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师)

作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天然产物,财务公司是一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近30年来为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财务公司是集团的司库,以资金集中管理为基本职能,流动性管理则是其主要职责。随着集团统一“资金池”的建立,以前分散在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流动性管理工作集中到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不可避免地成为集团的流动性管理中心。虽然与商业银行一样同属于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金融机构,但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要小得多,业务复杂性也要低得多,简单借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框架既不符合财务公司产融结合的实际,更有悖于管理方法应用的成本效益原则。随着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日趋精细化,在充分运用管理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财务公司行业特色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已成为财务公司管理会计领域创新的重要课题。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如果按风险的重要性排序,商业银行中排在首位的当属信用风险。与商业银行不同,财务公司的客户是集团成员单位,所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相对较弱,信贷业务的市场化程度以及信贷产品的复杂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其信用风险的重要性远不如商业银行。而实现资金在集团内部有序高效地流动是财务公司的根本职责,流动性风险自然成为财务公司必须予以重点关注的风险类别。这是因为:

1.财务公司外源性资金渠道相对匮乏。根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财务公司的负债融资渠道除成员单位的存款外主要包括同业拆入和发行金融债券,但同业拆入期限太短,仅为七天,而发行金融债券因监管政策较严目前尚不具有普遍的可行性,加上财务公司行业的货币市场参与度相对偏低,当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压力时,财务公司无法像商业银行那样从容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提前防范就显得更为重要。

2.财务公司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面临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更为严重,这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商业银行既可以吸收个人存款,也可以吸收企业存款,而财务公司只能吸收集团成员单位的企业存款,因此财务公司存款来源的多元化程度远低于商业银行;其二,由于个人客户通常是定期存款的主要贡献者,并且企业客户的随机性资金需求比个人客户更为频繁,因此,财务公司定期存款在总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活期存款中稳定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明显低于商业银行,其负债的稳定性更差。

3.财务公司实质上承担着集团整体流动性管理的职责。与商业银行基于个体利益最大化而对其自身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不同,财务公司基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对集团整体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进行统筹管理。作为集团的司库,财务公司是集团内部资金流动的中枢,集团成员单位的存款构成财务公司的负债,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需求构成财务公司的资产。因此,财务公司自身的流动性与集团整体的流动性密不可分,其流动性管理工作将对集团实体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4.财务公司无法有效地转嫁流动性压力所带来的风险成本。当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压力时,商业银行可以在合规的前提下及时转嫁部分风险成本。在负债端,商业银行可以为大额取款设置更为严格的程序性条件;在资产端,商业银行可以相机取消部分尚未执行的授信额度,或利用合同的约定为剩余贷款的提取设置更为苛刻的价格条件。若财务公司采取上述措施,鉴于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银行”的属性,集团成员单位的融资计划必将被打乱,日常生产经营或项目建设也将受到不利影响。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有着不同的性质。商业银行个体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当商业银行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风险时,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可能诱发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当市场流动性趋紧时,商业银行个体的流动性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其流动性风险暴露的概率就会增大。与商业银行不同,财务公司的存款类负债业务以及信贷类资产业务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企业集团内部,当财务公司出现支付困难时集团具有追加相应资本金的法定义务,所以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之间不存在直接的互动关系,财务公司个体所暴露的流动性风险通常很难传递给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变化对于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也只是间接的、滞后的。

由于商业银行个体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与金融市场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动关系,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有着明显的负外部性。在不存在任何监管压力的前提下,为了最大化个体利益,商业银行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有动机在负债规模和期限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尽量扩张资产的规模并延长其期限。因为即使商业银行因此暴露流动性风险并传递给市场体系,央行也会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的“大而不倒”不得不向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从而让整个社会承担商业银行个体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成本。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管理工作,除了自身具有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需求,更强烈的动机则来自监管机构的强制性要求。与商业银行不同,由于无法向社会转嫁流动性风险成本,财务公司自身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来开展流动性管理工作,因为一旦流动性管理不善,几乎所有的风险成本都将由集团以及财务公司承担。总之,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实施流动性管理的动机更多地是来自自身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的监管要求,二者之间的这一区别直接影响到流动性管理体系的构建,具体表现在风险监测指标的选择及运用上。

二、财务公司特色流动性管理框架的构建

与商业银行一样,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资产(主要是向集团成员单位发放的贷款)与负债(主要是向集团成员单位吸收的存款)之间的有效匹配。本文所构建的流动性管理框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的是在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之间实现最佳平衡。在构建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框架的过程中,本文将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从规模总量和期限结构两个方面来定义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匹配维度,并以此作为设计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出发点;其二,强调所开发的流动性管理框架在形式上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以便于该管理工具在财务公司的应用和推广。

基于以上原则,本文针对财务公司开发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主要由一张资产负债配置图和一套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组成。资产负债配置图将资产和负债中的具体项目分别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和资金来源稳定性的高低自上而下并列编排,从而可以直观地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在总量规模和期限结构上匹配的合理性。此外,在资产项下进一步分实际信贷资产组合和理想信贷资产组合两列,目的是在诊断财务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与负债之间匹配度的基础上,为实际信贷资产组合的优化调整提供方向。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分为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总量匹配指标和期限匹配指标,目的是在资产负债配置图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财务公司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设计一系列简洁且完备的指标对资产与负债之间匹配的合理性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

财务公司是以产融结合为特征的一类特殊形式的金融机构,既不同于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又与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有着重大差异。该管理框架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考虑了财务公司行业的特殊性,运用财务公司管理会计数据开发出适合财务公司实际情况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财务公司开展精细化流动性管理工作的需求。虽然属于管理会计工具,但本文所构建的流动性管理框架试图解决的是财务公司最基本的经营和管理问题,因此,在财务公司制定和落实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该管理框架也将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发挥支撑与引导作用。

三、流动性管理框架的具体应用——以江苏省某财务公司为例

利用本文开发的流动性管理框架,以江苏省某财务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6年度财务及业务数据为例,资产负债配置情况以及流动性状况的监测结果如下图和表所示:

公司2016年年底资产负债配置图

公司2016年年底流动性状况监测指标表

(一)资产与负债的总量匹配

1.稳定性活期存款的估算。稳定性活期存款是指能够持续滚动使用的那部分活期存款,能够用来形成期限较长的信贷资产;欠稳定活期存款是活期存款中除稳定部分以外的那部分存款,其特点是波动频率较高、波动幅度较大,只能以流动性资产的形式存在或用来形成期限较短的信贷资产。基于稳健性原则,本文将2016年度最低日存款余额作为稳定性活期存款的估计值。资产负债配置图中的负债方显示,在公司2016年年底总额为34.57亿元的活期存款中,稳定部分为27.6亿元,欠稳定部分为6.97亿元,根据监测期末活期存款余额计算的活期存款稳定度(稳定性活期存款在活期存款中所占的比重)为79.83%,根据活期存款稳定部分估计区间(2015年1~12月)日平均活期存款余额计算的活期存款稳定度为89.87%,表明公司活期存款余额保持着较高程度的稳定性,有利于中长期信贷资产的配置。

2.资产与负债总量匹配的合理性分析。

(1)存贷比。根据资产负债配置图,笔者计算得到公司的存贷比为100.41%,意味着公司全部存款都被用来形成信贷资产,明显高于监管机构早期对银行进行存贷比考核时所要求的上限75%,表明相对于存款规模而言,公司的信贷资产规模偏大。

(2)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是本框架为监测财务公司流动性状况而专门设计的指标。该指标度量的是公司欠稳定的活期存款以及再(转)贴现等不稳定资金对公司信贷资产的支持度,计算方法是用公司法定准备金存款和信贷资产总额之和减去稳定性资金来源总额之后的差额(资产负债配置图中负债方与资产方理想信贷组合栏之间的虚线部分)除以不稳定资金来源总额。当该指标值为正数时,表明公司不稳定资金未被用来形成信贷资产,公司流动性处于安全范围;当该指标值为负数时,表明公司不稳定资金被用来形成信贷资产,公司流动性处于警戒范围,且该指标的绝对值越大,警戒程度越高,公司所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也就越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公司2016年年底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为-9%,表明公司一部分不稳定资金被用来形成信贷资产,但尚未给公司带来系统性的流动性压力。

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指标的含义可以在资产负债配置图中得到直观的理解。对比资产负债配置图的负债方和资产方,可以看出包括资本、稳定性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在内的稳定性资金来源完全覆盖了公司的全部信贷资产,活期存款欠稳定部分以及再贴现资金等不稳定资金尚未被用来形成信贷资产。为了直观地判断公司不稳定资金来源对于信贷资产的支持度,笔者将资产负债配置图中定期存款的上端界线(即负债方中加粗的那根线)定义为流动性压力的预警线,通过观察中短期信贷资产的上端界线(即资产方中加粗的那根线)是否超过该界线,从而判断公司资产与负债总量匹配的合理性。当中短期信贷资产的上端界线低于预警线时,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指标为正,意味着公司所有中短期信贷资产都由定期存款支持,表明公司的流动性处于安全范围;当中短期信贷资产的上端界线高于预警线时,不稳定资金信贷资产支持度为负,意味着公司部分中短期信贷资产由欠稳定活期存款支持,表明公司的流动性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随着该上端界线的不断上升,公司所面临的流动性压力也会增大。资产负债配置图还显示,公司中短期信贷资产的上端界线低于预警线,表明公司并未因信贷资产规模偏大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相对于预警线的高低同时受三个因素影响。其一是存贷比。存贷比越大,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的相对位置越高。其二是杠杆率,即总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杠杆率越低,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相对位置越低。其三是活期存款的稳定性,即稳定性活期存款在活期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活期存款的稳定性越高,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相对位置越低。由此可以对资产负债配置图中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低于预警线的原因做出进一步解释,即在影响中短期信贷资产上端界线相对位置高低的三个因素中,虽然公司存贷比高达100.41%,但公司总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8.04%,远高于商业银行平均5%~6%的水平,意味着公司的杠杆率仅为商业银行平均杠杆率的1/3,并且公司稳定性活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高达79.83%。这正是公司偏大的信贷资产规模并未给公司带来较大流动性压力的重要原因。

(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

1.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指标设计。为了有效监测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期限匹配程度,笔者在资产负债配置图中的资产方设置了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以便反映在公司现有信贷资产规模下长期信贷资产和中短期信贷资产的最优组合情况。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的设计遵循稳定性资金来源优先用来配置期限较长的信贷资产这一基本原则。由于资本以及活期存款稳定部分具有持续可使用性,因此可考虑用来作为长期信贷资产的资金来源;定期存款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受存期长短以及到期日集中度的影响,可考虑与欠稳定活期存款一起作为中短期信贷资产的资金来源。资产负债配置图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显示,公司当前信贷资产的最优组合是33.09亿元的长期信贷资产和17.6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

为了监测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程度,在管理框架中设计了以下四个基本指标:信贷资产组合偏离度、存贷期限比、定期存款集中度以及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其中,第一个指标主要监测资产与负债在整体上的期限匹配情况,后三个指标主要监测定期存款及其相应的信贷资产之间的期限匹配情况。信贷资产组合偏离度反映的是资产负债配置图中资产方实际信贷资产组合对于理想信贷资产组合的偏离程度,根据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中的长期信贷资产减去理想信贷资产组合中的长期信贷资产之差(资产负债配置图资产方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与实际信贷资产组合栏之间的虚线部分)除以公司实际信贷资产总量计算确定。当该指标为负时,表明公司长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少,中短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多;反之,当该指标为正时,表明公司长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多,中短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少。存贷期限比是指定期存款平均剩余期限与由定期存款支持的那部分信贷资产平均剩余期限之间的比率。如果财务公司为博取利益最大化而短存长贷,会引起该指标大于1。该比率越高,表明期限错配越严重,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定期存款集中度根据前5位较大定期存款余额之和在定期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计算确定,该比重越大,则定期存款集中度越高。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定期存款集中度越高,则期限错配越严重,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被定义为任意两笔先后到期的定期存款之间的平均间隔期,用来度量定期存款总额中各单笔定期存单到期日的集中程度。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越高,则期限错配越严重,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越大。

除了以上四个基本指标,本文管理框架还提供了三个补充指标:定期存款平均剩余期限、较长期信贷资产平均剩余期限和较短期信贷资产平均剩余期限。较长期信贷资产与较短期信贷资产是在将公司各笔信贷资产按剩余到期期限长短排序后形成的一组相对的概念。根据稳定性高的资金来源优先用来支持期限较长的信贷资产这一基本原则,将资本以及稳定性活期存款支持(或对应)的那部分信贷资产称为较长期信贷资产,将定期存款以及欠稳定活期存款支持(或对应)的那部分信贷资产称为较短期信贷资产。较长期信贷资产对应于资产负债配置图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目中的长期信贷资产,较短期信贷资产对应于资产配置图中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中的中短期信贷资产。不过,由于公司实际的信贷资产组合可能偏离理想状态,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中的长期信贷资产和中短期信贷资产并不一一对应于较长期信贷资产和较短期信贷资产。比如,由于信贷资产期限的配置过于保守,较长期信贷资产中就有可能包括大量中短期贷款,资产负债配置图显示公司目前状况就属于这一情形;相反,由于信贷资产期限的配置过于激进,较短期信贷资产中就可能包括长期信贷资产。前者会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后者则会加大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在偏离理想状态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对信贷资产组合做出适当的调整。

2.资产与负债期限匹配监测结果。

(1)信贷组合偏离度。从资产负债配置图资产方实际信贷资产组合栏和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之间的虚线部分可以看出,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明显偏离于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指标计算结果显示,公司的信贷资产组合偏离度为-41.01%,表明公司信贷资产总额中中短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多,长期信贷资产配置太少。资产负债配置图中资产方的理想信贷资产组合栏显示,在公司现有资金来源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公司总计50.69亿元信贷资产的理想组合是33.09亿元的长期信贷资产和17.6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但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则是12.3亿元的长期信贷资产和38.39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由于公司将本该配置在长期信贷资产上的20.79亿元(33.09-12.3)稳定性活期存款配置在中短期信贷资产上,使得公司较长期信贷资产中包含大量的中短期信贷资产,从而导致公司较长期信贷资产的平均剩余期限仅为989天,即不到3年时间。

(2)存贷期限比。截至2016年年底,公司较短期信贷资产平均剩余期限为141天,定期存款平均剩余期限为298天,存贷期限比为0.47(141/298),意味着由定期存款支持的那部分信贷资产的平均剩余期限仅为定期存款平均剩余期限的1/2。由于正常的存贷期限比应该大于1,因此公司较短期信贷资产的期限配置过于保守,这将对公司信贷业务收益率产生不利影响。

(3)定期存款集中度。公司定期存款集中度高达83.57%,意味着公司前5位较大的定期存款余额之和占据了定期存款总额的绝大部分。因此,公司应密切监控前5位较大定期存款的到期情况,以有效应对大额定期存款到期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4)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公司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为60天,意味着公司任意两笔先后到期的定期存款之间的平均间隔期为60天(两个月),表明定期存款到期日比较分散,公司不会因为定期存款的集中到期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三)信贷资产组合的进一步优化

-41.01%的信贷资产组合偏离度与0.47的存贷期限比均表明公司信贷资产期限配置过于保守。因此,公司有必要根据理想信贷资产组合以及目标存贷期限比对存量信贷资产的期限结构做出调整,从而在不显着增加公司流动性压力的前提下提高公司信贷业务的收益率。下面将借助本文管理框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司信贷资产组合提出具体方案。

1.将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逐步调整为理想信贷资产组合。-41.01%的信贷资产组合偏离度表明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偏离了理想信贷资产组合,具体表现为长期信贷资产比重偏低,中短期信贷资产偏高。根据资产负债配置图,公司可考虑将38.39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逐步压缩到17.6亿元的水平,将其中20.79亿元中短期信贷资产逐步转化为长期信贷资产,从而逐步将公司实际信贷资产组合逐步调整为理想信贷资产组合。由于在公司38.39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中,剩余到期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信贷资产总额为27.97亿元,占比高达72.86%,因此,中短期信贷资产的压缩主要体现在逐步降低短期信贷资产的规模上。

2.将公司实际存贷期限比逐步调整为目标存贷期限比。对于经过上一阶段调整后所形成的17.6亿元的中短期信贷资产,应考虑进一步将其存贷期限比调整到目标期限比。公司目标存贷期限比的设定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指标:定期存款集中度与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其中,定期存款集中度与目标存贷期限比成反比,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与目标存贷期限比成正比。虽然公司定期存款到期日集中度较高(60天),但公司定期存款集中度也较高(83.57%),因此将公司目标存贷期限比审慎地设定为1,即中短期信贷资产的平均剩余期限与定期存款平均剩余期限保持一致。按照这一目标存贷期限比来测算,公司中短期信贷资产平均剩余期限的合理值应为298天(1×298)。因此,笔者建议将较短期信贷资产的平均剩余期限由141天逐步调增至298天。

四、管理建议及经验总结

1.管理建议。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笔者就公司流动性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在公司信贷资产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信贷资产的期限结构,增加中长期信贷资产比重,降低短期信贷资产比重,从而在不增加流动性压力的前提下提高公司资金运用的收益率。

(2)在中长期项目贷款业务中尝试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和流动性压力。

(3)在公司信贷资产组合中逐步增加票据贴现资产的比重,从而为通过商业承兑票据的再贴现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的转贴现获得资金提供足够的基础资产。

(4)在公司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要求作为存款户的集团成员单位必须提前1~2个工作日提交大额提款指令,以给公司预留足够的头寸调剂时间。

采纳以上政策建议可使得公司后续的经营业绩和流动性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由于在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信贷资产组合中中长期资产的比重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即利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更好地满足了集团成员单位的中长期资金需求。通过在中长期项目贷款中有选择地牵头开展银团贷款,财务公司整合内外部金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够在不增加自身流动性压力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集团成员单位的资金需求。随着有计划地在信贷资产组合中增加票据资产比重,公司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央行的再贴现政策获得低成本的外源性资金,从而有效提高了集团整体的资金周转效率。由于集团成员单位大额提款指令提前1~2个工作日提交,公司能够更好地计划资金收支,从而可以在不影响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使用收益。

2.经验总结。本文所开发的流动性管理框架解决的是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管理问题,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因此比较适合在财务公司中推广应用。由于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运用该管理框架来改善流动性管理工作的财务公司需要有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予以支撑。此外,随着财务公司业务范围的拓展,未来财务公司将有越来越多的同业资产和有价证券资产,也可能会出现发行金融债(含绿色金融债)等中长期资金来源,为适应这些变化,只有对资产负债配置图中资产和负债项下的相关要素以及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做相应调整,才能确保该管理框架能够更全面地监测财务公司的流动性状况,从而更好地引导流动性管理工作的开展。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17)[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李珮.财务公司:坚持服务实体本源创新驱动转型升级[N].金融时报,2017-08-19.

吴晖,孙宏.从内部银行到财务公司——关于企业集团金融模式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