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杰 孙丹丹

摘 要:课程思政为新时代高校“培养什幺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指明了改革发展之路,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举。课程思政范畴的厘清界定有助于高校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落实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0-0106-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总书记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即以间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政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等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使其他课程等成为既有知识传授,又实现思想引领的教育形式。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突破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狭隘观念,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新时代高校“培养什幺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指明了改革发展之路。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三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实践的的探索成果。在“三因”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

(一)课程思政因事而化,为破解“三全育人”难题提供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比喻为处于“孤岛”困境。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课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思想价值引领,大学生思政工作被视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责任,其他教师提升育德意识和能力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个别教师政治底线模糊,课堂讲授无纪律,公开诋毁党和政府、传教等行为。归根到底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没有形成。着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强调“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无论是思政课、专业课,还是通识课,最终都是为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从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上课程思实现了统一[3]。

(二)课程思政因时而进,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四个服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课程思政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深入探索各类课程中思政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育的效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时代要求。

(三)课程思政因势而新,为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构建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形势下,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的地位更加突出,课程则成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载体[4]。课程思政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蕴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认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才能使学生在情感选择、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人类对自然、人类对社会和对自身思维规律的探寻和思索,各门课程所传递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教育对象在多元化和网络化信息背景下,正确吸纳、选择纷繁的意识形态多元信息,有益于形成稳定的主流意识观念体系。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5]。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环节,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构建了新的格局。

二、课程思政概念的厘清界定

(一)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但不是课程泛思政化

进入新时代的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思政课程由于课时、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的限制,不可能独立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就是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界限,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6],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新时代高校必须要形成以“育人”为核心、思政课程为主渠道,以不同程度渗透思政教育内容的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为补充,构架起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协同育人同心圆,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

但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有本质上的区别。课程思政是让专业课、基础课、通识课更有“思政味”,但不是“思政化”。课程思政不是面面俱到地把思政教育贯彻课程始终,不是生搬硬套思政理论,而是画龙点睛般地发掘课程中关于政治、伦理、道德、理想、真理等问题,是通过以更加生动、活泼、易接受性的方式,培育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是非辨别能力、美丑鉴赏能力,培养责任担当意识、家国情怀。

(二)课程思政是学科德育的有效延伸,但不仅仅局限于德育

学科德育的概念起源于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学科德育一般指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进行全面的关注和引导。课程思政则是贯彻落实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而探索出的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里,“学科”的概念则比较窄化,实际上指具体的科目,在高等教育里,“课程”的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的系统安排,二者在范围上是具有一致性。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水平,学科德育更多指向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更指向个体性的道德培养;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这个阶段开展指向性则是更为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具有整体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联系。

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更注重“为谁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为谁服务”的问题。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坚强保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政治要求。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中小学的道德品质教育,为阶级服务的政治属性更为突出。因此,课程思政中在学科德育的基础上,更要强化与党中央、与国家保持一致的政治站位意识。

(三)课程思政是协同育人的落实途径,但不能雷同一律

协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协同是手段、方法。“协”指的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指的是同向同行、步调一致。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对协同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资源,调动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补充、合作互助,保持在政治方向、育人目的、道路认同上的一致性,各科之间能够相互“搭台”,而不“拆台”。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方向。但是改革不是整齐划一、不能矫枉过正。课程思政要根据不同的课程,渗透不同的价值理念。例如,自然科学课程要注重人文素养、伦理道德的均衡发展,师范专业课程更侧重师德教育,技术类课程要突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育人要求。

三、课程思政思路的落实途径

(一)以学校党委为统领,统一思想,推进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课程思政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决定的,高校党委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统一协同育人思想,激发各部门、各教育主体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第一,学校党委强化顶层设计。成立包括加强党委委员、教务处、人事处、教学督导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等多部门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领导和指导,为课程思政的实施制定任务书、绘制路径图、规划时间表,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基层党组织的落实责任。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最终是在二级学院,各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要强化责任意识,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党政联席会研究重要议程,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计划。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在教师中的宣传和组织。第三,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党支部学习计划,党员教师带头要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旗帜鲜明地表明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加强课程思政制度建设,学校党委组织修订相关管理文件,在制度上明确实支持、宣传、实施、考核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教务处、人事处、各二级学院要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教学单位和教师个人绩效考核范围,把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范围[7]。

(二)以教学改革为抓手,转变观念,探索课程思政特色建设

第一,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状,鼓励“一学院一特色”。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要体现价值引领的特色之处;在建设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时要设立“育德功能”特色指标;在教学评价标准中,要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效果。第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建立思政课教师与专业结队指导制度。鼓励教师打破思政学科和专业学科的界限,开展集体备课,共同挖掘“一专业一特色”的思政资源。第三,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涉及各类评优评先表彰和教师职务(职称)晋升中,要明确对课程思政的考核项目。大力表彰课程思政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教师向先进典型看齐。第四,开展课程思政相关培训。通过把课程思政学习纳入各类教师培训、进修项目中和教师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内容等,引导教师真学真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保证教师具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

(三)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拓宽思路,营造课程思政浓郁氛围

第一,创建与课程思政教学目的相互呼应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掘校风校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大力弘扬校风校训精神、传承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利用特殊意义的节日和时间节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践活动。第二,强化与课程思政教育形式相互补充的网络虚拟课堂。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群、网络学习平台等互动交流形式,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辨是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第三,完善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打造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企业的大课堂学到实践技能,领悟到严谨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8.

[2]  顾海良.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体现的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N].北京日报,2017-09-25.

[3]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

[4]  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J].学术论坛,2018,(10).

[5]  张鲲.高校“课程思政”的时代命题与建设路向[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6]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

[7]  孙杰,常静.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现实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