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鹏飞 田兴斌

【摘要】 颜色词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在语言上的体现。“绿”作为汉语中的焦点颜色之一,其出现时间较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认知程度的加深,“绿”的语义也在不断地丰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角度出发,对“绿”所承载的不同含义提供全面的解释。

【关键词】 概念隐喻;颜色隐喻;绿;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5-0063-03

一、引言

颜色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对生活中色彩的认知体现在了语言的颜色词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词不仅用来描述客观的现实世界,更多的是用颜色词来体现语言、社会和文化。“绿”作为汉语焦点颜色词之一,关于“绿”的研究目前都集中在对词本身的含义、翻译、文化、英汉对比等方面,如刘晓静(2012)、苏子恒(2012)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绿”进行了探讨。然而很少有学者从概念隐喻角度对“绿”进行语义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角度出发分析“绿”所承载的不同隐喻含义,为分析汉语颜色词提供一种途径。

二、理论框架

(一)概念隐喻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正式地提出了概念隐喻。莱考夫认为概念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反映。当代认知科学认为,隐喻的本质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王寅2007:406)。莱考夫和约翰逊强调了隐喻的认知作用: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王寅2007:405)。隐喻在生活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上的修辞方式,更多的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这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和人类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人类通过思维的方式将两个不同但是具有相关性的认知域联系起来,在基于对源域认识的基础上达到对抽象目标域的理解。

(二)色彩范畴理论

认知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划分范畴的能力,范畴的划分是一种人类的思维过程。对于多样的世界,人类通过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内不同的事物进行类的划分,以掌握对世界的认识。颜色范畴同其他范畴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它们不仅专指颜色的意义,同时还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兰盖克指出:与人们的视觉范畴紧密相关的色彩感知,同空间范畴和时间范畴一样,是人们所具有的一项基本认知域(李福印2008:86)。色彩范畴最早是由Berlin和Kay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族学家Berlin和语言学家Kay通过对98中语言中色彩词汇的调查,他们发现了这些语言中的色彩词汇都来源于一个包含11种焦点色的系统,且基本色彩词汇的出现具有非任意性,它们遵循7个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种普遍性进化模式(如下图所示):

黑色                黄色                            灰色、橙色

<  红色  <       <  蓝色  <  棕色  <

白色                绿色                            紫色、粉色

从图中看出,黑白两色出现的时间最早,紧接着是红色,黄色和绿色紧随其后。在汉语中,因汉语传统和文化因素,人们对红色和白色的关注度比较高,对紧随其后的绿色关注度却较低。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绿”所涵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因此绿色以隐喻的方式出现在日常语言的频率不亚于红白两色。

(三)颜色隐喻

使用颜色来表达新的概念,当颜色域映射到没有颜色的事物时,便形成了颜色隐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经验的增加以及社会文化的积淀,人们通过思维的方式将颜色域与另一个概念域相联系,使得人们对于颜色域的理解延伸到对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域的理解,最终后者具有前者的相似特征。颜色隐喻就是在特定文化中人们利用颜色域和抽象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来理解抽象概念域的认知方式。最初人们只是对颜色词汇含义本身的认识,但当这些词汇与某些抽象的概念联系起来时,这些颜色词汇就会被赋予相关的隐喻色彩,表达出这样的抽象概念。

三、“绿”的语义

“绿”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帛青黄色也。因此“绿”最初的基本义为青黄色,它是由青色和黄色调和而成的一种颜色。“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释义为: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因此,在生活中“绿”多被用于描写草木,如绿草、绿叶、绿树成荫等等。根据张旺熹(1998)的研究,颜色词都是以一定的客体为依托。颜色词“绿”依托的客体多为草木,如豆绿、茶绿、草地绿、苹果绿等;还可以依托于玉石,如玛瑙绿、水晶绿、松石绿;此外还可以依托于一些动物,如孔雀绿等。

“绿”用于描写的客体多为植物,因此“绿”的语义多用于表示生命、生机、活力、和谐。

四、“绿”的隐喻含义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当人们用“绿”这个颜色域去理解其他概念域时,“绿”就带有了其他的含义。用一个概念域去表达相应的抽象概念时,隐喻便产生了。以下从不同范围内探讨颜色词“绿”向其他概念域映射时所产生的含义。

(一)“绿”到社会等级域的映射

“绿”在古代是一种低贱的颜色。绿色作为一种间色,是由黄和蓝所组成。在古代,绿色之类的间色是不能超越古时的正色的。青、赤、黄、白、黑这五种正色代表纯正、突出和高贵,而绿色作为一种间色是不纯正的颜色,它代表着低微、次要和卑贱。因此,唐代时,六品、七品官员的服饰为绿色,代表着它们在唐代官僚体系中地位低下。到了明代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为绿色,则更能体现出绿色所代表的官员的地位更加低微。绿色本是一种颜色而已,但经过历史的演变,绿色所表达的含义得到丰富。当看到绿色的服饰时,古时人们就会想到身份低微,地位低下等抽象含义。

(二)“绿”到政治域的映射

在现代社会绿色的概念域映射到了政治领域,如绿色政治。绿色政治是一个将目标放在生态及环境上的政治思想,最早产生于1970年的欧洲。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治理愈发紧迫,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社会建设生态化和政治建构生态化为核心的绿色政治理念逐步形成(张英魁2019)。“绿”多用于描述植物茂盛时的颜色,表现出自然生态的和谐。基于对此含义的理解,人们将“绿”的意义映射到了政治域内,表达一种政治内部各个领域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和谐。人们借助“绿”的含义达到对这种抽象的政治理念的理解。

(三)“绿”到经济域的映射

“绿”用于描述植物成长过程中枝叶茂盛的颜色,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绿色经济是现代所提倡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体现出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可见绿色经济体现出一种抽象的生态绿色,“经济绿”也成为了生态绿色的一部分。

(四)“绿”到积极情感域的映射

我们亲切地将军装的颜色称为军绿色。绿色作为大自然的颜色,因此以绿色为主的军装就成为了军人作战时的保护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人都爱穿军装个个都爱戴军帽,绿军装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衣服,全国人都为拥有一身绿军装而自豪。穿上笔挺的军装,感受到的是一种自豪、是一种责任,从而穿绿军装成为了一种期望。军装绿给绿色增添了一种鲜明的感情色彩,表达了一种爱国、有担当的情怀,所以每每提到绿军装,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军人的姿态,爱国的情怀。

(五)“绿”到消极情感域的映射

绿帽子本意是指绿色的帽子,但是现在则多用于指伴侣的出轨。古代“绿”字本身就与“卑贱”相联系。《汉书》记载:绿帻,贱人之服也。从元代起,绿色被规定适用于娼妓之家中,其家属男子必须佩戴绿头巾。随着社会的发展,“绿帽子”的含义被进一步延伸:如果伴侣一方和其他人偷情,另一方就被称作是被戴了“绿帽子”,从而表达出一种对爱情不忠的情感。

(六)“绿”到食品域的映射

绿色食品则是颜色词“绿”映射到了食品域内而产生的新意。大自然中的植物都是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不受人类干预。“绿”就是描述植物在这种生长过程中叶子茂盛时的颜色。因此,绿色在现代食品上,被赋予了象征安全、无污染和优质的含义,即保持农作物本身的生长规律,不使用化肥等助长手段,保持其本色,顺气自然。所以绿色食品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营养型食品。

(七)“绿”到时间域的映射

绿色有时可以映射到时间域来体现具体季节的含义,如李清照所作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代替叶,“肥”形容雨后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诗人用“绿肥”二字象征绿叶成荫时盛夏的即将来临。因此“绿”有时被贴上了“盛夏”的标签,因为到了炎热的夏天,树木绿树如茵、枝繁叶茂。基于“绿”的含义,从而达到了对抽象的时间概念“夏天”的理解。

(八)“绿”到个体域的映射

“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释义为: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绿”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为:帛青黄色也。绿色在北宋时期,也被称为“青黄色”,释意为“苍黄之间色”。在现代,绿色也被定义为光谱中介于黄与青之间的那种颜色。因此,有时绿色也被称为青色。青色多用于形容还未成熟的植物所具有的颜色。青色本来是形容植物,如绿竹青青,但是后来用于形容人,表达人处于某个初始阶段,懵懵懂懂的状态。“青”本身所指代的植物萌芽的阶段与人发展的初始阶段相联系,“青”便增加了隐喻的含义。

(九)“绿”到表示一种允许态度的映射

“绿”代表植物生命力最旺盛时候的颜色,代表着生命,“绿”便成为了一种生命色、安全色。因此,颜色词“绿”映射到了某种表示态度的概念域,表达出一种准许、同意的含义,如在交通或者建筑物内的绿色通道,表达为快捷方便,畅通无阻之意。又比如有人说拿到了美国绿卡,就表示他被官方允许居住在美国,享有合法永久居留权。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本研究发现“绿”的语义演变有以下特点:(1)“绿”经过长时间发展,语义得到了不断丰富,既表现出来消极、中性的含义,也表达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含义。(2)在颜色隐喻中,源域和认知目标域之间联系的建立是人类生活、经验积累而固定下来的结果。颜色词“绿”的隐喻含义是基于人类对外部环境感知的生理基础和人类对外部环境经验积累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最终这种隐喻含义在人类的认知概念中无意识的固定了下来。总之,颜色隐喻的使用,使得我们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更加生动和鲜明,也使得我们对于语言的使用更加的丰富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晓静.浅谈东汉“绿”义场之使用[J].兰台世界,2012,(24):64-65.

[2]苏子恒.浅析颜色词“红”“黄”“绿”的文化语义差异及翻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9):163-164.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05-406.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6.

[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762.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6:854.

[7]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112-122.

[8]张英魁.当代中国绿色政治建构:理念、制度与实践的探索[J].齐鲁学刊,2019,(5):80-86.

作者简介:

徐鹏飞,男,河南郑州人,贵州大学、铜仁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

田兴斌,通讯作者,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