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达信(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门 529030)

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唐达信(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门529030)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给予活血祛瘀止痛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后1周两组临床疗效,并将实验组按照患病部位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患病部位对针刀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患病部位对针刀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痊愈率高,对不同患病部位疗效均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小针刀 中药外敷 红外线照射 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指软组织或骨骼肌肉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或长期慢性劳损引起的一大类创伤综合征,临床以局部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1]。慢性软组织损伤多无需手术切开治疗,经有效物理和药物治疗即可明显改善。小针刀为中医微创技术,是针灸与手术结合的新型闭合性松解术,能够深入病变处进行松解和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达到止痛祛病的目的[2]。现对我院应用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优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常规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均为初诊病例;排除有骨关节疾病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肿胀疼痛者、合并感染者以及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疾病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1.26±8.4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1.26±2.33)个月,病变部位:颈部12例、肩臂部18例、腰部24例、下肢6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85±8.51)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病程(11.31±2.26)个月,病变部位:颈部14例、肩臂部19例、腰部22例、下肢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给予小针刀治疗: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症状表现选择施术点,常规消毒后使用小针刀刺入,注意刀口线与肌肉、血管和神经走行方向绝对平行,视患者病情进行纵剥、切割、铲消、横拨等操作,完毕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3]。1周后复查,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再次实施上述操作。

对照组给予活血祛瘀止痛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基本方:红花20g、透骨草15g、急性子15g、生大黄15g、白芨15g、荆芥12g、防风12g、川椒10g、圣山栀子10g、莪术10g、三棱10g、寄奴7g、艾叶7g、半夏7g,诸药研磨为粉状,加入温水调和成膏状敷于患处,1次/d,同时给予红外线照射,1h/次,2次/d,连续治疗一周。

1.3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后一周两组临床疗效,并将实验组按照患病部位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患病部位对针刀治疗效果的影响。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针刀治疗成功,术后疼痛消失,局部无压痛感,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针刀治疗成功,术后疼痛消失,局部有轻微压痛感,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临床痊愈+好转)/总病例数[4]。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和分析数据,以()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不同部位针刀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2.2不同部位针刀治疗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患病部位对针刀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软组织损伤在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容易发生粘连、挛缩、瘢痕等病理改变,导致软组织损伤部位肌肉和周围软组织正常活动功能受限,引发运动功能障碍,同时上述病理改变也会阻碍局部血液循环,导致疼痛、肿胀和炎症逐渐加重[5]。

传统中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症状即属于痛和不通的范畴。小针刀为中医针灸与西医外科刀的结合,能够通过直接松解患处粘连、瘢痕等解除神经牵拉和嵌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肿胀和炎症逐步消除,达到以松致通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小针刀在治愈慢性软组织损伤上有显著临床优势,这与小针刀直接对患处进行松解治疗有关。进一步分析不同患病部位针刀治疗效果发现效果基本相似,提示小针刀治疗效果稳定确切,不受患病部位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因软组织损伤多存在于肌肉起止点和韧带以及筋膜在骨膜的附着点,实施小针刀治疗时宜在骨面上进行操作,以达到准确松解病变的效果[7]。同时,因小针刀操作不当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施术者需严格掌握手术禁忌症和适应症,对人体解剖结构要熟练掌握,术中操作也要严格谨慎,以提高预后效果。

总之,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显著,痊愈率高,对不同患病部位疗效均确切,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1]农泽宁.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1,6(5):444-448.

[2]张天民.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力学病理机制及针刀治疗学原理[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3):46-47.

[3]张惠忠,张锦平,肖年生.小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1-62.

[4]沈广珍.慢性软组织损伤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中医传统方法治疗的预后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3):210-211.

[5]吴绪平,张天民.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疑难病的新思路与新方法[J].中国针灸,2010,30(S1):118-120.

[6]柳百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及针刀治疗的机制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58-60.

[7]吴绪平,张天民,胡昭端.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疑难病的思路与方法探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64-65.

R246

B

1672-8351(2016)09-01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