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星华

【教学内容】

浙教版复合数量关系的基本结构,两积之和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多图表征,寻找联系

师:在研究学习单上有3道题,开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1.解决问题。

写一写:看图列式并计算。

想一想:为什幺这样列式?数量关系是什幺?

找一找:三道题有什幺相同与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展示学生研究学习单)

师:先向大家介绍你的算式,再说说为什幺这样列式?

生:图形A面积+图形B面积=面积之和;橡皮总价+铅笔总价=总价之和;小林骑行路程+小云骑行路程=路程之和。

(教师板书算式)

师:看起来三道题都不一样,你们怎幺看出都是两积之和?上台指一指。

3.建立模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列式计算,发现他们有着相同的结构。其实在做题时借助长方形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也能一眼看出就是两积之和结构。

师:我们试着来表示一下。

(第一题已经是长方形面积图了;第二题用一个长方形表示橡皮的总价,另一个长方形表示铅笔的总价,长和宽分别表示单价和数量,单价×数量=总价,面积和就变成了总价之和;第三题,一个长方形表示小林行驶的路程,另一个长方形表示小云行驶的路程,长和宽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面积之和就变成了路程之和)

师:“两积之和”结构可以用这样的算式表示,几乘几加几乘几等于几。

(板书:□×□+□×□=□)

师:用字母表示,还可以表示为:a×b+c×d=f(板书)。

师:这个算式太重要了,把这个算式写在研究学习单上。

4.一一对应。

师:我们结合具体的题目来看看,a和b相当于每道题里面的什幺数量?c和d呢?f呢?

生:第一题的ab、cd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f是面积之和。

生:第二题ab、cd分别表示单价和数量,f是总价之和。

生:第三题ab、cd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f是路程之和。

生:三道题,虽然说的事情不一样,但是数量关系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两积之和结构。

二、正向逆向,体会模型

1.解决问题。

师:第一项研究学习任务大家顺利完成了,接着第二项任务,准备挑战。

(1)买8个蛋筒,每个3.5元;买12根冰棒,每根2元。一共要付多少元?

(2)买8个蛋筒和12根冰棒共付52元,一个蛋筒3.5元,一根冰棒多少元?

师:默读题目,两道题很像是不是?说的都是同一个事情,我们不妨借助长方形图来展开研究,先看看研究建议。

想一想:在长方形面积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

写一写:看图列出两积之和的等式。

找一找:两道题有什幺相同与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

师:第二题有未知的数据怎幺办?咱们上节课已经学过,可以用三角形来表示。只列式不计算,到了五年级我们将会学到怎幺求三角形代表的数。

师:写完的同学在4人小组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2.反馈分析。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情况?

(对比展示学生研究学习单)

师:两个同学都用长方形分别表示出了蛋筒和冰棒的单价和数量,只不过一个用长表示单价,用宽表示数量;另一个同学用长表示数量,宽表示单价。不论怎幺表示,都能明显的看出数量关系,都是先用“单价×数量=总价”,再用“蛋筒总价+冰棒总价=总价和”。

师:再看算式,第二题的三角形表示什幺呀?数量关系也是———“蛋筒总价+冰棒总价=总价和”,还是两积之和结构。

师:两题一起,比较一下。有什幺相同与不同?

不同:第2题的条件变成了问题,问题变成了条件。

同:虽然条件和问题交换了,还是可以用两积之和的思路来解决。借助图形,我们清楚地看到找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师:我们对应两积之和的算式a×b+c×d=f来看一看,第一题是求f,第二题是求d,借助长方形面积图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鸡兔同笼,对比沟通

师:最后再来一题,古典名题“鸡兔同笼”。

出示: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今天,我们不用列表法和假设法,怎样求解这道题呢?

师:是不是和两积之和结构有关呢?不妨自己画长方形面积图试一试。画完图之后,列出算式。

1.呈现学生作品。

师:用长方形的宽去表示兔和鸡的只数,更清楚地表示出了题目的数量关系。“鸡兔同笼”也可以用长方形面积图来解释。

2.呈现不同的算式。

(引导:已经能看出两积之和的结构了,但是鸡和兔一共30只没有表示出来啊?加上这个算式▲+●=30就完整了)

(引导:第一个算式是两积之和结构吗?)

四、全课总结

师:两积之和、一个长方形面积加另一个长方形面积、一样物品的总价加另一样物品的总价、一个行驶路程加另一个行驶路程。回去你能不能也编一道两积之和的题目,考考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