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国有企业提出了“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等要求;另一方面,国企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国企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需要,如何提高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水平,提高其经营效益,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简称“绩效预算”)是以全面预算为起点,以企业成本费用支出和项目支出为重点,通过事前绩效评估、事中跟踪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措施,对企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政策制度执行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是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通过全面预算设定指标并辅以绩效考核来完成相关的阶段性战略。因此,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结合起来,是一种科学、系统的预算管理模式。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促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和效益,进而促进企业实现整体发展目标。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性作用

(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合理使用资源,让资源配置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分配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国有企业要做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使资金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促进企业发展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制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内部管理

通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绩效,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对于表现良好及表现较差的员工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和惩罚,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对每一项业务进行监督和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提高企业透明度

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国有企业的评价,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提高透明度,让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更加公开、透明,有助于增强社会信任度以及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促进企业改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环境。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准确体现国有企业发展战略

一是缺乏长远发展规划,没有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与企业长期战略相结合。一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只是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业务盲目扩张、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二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在编制预算绩效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也没有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体战略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导致预算绩效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离。三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执行保障。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督,没有将预算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没有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导致预算绩效目标和实际的经营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二)预算绩效管理数据不准确

一些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时,可能会遇到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导致决策和管理出现偏差。首先,一些企业的预算编制只依靠财务部门的数据,没有与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导致预算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偏差;或者是在编制过程中,只注重收入、成本等预算指标,忽略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行评价,导致预算无法反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其次,一些企业在预算编制时,由于业务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影响预算编制质量。再次,一些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执行结果的衡量只停留在财务数据层面,没有进行全面、及时的追踪和分析。

(三)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是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则无法保障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例如一些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且属于多元化经营,在集团或企业内部存在着多个归属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因此对于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则需要根据行业特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但目前存在着预算绩效评估标准不统一、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虽然在不同的国有子公司采用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但科学性与准确度不够,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不可比较,或者有违公允,在集团或企业内部形成新的不平衡或者绩效考核的结果没有衡量标准,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以笔者所在的国有企业集团为例。集团涉及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及全过程咨询公司、建筑公司,城市运营服务公司、园林公司、文旅公司、沙石料公司等,对于不同的子公司需要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估标准。例如对于房地产公司还需要对房产开发面积、销售回款等指标进行单独的绩效评估,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同时由于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较多的关联交易,容易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不公平。

(四)管理层认识不足

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推动和执行力度。一方面,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误解或偏见,认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没有多大关系。所以,管理层对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执行往往持消极态度,即使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也是敷衍了事。

另一方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应该由财务部门进行规划、执行和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但管理层对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导致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各种阻力。

(五)灵活性与动态性不足

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时,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如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导致绩效评估结果不准确。例如,对于多元化国有企业集团,每年列预算绩效指标的时候,对每个行业以及所属企业在当地市场的体量有多大、市场份额占比、行业盈利普遍水平等都缺乏了解,从而造成预算绩效评估结果出现偏差。再例如,在一些国有企业中,往往会将利润作为预算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由于利润是由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构成,在计算业绩指标时往往以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来作为考核标准,而忽视了不同行业的成本性态、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构成比例关系等,导致集团给子公司下达的经营目标责任书要求要幺相对松弛,要幺过紧,不利于目标的实现。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一)强化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的战略导向

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将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确保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工作能够真正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2.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确保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序进行。

3.加强与上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了解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最新动态,确保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政策和法规。

(二)强化基础建设,完善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评价的数据基础

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化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对业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确保预算编制和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三)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1.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绩效评价指标应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相匹配,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绩效水平。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集团,要针对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的分、子公司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与考核方式,并通过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的方式予以确认。例如笔者所在的集团,从多元化的视角考量,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考核其回款情况,近年来还要考虑其交房率、负债规模、资金监管合规情况等;对代建企业,要考虑其工程项目进度与完成体量,适当考虑其盈利水平;对施工企业及砂石料生产供应企业,除考虑其业务体量规模外,还要适度考虑其利润水平、资金回款情况、负债情况、资金成本率等;对于城市运营服务公司、园林公司等具有部分公益属性的企业,则重点考虑其社会效益,如工作量、客户满意度等。

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绩效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绩效不佳的员工进行惩罚或调整。绩效考核应该以评价指标为基础,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等,确保考核结果准确可靠。对于绩效优秀的员工应该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晋升、加薪等,对于绩效不佳的员工应该进行惩罚或调整,如降职、减薪等。

3.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绩效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管理层和员工,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同时,应该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增强绩效管理意识

1.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增强绩效管理意识和能力。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流程制定,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对象等。培训内容应该涵盖绩效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激励等;培训方式应该多样化,如课堂培训、实践培训等,培训对象应该覆盖全体员工。

2.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激励机制应该包括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个方面。物质激励包括薪酬、福利等,非物质激励包括晋升、荣誉等。激励机制应该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和贡献程度进行差异化设计,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五)增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灵活性与动态性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应该是灵活的,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例如,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应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同时也应该相应地调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机制,以确保企业的绩效评价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变化。

2.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和计划,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内部管理的问题,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例如,对于文旅公司的绩效指标设定应充分考虑近年来疫情等情况及其变化的影响,制定扭亏或人员流失率相关指标,并部分辅以弹性考核指标,确保企业的生存并根据当前管控情况合理设置阶段性恢复发展目标。

3.加强对内部管理的监督和改进,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企业的绩效评价不仅仅是对企业绩效的评估,也是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和改进。例如,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结语: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策略包括强化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的战略导向和强化基础建设,完善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评价的数据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