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科院选育出高产、高淀粉木薯新品种

近日,由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热带作物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项目木薯优异资源现场展示会上,4个优异、特色的木薯新品种亮相。

据介绍,项目团队培育出4个木薯新品种,分别是:桂热10号、桂热11号、华南15号、桂木薯9号。其中代表性的高产、高淀粉新品种“华南15号”,产量比对照品种华南205增产18.29%,淀粉率提高2.03个百分点;食用新品种桂木薯9号综合品质优良,类胡萝卜素含量高,适用于蒸煮和制作木薯汁等,在色泽和口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特大穗特长粒中国顶级高产优质稻“杏香1号”选育成功

湖南功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5年定向系统选育,于2021年秋季育成了特大穗特长粒高产优质中抗常规水稻品种——杏香1号。

据介绍,杏香1号是以“ZR902”做母本、“象牙香占”做父本,在后代选育中,根据生育期、株型、植株高矮、剑叶长短、角度等不同定向选出3个类型——杏香1号、杏香2号及杏香3号。杏香系列不仅是顶级优质常规稻,也是超级优质两系杂交稻的强优恢复系,功超种业将利用自选的米质优良的两系不育系同其配组,预计近三年内就可选育出亩产量达900kg以上的超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

科学家发现影响番茄成熟的新机制

近日,我国科学家揭示了新的番茄果实成熟的调控机制。研究团队通过组蛋白去甲基化分析、免疫荧光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发现去甲基化酶SlJMJ7是番茄果实成熟的关键负调节因子。番茄体内的部分基因对应的蛋白具有促进成熟的功能,SlJMJ7蛋白通过去除这些基因上组蛋白的甲基,下调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延缓果实成熟。进一步研究发现,SlJMJ7还可以抑制DNA去甲基化酶DML2蛋白的功能,引起全基因组甲基化程度升高,导致番茄果实发育减慢。所以SlJMJ7通过两种不同路径调控番茄体内甲基化水平,结果均为抑制番茄成熟。该研究不仅揭示了番茄成熟调控网络的部分机制,也为其它蔬菜品种果实成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分类与编码》农业行业标准通过审定

日前,受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委托,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农业行业标准审定会,对由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联合制定的《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分类与编码》送审稿进行审定。

经过质询和讨论,审定专家组一致同意《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分类与编码》农业行业标准通过审定。《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分类与编码》界定了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编码原则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的实施,对规范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的分类和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拟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

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及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拟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推动农村生物质资源利用。引导企业有序布局生物质发电项目,鼓励企业从单纯发电转为热电联产。

水利部发布苹果、柑橘农业灌溉用水定额

近日,水利部发布了《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苹果》《农业灌溉用水定额:柑橘》,用于指导全国苹果、柑橘等主要作物种植区开展农业用水总量配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节水评价和灌溉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工作,此文件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国家层面继2020年发布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8种农作物、2021年发布马铃薯、花生、油菜、甘蔗等4种农作物后,又出台的2种主要作物用水定额。随着苹果、柑橘农业灌溉用水定额的发布,覆盖我国粮、棉、油、糖、蔬菜、牧草等主要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标准体系已基本构建。

水生动物防疫行业标准集中审定

近日,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和渔业渔政管理局委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生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组织专家以视频形式,对《水生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等8项水生动物防疫行业标准进行了集中审定。

经专家评议,8项标准一致通过审定。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为规范我国水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疾病诊断和监测、病死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和水产养殖动物细菌耐药性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科学家从基因角度揭示荔枝起源及驯化历史

近日,来自我国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揭示了荔枝遗传变异并阐明了其进化和驯化历史。

科学家们将一种广受大众欢迎,名为“妃子笑”的荔枝品种作为高质量的参考组基因,将其DNA与其他72个品种的野生和养殖荔枝的DNA进行比较发现,云南是野生荔枝的起源中心,但是荔枝树可能不止一次被驯化,云南和海南野生荔枝分别独立驯化为特早熟型和晚熟型品种,特早熟型品种和晚熟型品种再进一步杂交形成早熟型和中熟型品种。这项研究为揭示荔枝的起源与复杂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研发思路,为推动无患子科经济作物的产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