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隶属于华夏民族古老的弹拨类乐器,最早有关于筝的文献记载,可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翁叩缶,弹筝搏髀,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1]由此推测,早在战国时期,筝就已经成为秦地具有地方色彩性的一种乐器,所以筝又时常被人们称为“秦筝”。而有关筝的起源,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有认为筝起源于筑、分瑟为筝、蒙恬造筝、后夔制筝等等,众说纷纭。

一、筝的形制改良

(一)弦制的发展变化

筝初始形制的弦数至今尚未被确认,从文史资料来看,先秦时期就已有五弦筝、十二弦筝和十三弦筝了。项阳老师就1993年湖南省长沙文物工作队在发掘西汉早期长沙王后墓中出土的五弦乐器,从其形制方面分析,认定其为五弦筝,这也是我国首次出土的五弦筝,意义非凡。应劭在《风俗通义》中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是目前可追溯的有关五弦筝最早的文献记载。但有关《礼·乐记》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在学术界中存有两种声音。一是认为公元前五世纪的公孙尼所作,按这种说法,可以推测出五弦筝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另一种认为是汉代刘向父子所作,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出“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故作也[2]。”也就是说东汉时期就有似瑟的筝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二弦筝被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在一些名人《筝赋》中得以考证。如魏阮瑜在《筝赋》中亦云:“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位也[3]。”此时的十二弦筝已经从民间传入宫廷中,颇受帝王将相的喜爱,连当时的陈后主也为之赞颂。

有关十三弦筝出现的时间所谓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十三弦筝是在南朝梁陈之间出现的,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中提到:“筝,似瑟十三弦[4]。”由此可推断十三弦筝在那个时间已然出现。而1979年,江西贵溪县仙水岩墓群的M2、M3墓中发掘的两件乐器,有学者认为此十三弦乐器为十三弦筝,产生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越国,这也为我们考察筝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明。

唐代的筝乐表演,很长一段时间使用的是十二弦筝与十三弦筝。《旧唐书》中提到“杂乐筝并有十二弦,他乐皆有十三弦”以及陈旸《乐书》中提到“唐唯清乐筝十二弦”,可见十二弦筝在唐代已是逐渐衰落,曾经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被用于杂乐、清商乐当中。十三弦筝与十二弦筝虽是一弦之差,却大大加强了宫、徴两音(增加了四度或五度的关系音),从而丰富了筝乐的音响效果。

(二)筝弦的制作材料

唐代的筝弦制作材料普遍使用鹍鸡弦或丝弦,相比较之前的动物肠衣或植物蔓藤纤维,在音色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如骆宾王在《秋水》一诗中提到:“泛曲鹍弦动,随轩凤辖惊。”[5]刘禹锡在《冬夜宴河中的李相公中堂命筝歌送酒》中写到:“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6]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筝弦的制作材料大多是以鹍鸡弦为主,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如今演奏者们使用尼龙材质的筝弦居多,也有很多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习惯使用钢丝筝来演奏曲目,尤其是弹奏传统曲目,音色清脆明亮,余音久久不绝。刘笃在《赠先达》一诗中写到:“皎皎机上丝,尽作秦筝弦。”[7]表明当时筝弦的制作工艺已经需要用到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可见人们对筝弦的用量不计其数,也从侧面反应了古筝在当时被受欢迎的程度之高。

(三)筝弦的颜色丰富

唐代的筝弦除了在制作材料上加以改善,其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大多会被染成朱红色,在大量筝诗中均有记载,被称之为“朱弦”。如白居易在《偶于维扬牛相公处觅得筝》中云:“楚匠饶巧思,秦筝多好音。如能惠一面,何啻直双金。玉柱调须品,朱弦染要深。”[8]以及白居易的《夜筝》中提到:“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9]而这里的红弦应该与朱弦意思相近。唐代诗人张祜在《听筝》中云:“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10]诗中的翠,应是指绿色,翠弦就是绿色琴弦。但是有关翠弦的记载相对较少,没有朱弦那幺普遍。唐代除了朱弦、翠弦以外,筝诗中还出现了五色缠弦。如岑参在《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提及:“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11]据分析,诗中的“五色”不仅仅指五种颜色,可泛指各种色彩。

(四)筝体的装饰繁复

唐代艺术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除了在音色上追求优美、通透,对筝的外形装饰也精益求精,以迎合更多达官贵族、文人雅士的需求。而制筝者们巧夺天工的手艺,无不让人们叹为观止。

在制筝过程中,制筝者通常会采用金银、宝石、贝壳、玉器等物品进行装饰,以及对筝体精细的雕刻打磨,从而产生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我们可以在一些诗词文献中看到大量的记载(如图1所示)。

图1

“钿”一般是指用金银珠宝进行打磨或者镶嵌的物品,所以“钿筝”可想而知应是用珍珠、金、银等贵重首饰在面板上进行装饰而得名。“玳瑁”实际上是一种海洋动物,它的壳在现代可被制成钮扣、眼镜框架、古筝义甲等物品。锦筝中的“锦”泛指比喻颜色鲜艳华美。由此可见当时的制筝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古朴优雅而不失艳丽华彩,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水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唐代筝的演奏

(一)不同材质的义甲

在唐代筝的形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筝的演奏形式的丰富多彩。筝最早的演奏方式是筝人用肉甲进行弹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肉甲的弹奏不再能满足大众的听觉效果,在提高音量的同时,人们更加追求音质和音韵的完美结合,于是出现了义甲代替肉甲的弹奏方式。最早可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书·羊侃传》中记载:“有弹筝人陆大喜,着鹿角爪,长七寸。”[12]后来一直被延用。《乐书》中有记载:“唐唯清乐筝十二弦,弹之为鹿骨爪,长寸余,代指。”[13]此外,唐代还有用金属制成的义甲,称为“银甲”。李商隐《无题二首》中云:“十二岁弹筝,银甲不曾卸。”[14]在很多筝诗中均有“银甲”的记载。弹筝者佩戴这些不同材质的义甲,弹奏出来的音色也不尽相同,时而低沉婉转,时而清脆明亮,将古筝的音色诠释的淋漓尽致。

佩戴义甲弹奏不仅对古代筝乐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进,对于现代古筝事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古筝演奏者都习惯使用玳瑁材质的指甲,厚薄可选,厚一点的指甲弹奏的音色相对厚重有力,薄的音色则比较明亮高亢,对于不同流派不同曲目的演奏要求我们可以作相应的调整。当然市面上还有用塑料或者牛角做出来的义甲也可以选用,塑料义甲价格便宜,但是不太美观,质量也相对较差。牛角义甲韧性强,质量好,也比较受演奏者们的欢迎。

(二)丰富的弹奏技法

有关于筝的演奏技法,到了唐代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左右手指法的丰富也大大提高了筝的表现能力及艺术效果。大量的技法记载在唐代的一百多首筝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掩、抑、按、打、撮、遏、抽、拂、挑、捻、抚、拨等等(如图2所示)。这些技法的出现也为后世的筝乐演奏技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图2

除此之外,日本的藤原师长撰写的《仁智要录》中记载了大量的在唐代流传到日本的筝曲,其中就有记载唐代筝乐的指法(如图3所示),具有一定的真实可靠性,也为我们后世对古筝技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图3[15]《仁智要录》中的指法原谱

图4[16](左手指法)注:“口”表谱字

图5[17](右手指法)注:“口”表谱字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发现唐代的筝是以右手弹奏为主,左手按滑为辅,音韵按弹,相辅相成。

(三)筝的演奏形式

随着筝的形制的发展与变化,筝的演奏技法不断的创新,筝的演奏形式受其影响,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唐代筝乐的演奏形式较为丰富,大致可分为三类:古筝独奏、器乐合奏以及为大型歌舞伴奏。

1.古筝独奏

独奏,顾名思义就是由一个人完成乐曲的弹奏。按演奏者的身份,可分为两种演奏群体。一是以筝乐表演谋生的乐伎,如李远《赠筝伎伍卿》[18]:“轻轻没后更无筝,玉婉红纱到伍卿。”张祜《听筝》[19]:“十指芊芊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上述的诗句都体现出乐伎的高超技巧,可谓技压群芳,因此也常被选为独奏演员。二是筝乐爱好者,通常以弹筝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孟浩然《张七及辛大见寻南亭醉作》[20]:“山公能饮酒,居士好弹筝。”徐安贞《闻邻家理筝》[21]:“忽闻画阁秦筝逸,知是邻家赵女弹。曲成虚忆青娥敛,调急遥怜玉指寒。”上述例子都是属于筝乐爱好者,将筝视作休闲娱乐的工具,自弹自赏。

2.器乐合奏

此类演奏形式在唐代较为常见,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乐器组合而成的合奏形式。其乐器排列组合不一,应演奏曲目的需求可随时调换。通常与弹拨类和吹管类乐器合奏为主。如筝与笛合奏,戴叔伦《白苎词》[22]:“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筝与琵琶合奏,张籍《祭退之》[23]:“乃出二侍女,合奏琵琶筝。”筝与箜篌、筚篥、笙合奏,白居易《霓裳羽衣舞》[24]:“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蹙栗沈平笙。”筝与箫合奏,王建《宫词一百首》[25]:“玉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筝与笛合奏,韩愈《感春三首》[26]:“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除此之外,在一些图像资料中依稀可看到筝在与一些弹拨或吹管乐器合奏时,辅以打击类乐器来稳定节奏,增添律动感。

图6    《唐人宫乐图》局部

这幅图是晚唐时期的《唐人宫乐图》,描绘了宫女围着桌案宴饮行乐的画面,其中乐伎所持乐器,从左到右分别是笙、古筝、琵琶、筚篥,还有一人击打拍板,以为节奏。画面有动有静,甚是传情。

3.为大型歌舞伴奏

唐代着名的歌舞大曲繁多,最为大家熟悉的莫过于《霓裳羽衣曲》。全曲共三十六段,分为三个部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融歌、舞、乐演奏为一体。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27]中详细记载了该乐曲的全部演奏情形,更是对此曲赞不绝口,有道是:“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可见古筝作为伴奏乐器至始至终一直贯穿全曲,其演奏地位不言而喻。

唐代诗人顾况《王郎中妓席五咏》也分别记录了筝对歌、舞伴奏的情形。分别是:

图7

这五首诗是诗人顾况在王郎中家中宴席上观看乐伎表演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分别描述了乐伎们歌唱、舞蹈、抚筝、吹笙、弹箜篌的情景。由此可以推测,古筝在当时是为歌、舞伴奏的重要乐器之一。

此外,唐代的筝除了在宫廷音乐中被广泛运用,在民间音乐中也有所体现,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战乱等影响,使得民间筝曲的流传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三、溯源唐代筝乐繁荣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筝乐艺术在唐代得以欣欣向荣,自然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政治上,各君主在唐时期,完善了一系列的治国政策,使得当时社会政局稳定、国泰民安。同时,唐朝有不少君主喜爱古筝并大力发展筝乐艺术,如唐太宗、唐玄宗等。他们重视筝乐的发展,其一是出于个人的音乐爱好;其二是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音乐具有感化人心的作用,在思想上可以对百姓加强控制;同时音乐也是老百姓们表达心声、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统治者可以利用其达到体察民情的作用,强化对国家的治理。

如果说筝乐艺术的发展属于上层建筑,那幺唐朝繁荣的经济则是基础保障。在农业方面,修建四十多处的水利工程,农耕面积不断扩大,江南地区广泛种植茶叶等;在手工业方面,丝织种类日益繁多,陶瓷业盛行,冶矿业、造船业、印刷术等都有了显着的发展;而在商业方面的繁荣,更是出现了长安、洛阳等国际性的大都市,各国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正是因为当时大好的局势,稳定的生活,老百姓们不再饱受战争之苦而流离失所,人们解决了温饱之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乐,使得古筝艺术得以飞速的发展,从宫廷到民间,上至王侯将相、文人雅士,下至街头百姓、酒楼艺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当然,唐代筝乐的繁荣仍然离不开统治者兼并包容的开明思想。对内,各学派均衡发展,各取所长;对外,鼓励中外平等交往,虚心学习,推陈出新。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得古筝得以走出国门,在“输出”的同时也借鉴、吸收别国音乐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主观因素——筝人辈出

唐朝历史悠久,前前后后三百余年。每个时期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弹筝者,他们对古筝的表演、研究和传播,推动了唐代筝乐的全面发展。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收集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筝人,从社会地位属性上大致划分成五类:专业演奏者、商业演奏者、业余爱好者、家伎、文人雅士。时间上大致可以划分成:初唐、中唐、盛唐和晚唐。笔者将用图片的方式对筝人进行介绍,图片中的作品名称、作者以及筝人名字都来源于相关的筝诗记载。

图8 专业演奏者

图9 商业演奏者

图10 家伎

图11 业余爱好者及文人雅士

专业演奏者,是指在弹奏技术上有较高的水平,并且在社会地位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以薛琼琼为代表,被称为“开元宫中第一筝手。”商业演奏者,大多是在茶馆、酒楼等商业、娱乐场所进行表演的乐伎,通常都有固定表演的场所,大多是卖艺为生。畜养家伎的风气在唐代相当盛行,一般是指官宦富贵、文人学士家中的乐伎,供人娱乐消遣,以“秦殊”为代表的家伎,他们的地位低下,命运悲惨。唐代筝乐繁盛,也出现了很多业余爱好弹筝者,他们不以此为职业讨生活,通常以弹筝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文人,他们不仅在诗词歌赋上有着惊人的才华,对古筝也颇有研究,通常以弹筝来发泄内心的情感。

综上所述,唐代筝乐的普及程度之广,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筝人辈出是首要条件,人是万物的主宰,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的改造外物,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也正因为人们对筝乐不断的研究、创新,才使得筝的形制发生演变从而满足大众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古筝艺术的发展。

四、结语

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筝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是吸足养分,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筝的形制由简到繁,雕刻精美华丽;弦数由少增多,唐代以使用十三弦筝为主,从宫廷逐渐走向民间,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又出现了十四弦筝、二十五弦筝等。音乐的发展离不开乐人的贡献,唐代各时期都涌现出一大批技艺高超的筝人,不仅使得唐朝筝乐蓬勃兴盛,更为后世筝乐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唐朝当时国力鼎盛,经济繁荣,纷纷吸引各国使臣前来学习交流,这也为筝在邻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注释:

[1]司马迁撰、韩兆琦译:《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532页。

[2]应劭:《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3]欧阳修:《艺文类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85页。

[4]《音乐研究》:1958年版,第86页。

[5]陈贻焮:《全唐诗增订注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764页。

[6]彭定求等编辑:《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994页。

[7]同[6],第6836页。

[8]同[6]。

[9]同[6],第4956页。

[10]同[6],第5884页。

[11]同[6],第2059页。

[12]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57页。

[13]陈旸:《乐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4]彭定求等编辑:《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213页。

[15]叶栋:《唐乐古谱译读》,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16]同[15]。

[17]同[15]。

[18]彭定求等编辑:《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36页。

[19]同[18],第5325页。

[20]同[18],第1651页。

[21]同[18],第1228、1229页。

[22]同[18],第3071页。

[23]同[18],第4301页。

[24]同[18],第4970页。

[25]同[18],第3445页。

[26]同[18],第3832页。

[27]彭定求等编辑:《全唐诗》,中华书局,2003版,第4970页。

李陈铖 2018级沈阳音乐学院古筝演奏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