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立仁+齐华+李炜

摘 要: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趋势。基于此,首先以外延式、内涵式两种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可重构的课程模块研究与设计为重点和突破口,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再以分类多样的培养模式为基础,重构专业培养方案,探索具有显着行业特性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这一中坚高校群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机制。

关键词:可重构;地方高水平大学;多元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32-0091-03

一、地方高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地方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规模迅猛发展,占高校总量95%的地方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主力军。在目前2 132所普通本(专)科院校中,有地方高校2 021所,约占95%。2011年,地方大学的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4.5%、95%、94%。可见,地方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的先行者与排头兵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建设发展,地方高水平大学基本形成了“办学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区域地位突出”的良好办学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上凸显出区域内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三)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已成为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随着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批地方高水平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基础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源头,成为区域创新建设的主力军。努力建设一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不仅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

然而,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与困境。诸如办学模式趋同;学科布局不合理,特色凝炼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团队建设滞后;与中央高校相比,在管理体制和战略布局方面政策环境不对等……这些问题和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当前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当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因此,秉承“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专业学科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构建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趋势。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既包含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包含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人才需求与教育对象差异化而提出的多种培养目标、方式和途径并存的教育模式。当前地方高校多元化培养的实施与研究工作可归纳为外延式多元化、内涵式多元化两种。

外延式多元化,是指在现有培养方式上通过增加新专业、开设新课程、引入新教育力量等途径来提升教育模式多样化,进一步可细分为“增加式多元化”和“联合式多元化”。增加式多元化通常是为了服务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而设立的新专业、开设新课程等;联合式多元化是与企业、其他学校或专业进行学生联合培养,如产学研联合培养、国际化联合培养、双学位培养等。

内涵式多元化,是指通过整合现有教育资源而设计出的更多种类的培养途径,包括“选拔式多元化”和“调整式多元化”等。选拔式多元化,是指以培育拔尖人才为目标,择优部分学生,为强化学生的科研或应用能力,优化培养方案,如卓越工程师、本硕博连读等。调整式多元化,是指在现有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基于差异化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学制安排等环节上的多样化设置的培养模式创新。

综上对相关实施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发现,目前地方高水平大学已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改革,其中具体包括增加新专业、开设新课程、引入新教育力量、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等等。然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多元化培养模式改革效果,更好解决现有教育资源与多元化创新培养模式对接的路径问题,本文提出以可重构的课程模块研究与设计为重点和突破口,构建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分类多样的培养模式为基础,重构专业培养方案;探索具有显着行业特性的地方高水平大学这一中坚高校群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机制。

三、基于可重构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基于可重构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本文提出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是: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提升能力”为核心,以“双满足”为指导,基于可重构的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1.以“学生为本”为原则,是以教育新常态中的重视和尊重学生“个性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针对个性鲜明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2.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多元化人才是根据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不同而分为不同人才类型。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核心工作已由知识传播转为能力提升,即以“提升能力”为核心。

3.以“双满足”为指导,是说本科高等教育既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的要求和期望的外部需求,也要兼顾学校定位、专业发展和质量追求等的内部需求。

4.基于可重构的课程体系。可重构的课程体系是借鉴了机械制造领域先进的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理论,将本科高等教育看做一个复杂的制造系统,各个课程模块就是人才产品的生产刀具。基于通用化和标准化的课程模块,以及模块界面匹配的快速性和便简性,以便使模块之间进行无缝化集成、有效化组织与管理,从而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这样多元化课程体系以及体系的不同课程组织就可生产出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的人才“产品”。

(二)基于可重构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机理

基于可重构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机理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明确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并提出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标准和培养要求;第二步,从课程内容、难度、授课方式三个方面对现有课程进行模块化拆分,形成可重构的课程体系;第三步,构建“毕业能力要求——课群(课程)”对接矩阵,确定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大纲、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创新方案。

1.确定多元化培养目标,提出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从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生源基础、面向的社会人才需求等方面综合出发,以“双满足”为指导,从多元化人才层次和多元化就业方向两方面明确培养目标,其中既包括不同专业间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差别,也存在同一专业下区分毕业去向的多元化差异。通过深入访谈调研,各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形成适合自身的多元化培养目标体系表。

多元化培养目标体系表制定完成后,各专业需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综合分析岗位要求和岗位能力,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确定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标准和培养要求。多元化培养标准和要求清单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多元化培养目标的细致程度和可操作化。

2.课程体系模块化拆分,形成可重构的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法(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拆分是将课程“化整为零”的过程,即把现有课程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是一个内容及时间上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本文提出从课程内容、难度、方式三方面进行模块化拆分的方法。其中,课程内容拆分是按照课程知识点的客观特性,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拆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知识点,便于后期区分培养目标选择需要讲述的知识;课程难度拆分是从讲授深度出发,区分出同一知识点下不同难度的课程单元,如某一英文听力训练内容下的高、中、低三种难度级别;课程讲授方式拆分是基于特定知识模块特点而提炼出的讲授、练习、参观等授课方式。

可重构的课程体系是基于前期拆分形成的课程模块进行的“由零组整”的课程再构建工作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贯穿到灵活的课程构建中去,是通过对课程模块的有效组合从而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同一课程名下的多元化课程内容、难度、方式组合矩阵。

3.构建“毕业能力要求——课群(课程)”多元化对接矩阵

根据前两个步骤的工作成果,以多元化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目标,以可重构的课程体系为工具,形成点-线-面立体化的多元化专业培养方案。

(1)同一课程下,以课程模块为基础编制多元化教学大纲。根据培养目标和与之对应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基于通用化和标准化的课程模块,以及模块界面匹配的快速性和便简性,从授课内容、难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选择和组合,为每门课程编写多元化培养目标下的多个教学大纲。

(2)同一专业内,以“学生为本”为原则,以“提升能力”为核心,编制多元化培养方案。是以教育新常态中的重视和尊重学生“个性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围绕提升不同类型人才的能力,区分培养目标多元化而制订出的以课程选择、教学安排多样化为特征的、同一专业内的多元化培养方案。

(3)同一学院内,以“双满足”为指导,编制多元化专业培养规划。根据本科高等教育既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的要求和期望的外部需求,也要兼顾学校定位、专业发展和质量追求等的内部需求,编制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学制安排等内容在内的学院层级的多元化培养方案。

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实施机制

(一)转变办学思想,做到“三个改变,三个树立”

全体教师应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切实转变办学思想,积极投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中,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高职高专教育的任务、特点和规律,树立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职业岗位需要的思想。①改变以学科体系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引入市场需求导向,树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职业教育观;②改变以传统的知识传授、知识继承度为尺度来衡量学生质量的质量观,树立以学生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大小和职业素质高低为主体的质量观;③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观,树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知识的应用为主旨特征的教学观。

(二)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保证,要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下,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从剖析专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入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合理制订实践教学方案,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要建立健全适应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所需的实验室和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提倡实施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使其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发展。大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鼓励教(下转108页)(上接93页)师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双高人才”(高职称、高学历)的建设和培养;(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3)加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4)加强学术风气的建设,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5)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此外,继续引进专职教师,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六)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要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的评估检查,以评促建;要不断深入课堂第一线了解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听取师生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信息反馈及时到位;完善教学检查工作,规范教学资料建档,包括教学进度表、教案、试卷等,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