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现飞,李建平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一、研究述评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玉米市场的失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托市收购价格政策,使得国内外价格倒挂;第二,生产成本逐年提高,比较优势降低。多数研究均侧重于从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益方面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的食品消费结构依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主粮非粮化趋势明显,以及我国的关税制度和储备制度等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二、原因分析

从时间轴上时间发生的顺序来看,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对稻谷、小麦、玉米和一些农产品实行了最低收购价和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储价格,农民种粮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2012年之后我国开始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同时期,国际粮价降低近50%,在国内外市场的共同影响之下,形成了我国的粮食市场高产量、高库存、高价格与市场需求不振、低价进口替代的突出矛盾。

(一)国内外价格倒挂,导致进口剧增,国内滞销

1.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从整个粮食领域来看,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的耕地制度,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9亩,规模较小,机械化难度较大,无疑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本来就紧缺的土地资源更为珍贵,农村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我国的劳动力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性紧缺,土地流转成为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首选,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农村较低的职业素养,对化肥、农药、用水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的不科学使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2004年来,我国农民对玉米的种植积极性明显上升,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量均是导致玉米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从下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与美国相比,我国玉米的种植成本不管是每百斤的生产成本还是每公顷的生产成本都在锐增(见表1和下页表2)。

表1 2004—2013年中国与美国玉米生产总成本对比 (单位:元/50kg)

2.粮食收储和价格制度进一步提升玉米价格。目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是我国的收储量主体,起着平衡粮食供求、平抑粮食市场价格的重要作用,民间仓储企业有待开发。单一的粮食储备形式面临着巨大的考验,随着国际粮价的不断降低和我国种植成本的不断提高,进口量越来越大,国内仓储量不断加大,成本不断攀升,财政在粮储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国家给予的储粮补贴,导致粮食收储只管数量不管质量的弊端,国储粮食销售积极性低,后期维护成本高、主产区主销区粮食储备分布不合理等现象,使得粮食的流通、仓储成本进一步提高。

而在粮价调控方面,为防止粮食集中上市而引发价格下行损害粮农收益,打击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我国采取了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大的提高,农民收益得到保障,但很大程度上扭曲了粮食市场的价格。尤其是玉米,国家不断推高国内粮食价格,玉米产量又在不断上升,严重违背市场运行规律,玉米价格与价值相悖离,国内外价差进一步加大,使得玉米进口量不断加大的同时,国有粮食企业销售困难,形成“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局面,使得国有仓储压力进一步加大。

表2 2004—2013年中国与美国玉米生产总成本对比 (单位:元/公顷)

(二)国际粮价持续走低

从国内外经济上来看,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粮食供应充足,全球粮食供应日渐宽松,主要粮食出口国家,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粮食生产成本较低,国际粮价持续走低,2015年6月国际玉米市场及价格比2011年5月份下跌了49个百分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谷物价格指数显示,2011年来全球谷物价格指数持续降低,从2011年的240.9点持续降低到2016年9月份的140.9点,之后虽略有回升但始终低于150点,大量供应量使玉米价格没有大幅上涨。同时,国际能源价格暴跌,国际物流成本大大降低,2015年美国到中国的运费为 34美元/吨,而2005年同时期则为138美元/吨,且美元对人民币的贬值导致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飙升,也进一步加大了国内外粮食的差价,使得我国粮食难以出口,进口量却节节攀升。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和进口价格对比图

(三)大幅度增长的玉米替代品进口量抑制了玉米的消费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我国对玉米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进口关税低至1%,配额外进口关税也只有65%,微高于世界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62%。世界最高关税水平甚至高达1 000%,但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则只有15.2%,尚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5%,如此低的关税水平很难起到对粮食进口的调控作用。

但即使我国没有开放玉米市场,会受到进口配额影响,但是高粱、大麦等没有进口配额的限制,同时又有国际粮食价格下行因素的影响,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成了玉米消费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粱在我国用于工业消费即酿酒,但2013年饲用消费量开始激增,2012年全国用于饲料消费的高粱为50万吨,但2013年用于饲料消费的高粱为420万吨;2014年,我国进口高梁、大麦、DDGS总量约为l 660万吨,而2015年大麦进口量为1 073.13万吨,高粱进口量为1 069.58万吨;同时期高粱的装船价格为2 064元/吨,运费平均为228元/吨,我国南方玉米的价格都在2 600元/吨,相比之下,国际玉米替代品的价格优势明显,玉米替代品进口量激增。目前大麦、高粱进口量远远超过玉米进口量,挤占饲料玉米需求,造成国内玉米销售困难,国内玉米价格下跌。且由下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2016年和2107年玉米替代品进口和国内消费量明显下降。在此期间,我国玉米原粮收购价指数从2015年的143点,下降到了目前的119点,下降趋势明显,说明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玉米替代品的进口量和消费量(见下页表3和表4)。

三、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之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玉米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以及替代品的替代度与国内玉米的价格息息相关,当我国对玉米实行价格保护和临时收储时,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违背市场价格规律不断走高,玉米“三量齐增”怪象开始出现,而自我国实行从2016年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的要求,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且政策效果明显,虽然玉米高库存问题仍然存在,但是玉米市场“三量齐增”的现象已明显有所改善,玉米替代品进口和消费明显下降。这说明,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玉米市场的不正常现象是由我国不正常的粮食定价机制所导致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玉米市场怪象,首先要从解决我国的粮食定价机制上出发。但从长远来看,如何能够降低玉米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农民的收益及种粮积极性才是长远发展的问题所在。

表3 玉米替代品的进口情况 (单位:万吨)

表4 玉米替代品的国内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

[1]张素勤.我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6,(1):23-25.

[2]魏晓莎,张佳睿.中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进出口的影响评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5,(3):53-57.

[3]孙绪.中国农产品进口激增与粮食安全:成因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14,(1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