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梅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进步。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沿用收付实现制、财务管理意识较差,在此轮深化体制改革中,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博物馆作为事业单位,其科研项目数量较大、涉及的资金较多,如何优化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提高科研资金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剖析博物馆科研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促进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一、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

2017年1月1日,财政部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正式实施,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着事业单位会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事业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参与者,在新形势下将促进其拓宽经济视野,加强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对比,强调核算为管理服务的理念。审视自身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着眼于资金使用的合规性与及时性,准确反映资源管理能力和运行成本,为参与市场竞争、绩效考核提供可靠信息。

二、博物馆科研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

目前,博物馆科研项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已基本能够做到以单项科研项目为单位进行核算。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具体的核算与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科研人员认识偏差,科研经费核算缺少成本核算

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经费是自身争取、为项目服务的,在完成了科研项目后只要有真实、规范的发票就可以报销,博物馆不能过问与干涉。由此,部分科研人员存在虚开发票、虚构开支,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博物馆鼓励科研人员申报项目、积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缺少对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如仪器设备、工资、奖金、管理费均计入到单位事业费中支出,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未进行监督。

(二)科研经费核算缺少无形资产核算,存在结题不结账的现象

博物馆未对科研项目中所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造成资产核算不实。如科研项目所形成的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成果,基本没有纳入到博物馆会计核算体系,使之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甚至可能造成资产的流失。同时,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存在如结题不结账、结余经费管理松散等现象,既增加了管理成本,甚至还存在科研人员无序、长期使用科研经费的现象。

(三)缺乏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经费预算与执行不一致

目前,大部分博物馆未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导致经费管理过于宽松。例如科研经费不论来源、用途,单独立项,由课题小组自行支配,而消耗的博物馆资源则未计入到科研成本中,导致经费开支核算不真实。科研经费的预算往往是课题负责人编制,存在多报预算、经费执行与预算不一致的现象。同时,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不熟悉,在具体的核算与管理中只是对经费收支进行简单核算,未对成本、绩效展开分析。

三、博物馆科研项目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

在深化事业单位核算与管理的背景下,博物馆科研项目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必须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其优化路径具体有: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完善日常报销核算

结合博物馆科研项目的特点,逐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如建立无形资产确认及核算标准,结余经费管理方案等。尤其是要执行科研经费成本单独控制,建立日常报销内部审核、审批制度,加强监管,报销需要科研部门、财会部门双签字,严格采购、发票管理制度,严防人为变相套取经费的行为。严格依据科研项目用款计划审核报销,加强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减少预算与执行间的偏差。

(二)加强科研项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

博物馆属于事业单位,其科研项目购置、形成的资产均为国家资产,需编制造册,完善资产的核算制度,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统计博物馆科学项目常用的仪器设备,组建公共实验室,分时段地安排科研组使用,既节省了科研经费,也有效解决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问题。对于科研项目所形成的如版权、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及时配合财务部门登记,由博物馆统一保管与调配使用,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

(三)加强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经费审计制度

财务部门要对科研项目的支出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定期与科研管理部门沟通,为管理决策、经费整改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加强对科研项目进度的管理,对于结题项目及时办理财务结算手续,防止长期挂账造成的经费流失,提高经费资金利用率。加强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制度,建立“评估——考核——落实”的监督机制,对经费开支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界定,充分发挥理财职能,防止经费超支。(作者单位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