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强,孙肖云,李飞涛,时 雷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6)

2019年6月28日,浙江安吉余村,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浙江农林大学等国内50多所主要涉农高校在教育部的协调领导下开展高等农林教育“新农科建设”的研讨,与会代表共同发出《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倡议,标志着我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正式启动[1]。2017年以来,教育部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更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把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和国家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模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2018年3月以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批准了两批“新工科”和一批“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推动了新工科和新农科的快速改革和发展。涉农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应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改进涉农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发展需求[2]。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对农业农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对涉农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从偏重服务行业经济,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服务转变[3]。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工农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在新农科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涉农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要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乡村科技人才等需求,改进人才培养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三农”科技服务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演示、项目实践等手段,以理论知识讲解、实践技能培训、思想政治教育等深度融合及协同共进为要点,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与“知农爱农为农”的服务意识[4]。同时,涉农学科及专业要肩负起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使命,找准学科及专业定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及涉农学科的基本原理,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学科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复合型农林科技人才[5]。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涉农高校原有的工农学科专业建设要面向未来产业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相互渗透,进而对学科及专业的发展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6]。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应适应新经济发展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改变工科学科及专业建设思路,结合学校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研究相关领域及行业发展趋势,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服务,改进当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跨界整合、交叉融合等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及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学科实践平台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改进与创新,探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7]。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涉农高校更要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农林教育改革,深化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体系构建,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加快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深刻认识高等农林教育对支撑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重大意义,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以农林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讲话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8]。培育新一代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服务意识的综合型“三农”科技人才,是当前涉农高校的重要任务。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2.1 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育人总体模式设计

本研究在对新农科、新工科建设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和建立了涉农高校多学科交叉“产学研”协同育人基本框架模式,如图1所示。该模式涉及涉农高校计算机相关学科与涉农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开放训练项目、百名教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项目、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项目为依托,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实践训练等课外训练活动,把教师科研与学生创新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创新创业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及河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本文作者带动所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运用计算机工科技术方法,研发智慧农业监测站系统,设计开发“校地远程协同育人平台”,搭建“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服务平台”,为涉农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技术基础,为地方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图1 涉农高校学科交叉“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架构

2.2 涉农高校的工、农学科协同与分工

针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目标,各学科发展要结合自身优势,工科学科专业可围绕农科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生产服务,挖掘涉农学科的教学实践需求,研发相关硬件产品和软件平台,为涉农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需求,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搭建校地沟通合作桥梁,建立可操作的实践平台,在涉农学科开展地方技术指导的同时,工科学科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涉农学科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依托本校工科学科的信息技术平台支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和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在具体实践中,本文作者带动了工科学生研发了智慧农业监测站系统,设计开发了“校地远程协同育人平台”,搭建了“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服务平台”,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供技术支撑。涉农学科利用上述硬件系统及软件平台,开展实验数据基地协同填报、生产环境数据自动化采集、生产基地远程协同教学、生产数据分析与展示等教学、科研、生产活动。

2.3 “产学研”协同育人具体应用

通过安装在生产基地的智慧农业监测站系统,向“课堂”实时传送生产管理数据,通过远程监控等可视化系统工具,使教师很方便“演示”和“讲解”来自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知识;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的远程协同问题,帮助教师随时“切换”教学场景,将“教学阵地”从课堂快速“转移”到“生产基地”,为学生带来直观的“实践教学”体验,从而为新农科“产教融合”提供技术支持,为高校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提供帮助[9]。

选择河南农业大学计算机学科与作物学、蔬菜学、果树学、林学等学科开展实践应用和推广。用计算机学科的工程技术方法,构建“新农科”教学的远程协同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把教师科研、人才培养、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探索涉农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通过“软件+硬件”工科的技术方法,改变传统农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

通过涉农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和实践探索,分析了涉农高校工、农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创新的机制构建方法;实现了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及社会实践与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结合。

2.4 建立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教育机制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高效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通过国家三区人才计划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实验室开放创新训练项目、校百名教授千名学生服务万村项目等基金和项目,开展“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训练等实践创新活动,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育的具体实施。通过项目实施,建立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的乡村振兴产业服务联盟,加大高校教师、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生产的力度,推动校地联合、校企联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到农村创业,引导专业人才向农业农村转移。在具体实践中,河南农业大学通过各类项目,派送科技服务团、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等各类科技人才到地方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活动,每年派送教授上百名、学生上千名,奔赴河南各地开展技术指导、产业推广、科技服务等乡村振兴服务工作,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 结语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涉农高校”如何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建立“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如何推动“学科交叉”深度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如何通过具体的方式和手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本文作者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实践,并通过开展协同育人实践案例,验证了涉农高校“工农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协同育人机制。

本文作者用“工科”的思维方法,去解决“农科”的协同教学问题,用具体的实践案例给出了可实施和推广的“工程技术方案”。以智能传感器为元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发智慧农业监测系统,搭建可视化“校地”远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向“课堂”和“实验室”实时传输来自生产基地的实验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利用远程监控及数据可视化技术,使教师和实验人员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和讲解来自远程基地的生产实践教学内容,从而为“新农科”相关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提供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依托乡村振兴“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开展面向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通过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技术生产”实践、涉农专业学生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生产”服务“农业生产”,形成“两产共赢”的“产学”效应。通过“校地”远程协同育人技术平台,开展以“农业生产”为导向的实践教育,弥补实验室内的实践局限;强化“科研”要服务“社会需求”的科学研究意识,建立“科学研究”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科研态度,使论文能够写到祖国大地上。通过科技研发、模式探索、机制创新,探索涉农高校“工农”学科交叉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从“生产实践——产学互动——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的新工科与新农科“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