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红 杨 辉 秦艮娟

(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1 概述

少数民族建筑因其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学术论著。然而,迄今为止,在所有的相关论著成果中,绝大多数的论文和著作都是聚焦于少数民族建筑本体的研究,尤其是对建筑类型、风格样式、功能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这些建筑的建筑者和营造者却少有关注。更缺乏站在口述史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正因如此,人们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和营造的文化思想、方式方法,对少数民族建筑技艺的传承谱系和师承关系至今所知甚少,本文针对这一空白区域进行抢救性研究,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

建筑人类学受建筑学影响较深,以往的研究过多集中在建筑本身,对于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由于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字,因此,建筑设计营造的智慧只能从一个个建筑实体中得以展现。建筑是由建设者所造,少数民族建筑设计智慧蕴藏在建设者及营造师的脑海里。对于营造师智慧的传承,靠的是口口相授。显然,对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研究,就必须要重视对营造师的口述访谈。通过深入访谈,可以了解营造师在建筑过程中的所有活动,例如:场地的选择、根据场地对建筑物的构思、建筑单体草图的绘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工期的选择、开工仪式、建筑结构的衔接及组合形式、完工仪式、建筑与村落的关系等等。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研究需运用口述史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2 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研究现状

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建筑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涌现了一批数目可观的研究论著。然而,这些文献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侧重于建筑社会功能和文化表象的记述,深涉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设计营造技艺者实在不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设计营造技艺的研究仍然是少数民族建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大力加强。

2)研究视角有待拓展,过于偏重文化习俗的分析,需要开展技俗并重的研究。

3)以往的研究重物轻人,忽视了少数民族民间建筑设计营造主体——设计者和营造者们的研究,需要大力开展对匠师的抢救性研究。

4)方法比较单一,需要引进跨学科研究方法,尤其是将建筑学、建筑史的方法与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3 用口述史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意义

第一,通过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老匠师口述史的研究,能丰富我国民族学研究,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内涵。之前的研究主要是聚焦在建筑物本身,而忽略了建筑者,特别是少数民族自己的建筑者。深入开展类似本课题这样的关于少数民族“建筑人”的口述史研究,对于丰富民族学研究的内涵、完善其学术研究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拓展和深化建筑人类学研究,促进中国特色建筑人类学的发展。我国建筑人类学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开拓发展阶段,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还有待提高。以往的建筑人类学受建筑学影响过深,研究过多集中在建筑本身,对于建筑传承人的研究还十分薄弱。而本文立足于口述史的方法,对建筑技艺传承人、老匠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丰富和深化我国建筑人类学研究应有一定促进作用。

第三,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少数民族建筑学研究,推动少数民族建筑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建筑学研究成果很多,但对于建筑匠人技师、少数民族建筑技艺传承人的研究却很少,缺少对建筑匠师的研究。本文将研究视角在少数民族老匠师上,采取口述史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拓展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传承人的研究范围,让外界更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传承谱系。

4 用口述史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必要性

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查阅文献、著作及档案资料和研究实物(如考古研究)为主,基本上是一种不会说话、不需要交流的研究形式。然而,口述史研究方法则是运用访谈方式,让访问者和被访问者之间形成互动和交流,收集、记录受访人对特定事件的观点、经历或经验,是一种会说话的历史学研究。正如路易·斯塔尔说:“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访谈,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

用口述史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受访者人生的历史,挖掘隐藏在建筑设计师和营造匠人身上的人生经验和脑海中的建筑思想、建筑技艺及相关技术。并且通过受访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历史经验,来了解其所处的那个时代。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拥有本民族文字并通过本民族文字传承历史的不多,大多数民族都是通过口口相授,把本民族的历史、宗教图腾、风俗习惯等等传承下来。特别是在民族医药、建筑技艺等方面更强调师徒相授、家族相授。

对侗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研究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实物和口述调查等三种方式进行。由于有些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献资料的欠缺,实物研究和口述史方法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通过实物来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修养,成果的大小取决于研究者学术水平的高低,研究者的主观成分较大。因此,同一栋建筑,同一个建筑构件,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即使同一个研究者对同一栋建筑、同一个建筑构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也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至于这个研究结果是否与建筑营造师的原意相同,如果不同,差距有多大,差别在哪里等等就不得而知了。采用口述史的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则可以达到“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口述史方法是调查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需要,事先拟定调研提纲,选定调研采访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访谈,而且在调研访谈的过程中,根据研究的目的不断修正调研访谈提纲和方法,以使调研最大限度地接近研究目标。

显然,由于口述史方法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可靠性、生动性的特点,在对于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的相关研究中,口述史方法都必然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在对建筑设计营造者进行口述访谈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便是依靠口述资料的收集、对口述资料的分析与诠释,这样才能使研究过程更深入。回顾中国历史文献的记载,不难发现,建筑活动中匠人们的工作,很少会被详细的记载,很多老匠人有着几十年的营造技艺却目不识丁,若没有研究者去记录和研究,就不可能将匠人们靠口耳相传的建筑工艺和活动变成文字、文献传播下去。因此,为了研究少数民族的建筑设计,必须借助田野调查、口述史等直接手段,从老匠师和师承关系中收集到最直接的口头资料。

5 用口述史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智慧的基本方法

在运用口述史方法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访谈法是口述史研究者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中的每一次访谈都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互动;而每一次的口述访谈结果,就不会局限于故事的叙述和问题的回答,它同时也是社会关系、人际互动的美好结果。将访谈变成一种普通的、不引人注意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研究者在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者进行实际的口述访谈之前,应熟悉和掌握访谈的基本方法,做好访谈前的相关准备。口述访谈的基本研究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点:

1)有目的谈话。

口述访谈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需要通过语言的交流,收集到口述研究所需要的口述资料。通过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者的访谈,使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人生经验和脑海中的建筑思想、建筑技艺及相关技术进行抢救性记录。

2)双向交流的过程。

口述访谈是一种双向交流的研究过程,而非研究者单一的研究过程。在对建筑营造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的、持续的思想互动和感情交流,相互配合才能使研究继续深入,最终完整。

3)平等的互动关系。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在访谈的过程中不能有强制性的访谈关系,受访者应在自愿的情况下,接受访问者的询问。在进入正式访谈之后,要重视访谈的互动关系,营造自由、轻松的访谈环境和气氛。

4)积极的倾听。

这是在口述史研究过程中最基本的态度与方法。认真与积极的倾听建筑匠人技师、少数民族建筑技艺传承人的相关经历和经验,比研究者自己的“言说”,显得更为重要。

在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者进行口述访谈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至深的访谈模式,需要访问者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在倾听受访者谈话方面,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受访者的“民族语言”。

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语言,并且由于建筑设计营造者多为老匠师,会遇到以下难点:首先,由于老人的记忆不完整,需反复进行回访。其次,老人说话吐字不清,需仔细记录,不能误记。最后,老人汉语交流差,语言交流困难,研究团队需整合有少数民族研究背景和熟悉相关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参与,或与当地少数民族地方干部、文化人密切合作,化解难题。

2)注意受访者的话语转折。

受访者往往会在表达一些关键问题的时候,出现语气转折、话语停顿或是内容重复,这时访问者可以让受访者停顿下来,确定、回溯前面说过的话,或是评论受访者的想法与刚才说过的话。

3)注意受访者的讲述逻辑。

在对少数民族建筑设计营造者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关于建筑思想、建筑技艺及相关技术的访谈主题或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时,应对多人进行同一主题的访谈,注意访谈对象的回答是否具有一致性。若产生冲突,则需要访问者通过前后的访谈、仔细的倾听才能加以区别。

6 结语

由于近几十年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危机。建筑技艺的传承也面临着濒危的状态,随着许多年事已高的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师和营造匠人不断老去和逝世,这些隐藏在他们身上的人生经验和脑海中的建筑思想、建筑技艺及相关技术,也随之不可逆转的快速流失。如不及时予以抢救,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遗憾。因此,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及时地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设计营造匠人开展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深度访谈,将其建筑技艺和思想抢救记录下来,为国家和民族保住一份建筑文化遗产,已经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