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尴尬”变“资源”;“意外”变“亮点”;“机遇”变“惊喜”

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更多的时候,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而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生成”、“妙手生花”,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即时作出判断,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使静态的、固定化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演绎出精彩的纷呈的成功课堂。

1 “尴尬”变“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老师带来的一时尴尬,往往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具体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课堂中这些不期而遇的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意外”而更显精彩!

记得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创设情境探究9+6等于几?“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立刻回答“15(小声说)我早都会算了,不用小棒”。由于是老师的要求,没有办法,学生只得老老实实地拿出小棒,进行了近3分钟的操作(说是摆小棒,不如说是在玩小棒)。为了突出数小棒这一方法,我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有没有谁是用数的方法得到15的?”“还用数呀,不用数就知道了!”学生们笑起来……尴尬后,我想一想也是,现在很多孩子受学前教育的影响,直接用“凑十法”进行计算是教师没想到的,原以为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然而,课堂上来自学生的算法是这样的自然。“凑十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中最优化的算法,孩子学会了“凑十法”再回过头来让他们用数的方法,无疑是让已学会跑的孩子用爬的方式走路,所以会有天真的孩子忍不住大笑。事实上,我们遇到的尴尬是这些孩子是在提醒我们,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别把学生看成一张白纸。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固定的教材,面对的却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学生预料之中的答案往往是满意的,对学生精彩的生成性答案是惊喜的,但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意外”变“亮点”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记得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感悟二分之一的具体含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纸,学生折法各不相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形状也不同,尽管折法不同,但折出的部分是同一张纸的一半,因此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由于操作的直观性,学生不难理解对不同的单位1,其二分之一也不相等。学生很快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我让学生们把自己折出的二分之一,展示给周围的同学看。然后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时两位学生大声争论起来,我走近一看,原来其中的一位同学,折的是一张正三角形的纸,他把其中的一个角对着这个角的底边对折的,怎幺办?我决定调整自己设计的预案,顺水推舟,推波助澜,使学生的探索、研究向纵深发展。我把这个图形展示给大家看,让这位同学说一说为什幺这样折,他解释说“我先把两条边平均分,再按分好的点对折。”学生们很快讨论起来,一位同学走上前来,边演示边说:“这样折出的两份面积大小不相等,一定要平均分才行。面积大小一定要相等才行,并不是要平均分三角形的边”。多好的解释啊…。经历了这“对话”的过程,有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同学各有所得,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他们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会更合理。收获远不止这些,孩子们的情感得以礼态度受到熏陶,方法论获得启迪,这对促进他们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弥足珍贵。

3 “机遇”变“惊喜”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预料之外的情况是难免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否则课堂就不成其为课堂了,老师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正因为它的存在,才使得课堂波澜起伏、悬念丛生、高潮迭起,展现出课堂原生态的生动活泼。

以我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导入课为例:

“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幺?”(出示小星星MTV)

“呀,多可爱的小星星啊!”学生们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

我很满意这样的欢悦气氛,正准备往下说:“你知道这些可爱的小星星有什幺特点吗?”本想着学生会说出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小星星有角……然后导入今天的新课。可是还没等发问,意外就出现了:班里的“机灵鬼”高高举起手大声说:“老师,老师,我知道今天上什幺课了。”“哦?你说说看?”他朝所有的听课老师看了一眼,然后胸有成竹地说:“肯定是《角的认识》。” 听课老师哗然,其他学生也跟着起哄。

他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而我却不知道说什幺好:难道精心设计好的课堂导入还没上演就被他截住了不成。他又说话了:“我在幼儿园学过,星星有很多角。大屏幕上有这幺多星星,就有很多很多的角,而且我们数学书上也有角……”

听到这样的回答,我顿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要的答案吗?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面对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资源,是视而不见,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我灵机一动,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并投去赞许的目光。“他的回答老师非常满意,有了这样的学习榜样,相信今天这节课我们肯定会学的很快乐。我们一起送给他一个甜甜的笑脸好吗?”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笑脸以缓解紧张情绪,还特意把笑脸中的眉毛和嘴画成角。“老师,你怎幺把笑脸的眉毛和嘴画成角一样?”一个女生不解的问。虽然声音很轻,还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哈哈,真的是角呀!”不少学生附和。

这让本来只是一种评价和鼓励的手段成为我进一步导课的资源,我抓住笑脸这一创生契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这一意外教学资源,还很好的弥补了尴尬局面。有了这份未曾预料的精彩,我和学生们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节课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叶澜教授说的一句话:一堂课就是一个台阶,一滴水----生命之水,每节课不要追求完美、天衣无缝,要为意外而惊喜。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

杨薇(1981-),女,汉,吉林,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