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彭汉群 程娅婵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术室,武汉 430022

手术一种由医生应用刀、针、剪等医疗器械对患者身体局部进行的切除、缝合的诊疗方式,在疾病诊断、病变组织去除、损伤修复、器官移植、机体功能与形态的改善等多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是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手术操作会对组织的完整性造成破坏,同时对患者免疫、凝血等多种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术后难以避免并发症〔2〕。感染是手术最常见并发症,可见于手术伤口感染,留置导尿管等原因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等,均会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延长患者康复时间,增加患者痛苦〔3-4〕。因此,临床加强手术室管理,对降低手术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在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中的效果,本研究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及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进行手术室管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4 205例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新生儿4 205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 092例,观察组2 113例。对照组中男1 247例,女845例,日龄0.5~14 d,均值(6.2±0.16)d;观察组中男1 272例,女841例;日龄0.5~15 d,均值(5.9±0.34)d;纳入标准:家长配合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儿、得到院内医学伦理会认可的患儿等。排除标准:系统功能异常患儿、入院后2 d内即出现院感征象患儿等。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管理,如术前根据患者病历资料制定手术计划,与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对手术室卫生环境进行管理,加强医疗器械及一次性医疗物品的安全卫生管理,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及时间,术后对手术创伤处做好消毒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应用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①建立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应用计算机、通讯、图像信号处理、多媒体等多种智能技术与手术有关的各个流程进行集中管理,建立一体化手术操作台,可满足手术直播、示教、观摩。②术前将患者具体病历资料及手术类型录入计算机,进行全方面风险评估,并根据具体评估情况设计合理的手术规划及人员配置。③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应用现代化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室内保持正压,换气频率不低于6次/h,室内温度、温湿度等参照Ⅳ级洁净手术室进行设定,并通过计算机对手术室内空气环境进行监控、调整。④加强医护人员行为控制。应用数字化指纹采集、门禁及手术室全方面监控设备对医护人员术前准备、临床操作、术后处理等进行监控管理,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加强手部卫生消毒,穿好手术服,应用指纹采集进行出入管理,进入手术室后严格规范出入次数,并进行手部管理。此外,应严格把控标本采集过程。⑤加强信息追踪管理和精细化设备管理干预。新生儿科展开治疗及干预工作时,其常用设备囊括医疗物品、暖箱以及呼吸机等。新生儿干预工作中,在条件允许时,应当以一次性医疗物品作首选,同时压脉带以及温度计等均采取专人专用制。暖箱精细化干预。暖箱本身属新生儿科日常工作中常用设备,其垫圈以及水箱等均可拆卸,护理人员需施予浸泡消毒处理,而床垫以及箱体等则不可拆卸,护理人员则要以含氯型的消毒液对其展开充分消毒,约半小时后,再予以清洗,并且以无水布巾施予全面拭擦。与此同时,以呼吸机对患儿施予专业治疗前,护理人员还需以乙醇(浓度标准:75%)对其接口部位全方位拭擦,而呼吸机内部件需要定期予以更换,频次标准为1次/周。此外,当患者主管医师或患者家属带走胎盘之前,都需要求其在胎盘登记本中严格登记签字。

1.3 观察指标

于管理后评价手术室工作质量,并对比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①工作质量:根据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室物品管、医护卫生准备、患者皮肤消毒等方面合格率进行评估,合格率高则工作质量好〔5〕。②医院感染:包括手术部位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等〔6〕。③满意度:由新生儿父母根据手术前后自身所接受护理管理服务质量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满意度判定,总分计0~10分,0~4分为不满意,5~8分为一般满意,高于8分为满意〔7〕。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工作质量的比较

管理后,观察组在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室物品管、医护卫生准备、患者皮肤消毒等方面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工作质量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医院感染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2.89%(61/2113)低于对照组的4.54%(95/2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医院感染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患儿满意度的比较

管理后,观察组父母对手术室管理总满意度97.02%(2 050/2 113)高于对照组的92.93%(1 994/2 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发生或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其感染源多且复杂〔8〕。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是医院为患者所提供的治疗手术及抢救的场所,因手术治疗具有一定创伤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创伤处于医疗器械、物品、外界空气等相接触,增加感染风险〔9〕。因此,手术室是导致感染医院感染高危科室,临床需对手术流程进行合理设计,并备好手术所需器械物品,同时还需对手术室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范,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综合能力及临床操作配合默契度,以提高工作质量,降低感染发生风险〔10〕。

严格进行手术室内感染管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进行医院感染率衡量及控制的重要指标〔11〕。据临床统计分析,手术感染与以下因素直接相关: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涉及器械物品、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程度及患者皮肤消毒效果,同时手术时间过长、创伤较大、出血较多、其他机械性损伤较严重等均会增加手术感染风险〔12〕。据研究资料显示,手术室内人员流动情况是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当手术室内人员及人员流动增多时,空气内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多,提高空气内含菌量,增加感染风险〔13〕。且手术操作器械及物品均会与手术创伤处接触,而侵入性器械及人工植入假体会在患者体内停留较长时间,故其卫生消毒质量与感染发生直接相关〔14〕。但常规手术室管理仅能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及专业水平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且医院手术室工作压力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据统计,我院每年手术超过6万台,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难免因各种因素影响工作质量,导致术前管理、手术室操作等疏漏,从而增加医院感染风险〔15〕。而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应用较为先进的数字模拟、监控系统,可24 h不间断进行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风险〔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室物品管、医护卫生准备、患者皮肤消毒等方面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在新生儿中应用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17〕。其原因为本研究将现代智能信息化管理及时与手术室管理相结合,将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手术风险对手术各流程进行严格规范,从而提高人员配置优化程度,提高协同工作质量〔18〕。且现代化监控及信息追踪管理可对医护人员术前个人卫生准备、器械物品管理、人员流动等全面进行管理,并将以上信息与患者个人考勤及工作质量评估直接相关,促使医护人员加强对自身专业水平的培养,调整工作态度,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在手术室空气质量、手术室物品管、医护卫生准备、患者皮肤消毒等方面合格率,消除感染风险因素,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19〕。同时积极控制感染可避免手术感染对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故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也进一步证明此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20〕。

综上所述,智能信息化手术室管理模式在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