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

在探究多元化精准扶贫路径中,电子商务与扶贫工作的结合,可谓史无前例的创举,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力量和活力,使得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更具可能性,也由此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虽说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属于一种新颖手段,但是只要只做到不断研究、实践和总结,相信是可以在乡村扶贫、乡村振兴道路上做出突出成绩的,我们对此抱有信心!

一、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意义

电子商务引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重要战略意义的,这是不可否认的。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工作的交融,打开了农村扶贫工作新格局,可以产生多种积极作用和影响,可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保证脱贫目标的尽早实现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过程中,精准脱贫工作是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它的完成与否直接关乎乡村能否脱掉贫困的“帽子”并实现逆袭,可见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解决必要性。要知道,精准脱贫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以往在没有较好的策略前提下,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但是当下状况不同于往日,手段也实现了创新和多元化,其中,以电子商务的介入更为亮眼个更具优势,这与电子商务这些年的蓬勃发展脱不开关系,且电子商务未来发展仍旧具备巨大潜力,因此,其在乡村精准脱贫工作中的渗透,是可为当下乡村脱贫工作、振兴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和力量的,无疑可以提升脱贫效率,属于外部助力的一种,自然可保证脱贫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改变贫困群体的生活方式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且仍旧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背景下,其在贫困群体中产生的渗透和实施,有助于贫困群体改变盈利方式、提高日常收入,无疑可以让乡村贫困群体获得“新生”。具体说来,农村的开发空间较大,将电子商务引入乡村,并让贫困群体参与其中,有助于改变单一的以农业劳动为生的生活、生存格局,从而为贫困群众开辟另一条盈利渠道并无形中改变生活方式,这些都可让贫困群众的生活焕然一新,他们的未来会充满希望和光明,因此,是电子商务引入乡村精准扶贫工作中,是有助于改变贫困群体生活方式的。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电子商务是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是促成农村经济复苏的关键载体,在我国首先农村有着大量的人口及市场,随着近些年来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收入也在稳步的提升,因此电子商务未来发展前景的广阔,也就意味着农村经济有着无限的上升空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电子商务介入乡村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最终效果,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相贴合的,可构建农户、消费者、市场为一体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农户与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对接,改变了往日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获利方式,农村产业结构方可得到革新和调整,便于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会为农村经济进一步拓展提供契机,利于农村农业全面放开并实现经济蓬勃发展,经济被激活,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必将轻松达成。

总之,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模式的形成是科技发展与扶贫工作升级的必然结果,是可以为农村取得扶贫优秀成果提供助力的,可以打开农村扶贫新格局,其战略意义不可小觑,需要人人皆知、人人关注,方可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

虽说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还属于扶贫新办法、新举措,但是自从引申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概念和模式后,就受到了各方高度关注,并没有被未来的潜在困难吓倒,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各个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均在有条不紊的实施,这是好的现象,相应部门更是积极相应党和国家的召唤,积极走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了多方的努力,才使得电子商务顺利进入乡村,会有更多可能为精准扶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就目前形势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就,再加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更是助力电子商务深入性的在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中渗透和实施,加深了精准扶贫工作和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这是值得欣喜和欣慰的。

就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乡村精准扶贫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和深入过程中,电商进入乡村综合示范贫困县新增238个,覆盖率高达88.6%,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和成功,对部分乡村贫困群众影响甚大,已经帮助了一批乡村群众走向了致富之路,也从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和教训,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的广泛覆盖,提前做好了准备。当然,前进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未来仍旧可盼、可期。

虽说电子商务正在逐步走向乡村且已经在乡村扶贫工作中扎根,也让我们看到了它的潜力和和实力,但是由于经验的不足、战略开启时间不长,导致当下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中仍旧伴随诸多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常见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平台建设落后、电子商务人才稀缺、主观思想落后、缺乏品牌效应等,这些问题都需加强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只有如此,才可确保乡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总之,在宏观环境中,电子商务正在慢慢渗透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且在慢慢发挥优势和作用来助于乡村振兴,长远来看,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微观视角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便是当下的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概况。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具体路径

在研究和制定乡村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路径中,还需结合当下的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和完善精准扶贫功能,确保电子商务得以在乡村释放和发挥更强大的助力和功效,便可助力贫困乡村摘掉贫困“帽子”走上致富道路。以下为个人见解下的精准扶贫办法,以供参考与借鉴。

(一)强化农村各方面建设

乡村想要依托电子商务优势和功效摘掉贫困的“帽子”并实现振兴,就必须事先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也可理解为建设工作。除了依托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乡村还需出资加大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的整修、网络的覆盖、软硬件设备的购买和信息平台的建立,为之后特色产品输出、网上交易达成做好准备和奠定基础,这是必要的工作,也是实现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重要条件,务必做好、做周到。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农业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命脉,不能因为扶贫工作的展开而忽略和荒废,定要确保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确保产出更为优质的农产品,可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打开出路。除此之外,更要有意识的扶持贫困群众最先开展电子商务生产、经营活动,确保他们可以最先受到帮扶,从而提高收益并走上致富道路。面对贫困家庭没有能力购买设备、添置网络等相关情况,农村干部要协同电子商务人员结合国家扶贫政策给予适当补助,解决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更要积极促成电子商务走入贫困家庭的格局。除了这些,还可通过社会援助、爱心人士协助来购买设备、建立网络和信息化平台,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扎根并为贫困人群服务,为今后电子商务体系愈加完善和改善当地经济奠定基础。

(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扶贫对象参与意识

一般来说,乡村中的贫困人群是没有较高学历和较好理解能力的,这与他们经济落后脱不开关系,自然造成他们对于电子商务这类新鲜事物是陌生的、不能理解的,需要花费些时间在这些人群中进行宣传、开展教育,包括电子商务是做什幺的?可以为大家做出什幺贡献?它走入农村有什幺好处等等,切实让贫困群众加深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了解,也通过此行径,让他们看到脱贫的可能和出路,给予他们希望、动力和信心。除此之外,要提高扶贫对象认知水平,还要有针对性、侧重点的展开各项培训,培训要尽可能全面的展开,主要是计算机操作能力、打字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让他们具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能力,确保这些扶贫对象可以真真正正的经营属于自己的产业,有助于他们早入走上致富之路。虽然这个过程很是漫长且该项任务不易达成,但是秉持着耐心去做,早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也借此机会,不断提高扶贫对象的参与意识,方可让他们更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可让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展开,有助于他们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也会对早日走上致富之路产生推动作用。

(三)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同步进行

对于培养人才来说,要率先从贫困群众中筛选学习能力强的对象进行培养,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孵化器,来进一步的为创业人员提供培养平台和实践平台,让他们免费的接受培训,免去这部分贫困人群的经济压力。当然,对于缺失较高学历的青壮年乡村来说,可以搬出相关政策和措施,来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发展,实现统一培训、统一采购并建立仓储机构,实现产品生产销售一体化,切实在保障产品质量基础上,获得国家认证和监测,从而步入一条正规化道路。

(四)对产品精准定位,打造品牌并发挥品牌效应

对于贫困乡村来说,打造信息化平台、完成各方面培训只是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若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挖掘产品特色并对产品精准定位,切实突出产品的优势、特点和与众不同,方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更要为了提升产品影响力和优势力,还需打造品牌,目的是在产品的交易、传输等环节中一点一点打响品牌,品牌一旦具有一定影响力,就可发挥品牌效应,那幺,网上交易必将更轻松达成,利于乡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后可带领贫困群众一直走在致富道路上,可确保乡村经济真正复苏、激活活力,那幺,脱贫任务自然轻松达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造品牌过程中,不可只依靠群众的好口碑和人人相传来提升影响力,因为只依靠这种渠道产生的品牌影响力还是比较微弱的,为此,可以尝试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媒介进行大肆宣传,确保品牌得以被世人皆知,方可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那幺,产品需求量必然源源不断涌来,交易量的增多也就意味着乡村真正步入振兴道路,相信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发展成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我国的重要战略,需要高度关注和认真对待,倾注较多人力、物力是必然的,让电子商务走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通过脱贫来实现乡村振兴,不失为一个较好的策略,也不失为一个创新的举措,还需要乡村结合现状将电子商务应用周到和合理,切实让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和影响,方可为乡村振兴注入巨大活力,那幺,乡村未来发展才会更具可能性。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