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城市的后花园,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本文对吉林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合当前吉林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地区,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户籍总人口413.5万人,乡村人口194.6万人,占比47%。全市共有64个街道、23个乡和54个镇,311个社区和1397个行政村。

一、吉林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污染,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乡村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民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而目前虽然在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吉林市的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污水、农业废弃物、禽畜养殖及粪便几个方面。

原因分析:

1.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缺少生态观念。吉林市农村目前常住民多数为年纪比较大(50岁以上)的老人和孩子(学前),总体来看居民文化水平偏低,长久以来自由散漫惯了,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淡薄,更不会考虑生态问题。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处理机制滞后。很多村庄只是在村里设置了垃圾箱,在垃圾处理机制和监管方面尚有不足。如垃圾清运不及时,垃圾箱里外堆满垃圾、苍蝇横飞;各种垃圾全部堆放在一起,也给清理带来困难。

3.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尚需提高。秸秆处理技术、玉米茬还田技术等,在山区如何应用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改善目前农村处处可见玉米秸秆堆成山,黄豆秸秆到处堆的杂乱无章现象。

4.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吉林市山区农村,农民饮用水多为山泉水(地下水),水质好,基本建立了完善的给水系统,而排水系统目前尚不完善。多数乡村设置了排水明沟,但尚没有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网,生活污水目前还只是直接排放,这对地下水也造成了污染。

5.禽畜养殖缺乏监管。农村居民中,有些户喜欢在自家院落养殖一些牛马羊鸡鸭鹅狗等家畜家禽,这不仅会产生空气污染、粪便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同时造成村容不美观。应加强管理,在制度中提出必要的要求和约束机制。

(二)人文生态环境匮乏,阻碍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进程

人文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必备元素。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中,人文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样重要。如乡村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和前瞻性;乡村建设人才短缺、农民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乡村建设缺乏文化特色;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匮乏;技术培训力度不够等。

原因分析:

1.乡村建设缺乏科学的、系统性的建设规划。乡村建设应有规划指导,以“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把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融为一体,使乡村建设有据可依。

2.原本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至今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人们普遍认为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等各方面都优于农村,原本居住在城市里的大学生等人才不愿意去农村就业,而农村考学成才的大学生也少有再回到农村去工作的。虽然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去偏远及农村工作,但现今能真正在农村踏实工作,把自己的事业扎根农村的还很少。另外,由于观念意识淡薄和经济利益驱动,很多农民缺少生态观念,对生态宜居工作不够重视,被动应对甚至不愿意参与建设。

3.留住乡愁、活化乡愁记忆是满足人们精神情感的重要诉求,文化建设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要做到“一村一品”而非“千村一面”。由于没有充分挖掘每个乡村的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格局,没有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中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规划,故村庄各自的文化特色还没有形成。

4.乡村缺少文化氛围,农村的文化环境、设施建设不到位,管理和组织欠缺,致使农民业余生活单调,很多农民在农闲时打麻将、赌博成风。

5.对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工作还不到位,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农民对自家土地的经营和规划尚需专业技术能人的扶持和帮助,使他们知晓市场需要什幺农产品或经济作物,并帮助农民生产和推销。同时,农民课堂还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模式,不拘地点、时间,田间地头随时开展指导和培训。真正让农民成为人人懂技术,个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吉林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做好生态宜居乡村的宣传组织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1.广泛宣传生态乡村建设的意义,激发农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一是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文艺团体等多方媒介广泛宣传,展现山清水秀的美好,传播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使农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从内心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和修养,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让农民自觉意识到保护耕地土壤品质和饮用水资源,树立保护环境的理念,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二是利用村庄文化板廊或农民自家院墙壁面进行宣传。如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和谐、村规民约、法律法规、富民政策等。第三定期展开环境卫生评比、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调动全体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对村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村民小组长和村级保洁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身职责和应做哪些工作、怎幺做、出现问题怎幺解决、应承担的责任等。

(二)鼓励广大青年大学生投身美丽乡村建设,鼓励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建设美丽家园

让青年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是传统文化复兴的良好机遇,也是农村兴盛的契机。乡村建设需要年轻一代贡献力量,大学生是创造与创新力量的代表,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大学生参与。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利用专业理论和创新意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发展。鼓励和吸引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建设家乡,记住乡愁,发挥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做到规划引领,科学建设美丽乡村

村庄建设规划应纳入其所在城镇或城市建设规划中,在“大盘子”中统一考虑,统一规划,避免多个规划各自为政。根据乡村地形地貌特征、自然人文景观、经济基础条件、传统文化积淀等要素,科学编制乡村发展规划,强化多规合一。乡村建设规划要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布局排水系统、路灯照明系统、乡村绿化系统,注重规划的可行性和连续性,保障规划的可实施性。

(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完善乡村排水系统,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解决农村污水对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问题。完善乡村垃圾处理系统,建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减少乡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建成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将禽畜粪便集中处置、综合利用,使粪便全部还田,解决散养户产生的粪便污染问题。加强农村水源地的保护,保护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净化。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抓好民居改造、道路硬化、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厕所改造,重点抓好污水处理、村庄绿化、土地整理、秸秆处理和厨房改造等。

(五)加快转变农村的单一产业结构形式,发展生态新农业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生态产业格局。吉林市位于山区,农用地多有坡度且地块较小,不适合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更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故应增加特色、有机中高端农产品或深加工农产品的供给,建立农产品品牌。创新“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业”发展模式,激发农民创业积极性,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模式等。(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本文为吉林市社科联项目“吉林市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问题研究”(市联1981)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