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李贽作为晚明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主张“革故鼎新”,在文学方面提出了“童心说”。李贽作为前辈,其思想人格与文学成就深受袁氏兄弟的推崇。其中,袁中道的早期诗歌创作明显受到了李贽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其诗歌主张和具体诗歌作品中。

关键词:李贽;袁中道;童心说;性灵

李贽对袁中道最重要的影响主要是其反对礼教束缚、极力追求个人思想自由的精神,体现在诗歌创作上就是其追求真情实意的“童心说”。“童心说”给袁中道的早期诗歌创作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得袁中道在早期诗歌创作中将“真”视为自己的文学追求。

1 诗歌思想

李贽在《焚书》卷三中提出了“童心说”: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解释童心的最精彩处,就是“绝假存真”四个字;童心被后天的一些道理闻见蒙蔽而失去最初的色彩,久之就成为墨守成规的所谓“传统”,因而产生种种顾忌,以致束缚个性,障蔽童心。童心受到遮蔽,则言不由衷,说一些假话、空话、套话;要想打破此禁忌,就得打破传统,否定圣贤的教条。

儒家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假”,而李贽提倡的是“真”,以真人真言真事真文反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他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认为凡天下之至文,莫不是“童心”的体现。文学要写“童心”,实质就是要表现“真情”,反对描写受儒家礼义束缚的“伪情”。而这种“真”就为性灵说的提出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提出性灵主张,性灵就是反对前后七子倡导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模拟风气为内容,强调文学创作要直接抒发人的性灵,表现真实情感,追求个性风格面目的文学革新思潮,也是强调一个“真”字。

袁中道在《叙小修诗》中评价袁中道诗歌:

“弟小修诗……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而所谓佳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气习故也。”

“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谓其“真”;“倾刻千言,如水东注”,谓其自然流畅,可见袁中道的诗歌很有一番性灵中“真”的特点。

中道在李贽传记《李温陵传》中评价李贽的文章“其为文不阡不陌,抒其胸中之独见,精光凛凛,不可迫视”。“抒其胸中之独见” 就是指李贽之真,这种“真”对袁中道的影响极大。

袁中道反对盲目拟古,其创作方式是自由地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中道的朋友元定初学汉魏六朝诗,“字栉句比,置之《选》中,几于乱真”,但是这只是学古诗的“肤色皮毛而已”,中道认为这是所谓的“恒似其形,时似其神”,后来才“屡变而精光始出,信笔挥洒,乃见诗人之致”。可见在袁中道看来,单纯模拟古人诗句,是不能真正学习古人的,要使作品能够流传后世,只有使自己的作品在历史中具有独特性,千篇一律地模拟前人的作品是没有流传价值的,“不肖谬谓垂世之业,亦必置其身于世间毁誉称讥之外,而后一段精光不可磨灭。而有意于不朽者,其势且速之朽。故往往冲口信笔,不复删汰”。最后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幺中道坚持“直抒胸臆”。那幺创作时为什幺要置身于世间毁誉称讥之外,才能有真呢? 中道认为这是由于:

“天下之传者,皆有意于传者也,一有意于传.则避世讥弹之念重,而精光不出矣”。

中道说,石头上人作诗时,“任其意之所欲言,而不复兢兢尽守古法”,而石头上人面对“世间誉者半,毁者大半”的态度是“不屑也”,因而石头的诗作“其精光烁人目睛者,岂文人学士所可及耶?”,据此中道得出“石头真不朽人也”的感叹。所以说,无心于世之毁誉,“任其意之所欲言”,然后诗文才能“真”。

诗歌要缘心而发、描真情、写真意已经成为了袁中道的诗歌创作观念。

2 诗歌体式

袁中道前期较少写律诗和七言绝句,这主要是因为七言诗字数较多,不易表现一种灵动活泼的风格。而律诗则需考虑对仗押韵,较易束缚思想和表达的自由,这对追求“真”的袁中道而言,自然不合适。所以他前期的诗歌体式以五言诗为主,这是因为五言诗字数、较少,没有太多格律上的束缚,也不必有严密的推敲,更能有利于袁中道缘心而发。

如《三湖杂咏》的七首诗都是选取了一个景色剪影和片段来直接描述,第一首写湖面茭蒲荷香,第二首写湖面的水草,第三首写湖面的月出月落及半湖的荷花,第四首表现自己对湖面的向往和遐想,第五首表现渔家生活,第六首表现湖面的烟雨奇观,第七首写诗人泛舟湖中,荷香入梦。这些诗都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直接思维,而没有经过太严密的推敲炼字。

前期还有一类五言小诗,往往是由一时一景所引发的即兴式诗作。如《八百湖》:

如雪一湖水,绕湖黄菜花。高台新柳色,围着两三家。

袁中道没用太多的构思,只将这幅山水画用白话般的语言客观地记录下来。初次之外,这类以清新明丽为特色的山水小诗还有《涔阳道中》,《野鹤》,《山上饮》等等 ,都是可以使作者缘心而发、表达诗歌“真”的理念的五言诗。

3 诗歌内容

这种“真”还使得袁中道热衷于描写现实生活。如《朝耕》:

其一、荷锄出茅屋,月色自如素。过林滴雨声,一天好雾露。东方犹未光,灿烂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

其二、半夜来原田,月落天将晓。溪流涓涓呜,今年雨水好。前种已生苗,万事毋如早。解轭唤大儿,牵牛食露草。

这首《朝耕》五言诗描写的是农家生活,对农民的生活描绘还是很细致的,全诗流畅自然,多用白描,表现出一种灵动活泼的风格。袁中道前期轻快自然的山水诗几乎全都是秉持着这种“真”的信念而作。

袁中道前期无事不可入诗,彻底颠覆传统“诗言志,歌咏言”的崇高地位,事不论巨细,皆可为自己的诗料。如记叙自己养了一只鸡,并禁止侍儿杀来吃的《养鸡》、 丢失了一个婢女的《失婢》、表现自己奇异梦境的《纪梦》、练习写字的《作字》、妇女照镜的《美人临镜》、表现一种惆怅心情的《咄咄》和郁闷无聊心境的《闷坐》,等等,可以说袁中道诗歌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记事本”,充分融入到作者个人的生活中去了,作诗不仅仅是一种高雅的文学活动,而且是作者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甚至还将对友人的戏谑入诗。如中道《戏赠毛太初》: 相看倏忽过知非,手植青松今几围。莫道今年容渐瘦,君容虽瘦稻田肥。

毛太初是三袁的亲姐夫,在乡下务农。这首诗是袁中道跟他开玩笑,说“君容虽瘦稻田肥”,把容貌之瘦与稻田之肥作对比。除此之外,袁中道戏谑友人所作的诗歌还有很多:如嘲笑二兄袁宏道酒量小的《人日中郎斋中戏作》,以及《当衣戏作》,还有诸如《戏赠善印章程生从军》,《蠹鱼行戏赠程全之》,《雨交诗戏作,万丁未夏京师霖雨不止,城中如江河,官舍民居皆塌,因赋》等。

这些无所不包、无事不写诗都是袁中道为了不临摹前人诗歌、追求诗歌的真实性和自我性而作,根本上说都是源于他对“真”的追求。

除“真”以外,袁中道早年还受到李贽“狂士”的影响,以豪杰自命,这使得袁中道的一些诗歌酣畅流转、气慨激昂,充满了生气与活力。但总的来说,对袁中道早期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还是李贽的“童心说”的“真”。

参考文献

[1]袁中道. 珂雪斋近集(上) [M]. 上海书店,1982.

[2]袁中道. 珂雪斋近集(下) [M]. 上海书店,1982.

[3]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左东岭.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徐康,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青岛大学,2017级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