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峰

摘   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让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在此次疫情中,湖北省的疫情相对较为严重,其对外贸易也因此受到影响。在“后疫情时代”,湖北省政府须从四个方面给予纾困破局之策: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力度,营造良好的外贸营商环境;二是要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努力实现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本土化;三是要抢抓RCEP自贸协定的新机遇,加强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四是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对冲国际市场需求降低的风险。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外贸;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8-0059-04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外贸产生的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外贸总额产生的影响

湖北省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其外贸总额受到了较大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湖北省对外贸易总额为627.66亿元,同比下降20.6%,环比下降47.2%。其中,二月份对外贸易总额降低至126.8亿元,同比下降43.2%,为2010年以来的最低位。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0年二、三、四季度湖北省对外贸易总额“触底反弹”。其中,二季度外贸总额为1 038.9亿元,同比上涨16%;三季度外贸总额为1 238.58亿元,同比上涨17.1%;四季度外贸总额为1 388.92亿元,同比上涨16.9%。全年外贸总额为4 294.08亿元,同比上涨9.22%。总的来看,疫情以来湖北省外贸总额呈现“V”字型变化。尽管疫情初期湖北外贸受到了较大的负向影响,但二三四季度的迅猛增长弥补了一季度的缺口,从而使得全省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4 000亿元大关。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贸易方式结构产生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贸易方式结构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近年来,一般贸易一直是湖北省的第一大贸易方式,在进出口总额中占比七成以上;其次是加工贸易,占比在15%左右。在此次疫情影响下,湖北省一般贸易的主体地位依旧稳固。2020年湖北省一般贸易在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7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同时,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也有一定下降,在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12.2%,较2019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此外,同期全省保税物流贸易方式逆势发展,占比达到7.4%,上涨了2.8个百分点。尽管各贸易方式占比均有一定变化,但总地来看湖北省贸易方式结构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一般贸易仍然为湖北省的主要贸易方式。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外贸商品结构产生的影响

湖北省对外贸易中的最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HS编码目录第84—92章),近年来该类产品进出口在外贸总额中占比均在五成以上。此次疫情中,湖北省机电产品外贸受疫情影响较小。2020年湖北省机电产品进出口2 180.35亿元,在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50.8%,较2019年仅下降了1.9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以来,湖北省的纺织品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20年,湖北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HS编码目录第50—63章)出口额达到490.4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了129.8%;在同期总出口中占比18.2%,较去年上涨9.6个百分点。从具体商品来看,湖北省纺织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的巨幅增加。2020年,湖北省全年医用及非医用口罩(HS编码:6307900010)出口额为245.06亿元,化纤制防护服(HS编码:6210103010)出口额为120.66亿元,分别增长1 538.3%和325.2%;同时,二者在同期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中占比较重,达到的74.6%。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贸易伙伴结构产生的影响

疫情以来,湖北省的主要贸易伙伴情况也发生了变化。2019年,湖北省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分别是东盟、欧盟和美国。在疫情发生以后,欧盟和美国分别超过东盟成为湖北省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湖北省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595.23亿元,同比增长17.1%,在湖北省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最高,达到13.9%。其中,自欧盟进口149.96亿元,同比下降10.1%;对欧盟出口445.27亿元,同比增长30.4%。欧盟一跃超过东盟和美国,成为湖北省的第一大出口地区。美国为湖北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为571.53亿元,同比增长22.8%,在湖北省同期外贸总额中占比13.3%。其中,湖北省对美国出口438.6亿元,同比增长26.1%;自美国进口132.9亿元,同比增长12.9%。东盟则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与湖北省双边贸易值为554.5亿元,同比下降5.6%,湖北省对东盟出口与自东盟进口分别下降6.4%和3.7%。2020年湖北省对前3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值占全省同期外贸总额的40.1%。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省外贸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外贸企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

受国内疫情防控政策影响,湖北省外贸企业无法及时复工复产。由于新冠肺炎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疫情初期,全省各地不得不采取封锁等限制措施来阻隔疫情的进一步传播。截至2020 年1月27日,湖北省所有地级市、自治州、省直辖县级市全部“封城”。同时,由于此次疫情爆发正值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推迟了企业的复工复产时间。其中湖北省复工复产时间最晚。对于湖北省外贸企业来说,封锁和停工意味着劳动力这一主要生产要素的缺失。工人无法及时回到工作岗位直接导致外贸企业工厂停摆,产能缺失将使得企业年前积压的订单无法及时履约,进而导致违约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工厂停摆和厂房设备搁置也进一步加重了外贸企业的资金压力,虽然个别大型企业拥有足够的资本基础来应对资金紧张,但是对于众多小微外贸企业来说,新冠疫情带来的资金压力直接使他们面临破产和倒闭的风险。

(二)外贸企业上游供应链受到影响

海外疫情加剧导致湖北省外贸企业上游供应链受到影响。自2020年2月起,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效仿中国采取居家隔离等限制措施,造成国外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直接影响了湖北省外贸企业生产所需的部分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的供应。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和美国是湖北省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本地疫情仍在进一步蔓延。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较为严重。如前文所述,工厂歇业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湖北省的出口情况受到影响[1]。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湖北省外贸企业的供应链上游环节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断裂的情况。上游供应链的断裂使得湖北省外贸企业缺少生产所必须的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以至于无法进行生产活动,同样会使其面临不能按时履约的风险。为了解决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短缺这一问题,外贸企业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供应商,但在寻找新供应商的过程中将会消耗额外的时间、资金和精力成本;同时,在和新供应商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带来潜在的产品质量风险。

(三)国际货物运输不通畅

国际货物运输不通畅导致湖北省外贸企业履约难。在疫情初期,各国为了防范境外输入风险,开始实行针对边境和口岸的严格管制措施,暂停或部分暂停与我国的空、海、公、铁的客运和货运,严重影响湖北省外贸企业的复工复产进程[2]。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集装箱运输需求大幅度下降,班轮公司开始大规模停航。截至2020年4月,2M联盟已暂停4条亚欧航线,THE联盟也暂停了亚欧航线上的15个航次,3ocean联盟也将取消了太平洋航线上的10个航次。在国际航空货运方面,2020年3月份全球航空货运量同比下降了约35%,亚太地区至欧洲的运力下降了30%,反向运力下降了32%,亚洲内部运力下跌约35%。对于湖北外贸企业来说,物流不通畅严重影响了履约过程。一方面,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无法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即便原材料问题得到解决,生产好的产品依然不能及时出口甚至无法出口,致使外贸企业无法履约。同时,由于航班不断取消,致使航空货运成本迅速上升,外贸企业不得不为此支付巨额的运输费用,从而难以盈利。

(四)国际市场需求下降

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湖北省外贸企业订单数量减少。随着国外企业的停工停产,面向国内的订单大幅减少、推迟或取消。受疫情影响,很多国外线下零售门店歇业,人们对于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下降,品牌商们开始减少订单量。湖北省外贸企业经常面临着“机器开了,订单没了”的尴尬局面[3]。根据《产业聚焦》对湖北省10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47.3%的企业表示,疫情令业务迅速缩减,外贸订单减少,使其面临着收入低和人工、机器耗费等成本高的两难困境。为了维持运转,外贸企业只得寄希望于国内市场或其他产品。同时,部分外贸企业开始转型生产当前市场需求较高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产品,并获得了现金流。尽管“转内贸”和“转产”可以缓解外贸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其销售收入都远远达不到疫情前外贸的水平。此外,已经适应国外市场规则的外贸企业在转回国内市场的初期可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三、新冠肺炎疫情后湖北省发展外贸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外贸企业帮扶力度,营造良好外贸营商环境

外贸企业是对外贸易中最重要的主体,政府需要加大对于外贸企业帮扶的力度,解决它们在疫情影响下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帮助它们度过境内外疫情彻底结束前的艰难时期。对于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外贸企业,可以成立专家小组研究解决其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专门建议。对于中小微外贸企业,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纾困工作和政策性资金支持,减轻其在资金上的压力。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与银行的合作,鼓励银行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中小微外贸企业争取融资和信用保险全覆盖[4];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并规范、合理地使用,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于资金压力较大的中小微外贸企业优先提供周转应急资金,对于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和发展潜力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发展补助资金,以确保政策性资金发放的效用最大化。

(二)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实现核心零部件供应本土化

在此次疫情中,国外供应商停产、国际物流停滞等问题造成了外贸企业在生产时缺乏必需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导致外贸企业无法及时投入生产。这也暴露出湖北省全球产业链在结构和布局上存在的不足,存在外贸企业因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断供而无法正常生产的风险。在当前阶段,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程将有助于实现核心零部件供应的本土化,能够有效克服疫情影响和产业链短板制约,提升湖北省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全球产业链体系。另一方面,科技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湖北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湖北省全球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湖北省政府要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开展科研和创新,掌握核心技术。首先,要充分利用湖北省的教育资源优势,引导企业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体系,切实攻克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短板和难题。其次,要建设湖北省科技创新高地。当前,手机等机电产品是湖北省最主要的进出口产品,但是在高性能芯片使用方面仍然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芯片与国外芯片相比仍然缺乏竞争力。湖北省可以利用武汉光谷的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和光电产业,将武汉光谷打造成为“中国硅谷”,并以武汉光谷为基础着力打造湖北省创新中心,进而辐射带动湖北省其他市、县、洲,解决机电产品这一主要进出口产业在核心技术上的难题,克服产业链短板制约。

(三)抢抓自贸协定新机遇,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往来

2020年,中国和东盟十国、日本、韩国等15个亚太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于湖北省来说,RCEP的正式签署意味着全新的机遇。在RCEP协定成员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湖北省的主要进出口国家。2019年,东盟是湖北省的第一大出口地区、第二大进口地区,在全省全年总进出口额中占比14.9%,排名第一。此外,日本和韩国也是湖北省的主要进出口国家。尽管2019年东盟是湖北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自疫情开始以来湖北省与东盟的贸易往来有所减少。2020年,湖北省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同比下降5.6%,排名也降至第三位。东盟作为发起人,在RCEP自贸协定中具有主导地位。同时,东盟十国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沿线国家。在多项自贸协定、合作倡议的加持下,东盟有望在未来成为湖北省外贸的主要增长点。因此,在RCEP正式签署的背景下,湖北省需要特别重视东盟这一贸易伙伴,加强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一方面,政府可以组织湖北省企业代表与东盟国家企业代表、商会组织、驻华大使馆开展各项交流活动,让湖北产品走出去,将东盟优质产品引进来;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组织湖北省的龙头企业积极参加与东盟相关的境内外展会,提高湖北省企业在东盟国家的知名度。

(四)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对冲国际市场需求,降低风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各国经济受到冲击,国际市场需求显着下降,许多外贸企业面临着外贸订单减少和取消的问题。为了平稳度过疫情结束前的艰难时期,湖北省政府可以引导一部分合适的外贸企业转型做内贸,将闲置的外贸企业产能转向国内市场,以此对冲国际市场需求降低的风险。在国内供给方面,政府要积极帮助外贸企业努力适应国内贸易规则与环境。外贸企业在转型做内贸初期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可能对于国内贸易的规则与环境不适应。政府应对这些企业给予足够的关照,帮助它们尽快熟悉和适应国内贸易的模式。另外,省政府也可以为这些外贸企业搭建专门的出口转内销平台,并鼓励外贸企业积极与电商平台、线下商超开展合作,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渠道与格局。同时,政府也要为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企业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尤其是对小微外贸企业,要降低其融资难度,保障各环节资金通畅,避免资金链断裂发生。在国内需求方面,政府要积极扩大内需,进一步释放省内的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   沈国兵,徐源晗.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进出口和全球产业链的冲击及应对举措[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5-90.

[2]   沈国兵.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纾解举措[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7):85-90.

[3]   尹响,易鑫,胡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应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冲击的中国方案[J].经济学家,2020,(5):79-90.

[4]   张夏恒.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流通经济,2020,34(3):26-34.

[责任编辑   张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