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昕

以往,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多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认为规模较大且有高阶管理水平以及丰富资源的公司比规模小管理水平能够较低的年轻公司而言,会履行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Attig 2013)。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注重财产分配的公平性与道德性(He L.和Tang 2012)。行业竞争越激烈,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对企业财务绩效贡献的可能性越高(徐二明,衣风鹏 2014)。而在互联网的不确定下,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有可能被时代颠覆。“互联网变化的太快了,打个盹就落后了”。互联网的特质驱动新事物的发展,因此有望给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带来的新变革。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渐繁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找新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大的价值,由此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路径:基于纯粹道德驱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基于社会压力回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 基于风险防范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基于财务价值创造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 基于综合价值创造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李伟阳等 2011)。企业作为一个盈利主体,不断寻求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契合点。

在传统工业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股东利益而服务的。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企业的关系网络日趋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使企业开始将目光投放到更多的群体身上。按照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投入资本的形态不同,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可分为四类: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企业通过给予回报,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来维持着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互联网推动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影响着人们的物质需求,时代出现新的特征。需求的个性化与动态性逐渐显现,企业是否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成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

互联网的第一特性就是打破了沟通的障碍,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阻隔。平台的出现使得沟通的成本被大大降低,沟通的对象不再单一与特定,内容更加公开。企业收集信息的途径依靠大数据技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不仅根据内部信息制定,同时也将外部收集的信息纳入考虑范围来增加决策的全面性。利益相关者概念提出后,企业更多地将其视为履责的接受者,企业本身为承担者。无形之中在两者之间构建了一个上下级的关系,忽视了利益相关者由于投入自身所拥有的资本,而对公司事务关注的积极性,履行社会责任的模式显得盲目被动与滞后。互联网使得企业可以全方位的接触外源信息,将利益相关者重新定位为履责行为制定的参与者,增加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效益,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及时性。

以往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载体过于单一,主要以“报告”的形式为主,通过文字描述或者将企业的行为价格化来进行披露,造成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时滞性、不完整性、单边性。单边性是指企业信息披露的作用单一的局限于资本市场。而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社会责任信息与特定的商业行为和企业内部机密信息相捆绑,或很难提取,或成本较高。一方面受众的单一,使得企业有选择的进行披露,另一方面,报告形式的局限性使得难以量化的社会责任行为得不到关注,渐渐使企业抛弃此部分转向更容易被披露、更受媒体关注、广告效益更大的部分,比如捐赠行为,也正因此,学者更容易关注到捐赠行为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

在以大数据、云服务作为技术特征的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掀起了一阵浪潮,信息披露的路径与主体呈爆炸式的增长,网络的扩大与传播的性能使得再细枝末节的事件也可以产生蝴蝶效应,一切都极致化,组织内部力量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丑闻的后续可能是企业难以控制的投资者的恐慌,用户的离弃。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加入到“观众”中来,企业更加有动力去健全社会责任信息。鉴于网络使得世界透明,企业更偏向于主动的展露。企业从此由承担资本责任转向真正对社会负责。

“互联网+”这一战略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与思维,对社会责任管理与实践产生全方面的影响与变革。从社会责任履责思维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价值共享思维、运营透明思维、平台合作共赢的互联网思维,无疑为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如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合作商的履责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更加重视合作、分享与协作共赢,打造可持续的社会责任价值共享生态圈。(作者单位为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