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

[摘要] 本文对国家正式启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需要完善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特别是家庭责任医生工作的建议,以达到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责任医生;医疗体制改革;健康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1-0112-02

[Abstract] The paper focus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after health care reform, discusses on a series of the practical issues: such as the difficulties of going to see doctors, the expensive on medication, and give the suggestions: such as giving better medical service, especially for family doctor from different point of view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care service;Family doctor;Medical reform;Health

2009年国家正式启动的新的医疗制度改革方案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医疗体系最基础的单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对于基础病、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患者提供基础的诊疗服务。2013年,天津市将控制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纳入20项民心工程中,工程要求对3.2万重点人群提供上门服务,说明天津市已将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提上议事日程,逐步使家庭责任医生担当健康守门人角色,将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家庭医生式服务是社区卫生在新医改背景下服务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创新[1]。通过全科医生给予社区居民诊疗服务,使社区居民能逐步享受经济、适宜、连续、全程的健康照顾服务[2]。现就如何有效实施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制度,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议。

1 从社会角度,提高对社区医院的关注度

1.1 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软硬件投入,给予家庭责任医生政策倾斜

各级政府应当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服务[3]。政府首先应尽量提高社区医院的硬件水平,这是开展一切诊疗工作的前提。在当今医疗水平飞速提高的情况下,各项检查设备和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重要依据,硬件设备变得尤为重要。其次,医疗环境也是吸引患者的因素,环境干净整齐有助于保证良好的医疗秩序。除了硬件的投入,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是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给予社区医院工作人员政策倾斜:在薪酬待遇和全科医生职称晋升上给予照顾;医学高校增加对社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设置专业课程定向培养。

1.2 舆论宣传方面,加大对社区医院的宣传

居民对全科医生的认知明显影响到社会认同度,老百姓看病首选三甲大医院,不选择社区医院,给原本定位定收疑难急症的大医院增加了很多治疗基础病的工作量,而社区医院却无人问津。所以,除了要改善社区医院的条件外,宣传也很重要,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医院首诊,确实需要到大医院就诊再去。大力宣传社区医院的优势,特别是家庭责任医生作为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给予老百姓的方便和优质服务,如社区医院提供有关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的特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点对点的系统服务吸引老百姓前来就诊。

媒体也需要正面宣传,不仅使得医学生及其家属正确看待社区全科医生的价值,而且也能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全科医生拉近与居民的距离,赢得社会认可,提升社会地位,满足获得尊重的需求[4]。

2 医院主管部门方面,通过政策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医院就医

2.1 改变就诊模式,引导老百姓首选去社区医院就诊的思想

先基层社区医院再二、三级医院,二者间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更合理地利用不同定位的医院发挥优势特色功能。制定由基层社区医院向二、三级医院转诊患者的优先诊治制度,引导老百姓去社区就诊。使老百姓逐渐改变观念,认识到社区医院的便捷性和必要性,接受家庭责任医生的帮助和服务。

2.2 加大对口帮扶的支援力度,提高社区医生的专业技术

由三级医院的优秀医生到社区医院出诊、带教,将精湛的卫生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下级医师,从而有效地提高社区医院的专业技术水平,让老百姓充分认可。医院技术水平的高超是吸引老百姓就医最好的招牌和筹码。所以帮扶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患者的选择,这项工作也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以防止工作只浮于表面,要有一整套考核评价机制约束。同时专家走出大型医院进入社区固定坐诊,可更好地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5],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型医院的门诊压力,还能让专家走进基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3 提升社会保障(险)管理水平

为什么老百姓最大的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因为现有的医保系统报销比例达不到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一旦有需要持续治疗或病情较重的情况,患者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大量费用,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困难较大。所以应当适当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在就诊医院的报销比例上要有所差别,社区卫生院比例最高,三甲医院比例最低,扩大保险报销比例的差距,使保险政策向社区医院倾斜,在患者选择医院上予以导向。也就是要加强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政策之间的衔接[6],引导居民有问题先去社区医院就诊。通过政策实施扩大社区医院的医保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社区医院的优势,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连续性的观察和治疗,也使社区责任医生走进家庭,工作能深入持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得以更健康地发展[7]。

3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方面,切切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注重内涵提升,要大力引进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8]。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之下,大力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是应对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一种富有效率的服务模式[9]。

3.1 以预防疾病为主

作为家庭责任医生,应当为所辖区老百姓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查体,并予以记录和分析,减少疾病的发生,给予健康指导,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健康手册,做健康宣教,了解所辖居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问题,真正履行老百姓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和使命。

3.2 明确服务范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既承担基本医疗又担负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0]。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慢性病和康复患者采取预约挂号,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让患者感受到良好的就医流程和环境。专门设立保健门诊,对有需求的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3.3合理设置,网络化管理

以引导群众正确的健康观为方向,立体构建科学系统的家庭医生宣传网络[11]。同时合理组建社区责任医生团队。按照地域划分网格,定岗定人定责,把人员及工作职能下沉到网格中[12],能够责任到人,不断激励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将工作的重点放到实际的老百姓健康中去,能够更好地体现家庭责任医生的优越性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3.4 完善对重点人群提供送医送药上门的服务

这项举措能切实解决部分老百姓看病难的困难,特别是目前老龄化严重的情况下,能解决患者就医不方便出行的大问题。这是只有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才能提供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不仅能够拉近医生和患者的距离,使居民更加信任医生,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并尽早康复[13],还能够强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舒心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推动家庭责任医生服务制度乃至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发展。

总之,健全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能满足城市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14]。在现今医疗卫生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大事的形势下,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从各个方面齐抓共管,充分运用社区卫生医院的优势,只有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贴心服务才能保障所有人员的基本健康,降低全社会的疾病经济负担[15]。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有适当的卫生制度和政策提供保障,有效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一个需要各方面大力支持、配合并应当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涉及老百姓这一民生的大问题,只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广泛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老百姓的呼声,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制度、流程,这项涉及到民生的伟大工程必将获得全社会的推崇。当然,这同样需要你、我、他及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颖,林伟良,杜丽君,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8(8):873-875.

[2] 贺小林,梁鸿. 推进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政策建议[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6):3-8.

[3] 孙清山,刘盛男,曹思奇,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医疗卫生需求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8(8):19-20.

[4] 周杨,王碧华.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现状分析[J]. 中国全科医生,2010,13(7):697-700.

[5] 段其义,尹青,何晓娟,等. 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1):31-33.

[6] 代涛,何平,王小万,等. 我国卫生服务资源的互动与整合[J]. 卫生经济研究,2008,(8):3-4.

[7] 潘雪凤,朱月伟. 责任医生进家庭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947-948.

[8] 刘元凤,荆丽梅,娄继权,等.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13,9(317):20-22.

[9] 梁鸿. 家庭责任医生制度改革的政策探索[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6):1-2.

[10] 袁改霞.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管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7):4044-4045.

[11] 程敏,田军.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2260-2263.

[12] 沈玉槐,王越,张智慧,等. 社区家庭医生网格化管理探索[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912-3913.

[13] 陈启鸿,舒展,傅家康,等. 社区卫生服务不同服务提供方式的比较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6):1008-1010.

[14] 邓倩. 强化中医特色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9):973-974.

[15] 陈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做法和体会[J].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4):54-55.

(收稿日期: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