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摘要:互联网让创业不再有区域的壁垒,不论身处何地的学校在互联网面前都是同一个点。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学校要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只有将口号变为行动,将创新观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在教育发展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让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就开始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现就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创业教育以人为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为了实现创新创业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学校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实行一校两制,单独培养,独立管理。创新创业学院在选拔创业者时,打破年级、专业界限,把创业的“狂热者”选拔进来,创业学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讲条件,强烈的创业愿望是他们的基本特征。创业教育不是“群众体育”而是“竞技体育”,创业团队要像运动队,不合格的“退”,优秀的“进”,进退失灵,满盘皆输。决不可以让混日子没斗志的害群之马留在创业团队。“教育无他,氛围而已。”没有彼此激励、没有相互竞争所组成的松散群体,适合的是堕落而不是创业。因此,创业学生选拔的首要原则就是“非狂热不取”。

二、创业教育以做为主

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做是能之本,练是业之基。寄希望通过“听”让学生成功的创业教育叫水中捞月。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去做,全天候做,二十四小时做,三百六十五天做,不受干扰的做,无障碍的做。不能确保学生的做,就不能确保学生的成长。所有的听课、集会、考试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做。

三、创业教育以业绩为主

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包括对创业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不在于逻辑上多幺正确,也不在于理念上多幺高大上,其唯一权威只能是业绩。创业者的品行、能力、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体现在是否能赚到钱。在公平的环境中,创业者的品行、能力、贡献与赚的钱的多寡成正比。无公平前提,不论冠以何种名称的道德思想教育,都是自欺欺人。

四、创业教育政策保障

对创业的肯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还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创业实践可以得学分,创业业绩允许替代课程,奖学金、文凭、学位与创业绩效直接挂钩。对创业导师的管理也同样,学生创业成功教师低职高聘,学生达到预期的经济收入副教授变教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不论什幺创业教育统统都是永远没有雨点的雷声。

五、创业教育舆论支持

创业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颠覆,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但是,要成事必定要先造势,要想创业教育成功必定要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创业是学习,甚至是更好的学习;赚钱是天经地义的,创业就是通过赚钱服务并贡献社会。不仅要有此认识,而且要把此认识入课堂、入教科书、入每个人的脑。

六、创业教育以点带面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就指望大面积丰收是不可能的。创业教育之初,最为迫切的就是寻找点上的突破,让少数同学先成功。少数同学做出业绩了,星星之火就能燎原开来了。让励志的故事发生在身边,这是创业教育起始阶段的基本策略。

七、创业教育考评激励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持续的激励力量,并要营造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氛围。为此,一项常规工作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对每个学生或者每个创业团队的创业业绩的阶段性统计并张榜公布。而且,给领先者以荣誉、奖金、宣传。持续的激励才会有持续的行动。

八、创业教育沙龙学习

让后进者走出低谷,让迷茫者看到希望,让领跑者有危机感,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隔三差五定期举办既是头脑风暴又是经验分享的沙龙,让领跑学生现身说法,让社会成功人士指点迷津,让创业导师鼓励打气。

九、创业教育资源提供

学生创业,自然是要自己找项目,自谋发展,自己投资,自担风险。但对多数学生来讲,开始阶段手无寸铁,无从下手,这时候为学生介绍项目、引企入校、动员校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做这些事必须尊崇分享经济时代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乞讨。

十、创业教育要鼓励导师创业

导师要发挥作用,一是要懂创业,二是愿意指导创业。为此学校不仅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导师创业(调动积极性给平台胜过给奖金给工资),而且还要肯定导师在率领学生创业时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合理性正当性(纯粹的讲奉献讲情怀,是对责权利统一的背叛)。靠开会、点名来激励导师的做法纯属多余。

十一、创业教育寓教于做

创业还是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创业者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企业是否可持续。任何否定知识意义和文化作用的创业教育,都是一种短视而且注定是没有出路的。但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教学与当下的做法必须是截然不同的,其基本做法是做中学学中做,是不中断做的学,是确保做的前提下的学。

通过对以上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只要把解放思想的口号转化为行动,把更新观念的标语贴在心里,创新创业教育就一定能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狄寿霞.在网络环境下建构“自主—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山东师范大学,2005.

[2]张晓蕾,崔立中.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创新学习模式建构.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

[3]刘杰英,廖晓敏.网络环境下知识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模式构建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1.

[4]刘静.构建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创新型教学新模式.第二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2010.

作者简介:李 军(1979-),男,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基金项目(QY201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