出口;出口支持措施偏少且相对单调,经济手段支持不足,出口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3.农产品出名优出口品牌少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拥有者可以凭借品牌优势获得更大利润。由于吉林省农业科研开发投入少,自主开发能力弱,对于品牌的开发、培植、扶持、延伸、宣传的意识和力度不强,至今还缺乏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站得住、有特色、知名度高的名牌商标;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还有很多,如品牌杂、档次低等等。

4.出口农产品结构单一,传统品种比重过大

近年来,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玉米、鸡肉和玉米深加工三项大宗产品的比重平均占76%,其他品种所占份额明显偏少。例如吉林省肉畜产品人均占有量为全国第一,但2005年和2006年的肉畜产品出口额只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单一出口结构导致农产品出口受国家政策影响大。

5.农产品出口基地规模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吉林省农产品经营主体数量很多,但是规模普遍小、效率低且分散经营,出口龙头企业少,社会化服务和市场中介组织落后,绝大多数出口农产品仍然是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远没有形成集约化、标准化经营,这种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将吉林省置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相对不利的地位,加上低附加值农产品和粗加工产品比重大、深加工产品少,使得农产品出口结构更趋不合理,出口增值幅度小,影响吉林省农产品贸易的整体效益。

6.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长期以来,吉林省农产品多是粗放型生产模式,促使农户片面追求产量,导致质量管理意识差和滥用化肥、农药、兽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产品有害物残留超标、与国际安全健康标准相比差距过大都成为农产品出口遭遇退货和贸易纠纷的主要原因,而吉林省现有的标准中技术指标多、质量安全和产后标准少,脱离生产和市场实际,没有与国际标准特别是主要出口国家的标准接轨。

三、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1.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的问题

发达国家为扩大本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加大出口信贷支持力度,如德国银行为企业提供的信贷支持占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而吉林省民营企业几乎得不到任何贷款。所以改善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成为促进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途径,具体说来就是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

2.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包括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及进出口预警体系和防御经营风险体系等等;制定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法规政策,研究和制定各项反倾销、反补贴和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鼓励企业和高校联合研发农产品新技术,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给以出口企业各项优惠政策,在不违反WTO贸易规则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各项补贴。

3.支持出口企业发展自有品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若想切实的实施农产品的品牌策略,则需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首先政府应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设法提高自有品牌的知名度,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其次由于农民缺乏对品牌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因此需政府大力加强对广大农民的品牌宣传教育,使农民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自愿的参与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中来,这样才能不断的扩大市场影响力。

4.加强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

当前应着力扶持符合国际卫生检疫标准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壮大,推行农业生产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应用新技术改良土壤和改善水质,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科学选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尽可能的避免传统的小农生产中存在的如生产较分散且随意的弊端。

5.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吉林省一方面要建立动态、滚动式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大对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整治力度,严格从产地环境到农产品销售全程的质量监管;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多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质量农产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步伐,建立健全自检自控体系,提高企业和农户对国内外有关认证标准的意识,尽快实现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6.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体系

为了保障农产品出口的顺利进行,我们政府应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应对世贸主旨的相应规则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积极地学习其他一些国家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何种相关政策能够实现扩大优势农业产品出口的目的。

[1]隋文环,路非,温铁.改善和提高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环境和能力研究.检验检疫学刊.2011(6)

[2]马明.关于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农产品出口的研究.经济纵横.2007(9)

[3]李冬.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测算与分析.经济纵横.2009(7)

[4]刘薇.吉林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开拓欧盟市场策略研究.吉林大学学报.2007

[5]李轩.绿色技术壁垒背景下吉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谢婉莹.吉林省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吉林省财经大学学报.2010(3)

[7]李大兴.新形势下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对外出口的几点措施.吉林农业.2011(9)

[8]王双玲.吉林农业如何应对人世挑战.松辽学刊.2002(4):47

[9]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半年来对日农产品出口分析报告

[10]曲春林,让商标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对吉林省农产品着名商标发展现状的调查.中国工商报,2010-05-20

[11]陆娟.品牌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启示,财贸研究,2003(05)

[12]修智英,华章.吉林省土特产品的品牌设计现状分析,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