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一场炮战,打出“一个中国”共识:

三方较量,毛泽东打打停停胜出一筹!

《最后的炮战》讲述“8·23”炮战的来龙去脉和台海局势的风云变幻……

1958年8月23日打响的金门炮战,注定要成为一页载入新中国史册的鲜活史实,成为一桩了解考察台湾海峡局势变化发展难以绕开的重要事件,成为一个上世纪50年代福建前线军民的生命印记。

也许很多人从教科书看过,从影视剧见过,从前辈回忆听过,从碎片化信息解读过。但我相信,通过小说走进它,是鲜见的。以至于作者明确告诉我最近完成了小说《最后的炮战》,我还要求证追问,是小说不是纪实文学?

我与作者在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共事十多年,当作者邀我为小说写篇序时,我很忐忑但又感到荣幸。当我收到作者发来的《最后的炮战》电子版时,我彻夜未眠,一口气读完了小说。

写这样题材的小说不容易,也很难讨巧。作者要在忠于历史原貌和虚构细节、塑造人物之间挣扎,拿捏的既不能随意解构这段半个世纪前的史实,又要塑造与这一历史时期契合的人物内心历程和性格特征。试想如果一味为创作让步,随心所欲肢解或编排客观史实,失去历史原本肌理与脉络,作品也就无法呈现时间积淀与空间纵深。一样的道理,倘若作品中的人物命运缺乏与那个时代及炮战前因后果的有机联系,形象就不生动、不丰满、不可信。作者不啻在历史围合中扬想象翅膀,在现实桎梏中展灵魂舞姿。

作者很明智。在远近、虚实之间游刃,刻画人物群像。

近景,以解放军福建前线驻军刘锋军长为主人公,发散开去塑造与其关联的解放军将士、前线民兵等人物。与之对应的是国民党金门守军司令汪海山及官兵。这两组人物为炮战的敌我双方,构成小说情节展开的冲突元素。作者不是在炮战中瞬间爆发他们的冲突,而是从金门战役交手铺排过来,其间又自然穿插讲述他们戎马生涯的传奇经历,看似信手拈来却夯实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基调,为把冲突推向高潮做了铺垫。当他们隔着海峡再次对垒,追求荣誉的军人使命感和纠结怨仇的个人情感,使这场他们只是前方执行者的炮战显得更加震撼与悲壮,炮火硝烟中人物形象便立体地向我们走来。明知近景中的人物群像是虚构的,但读过小说多少还有探究人物生活原型的冲动,这兴许能从一个侧面表明人物塑造的成功吧!

远景,展现的是历史经纬中的领袖人物,共产党的毛泽东和他的将帅,国民党的蒋介石和他的幕僚,美国的艾森豪威尔、苏联的赫鲁晓夫……或运筹帷幄,或审时度势,或胸有成竹,或瞻前顾后,折射出不同阵营的战略谋划与利益博弈,无不搅动世界风云、台海波涛。不难看出作者着墨这些人物是谨慎的,难免留下运用丰富史料的痕迹。在尊重领袖人物思想与行为真实性基础上,作者对他们的内心活动、情感表达和生活细节描写颇费心思。也许作者让这些人物出场的初衷在于,交代炮战所发生年代的国际局势背景及炮战的成因结果,撑开宏观格局,增强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好在作者不满足史料中冷冰冰的叙述,而注意描写这些人物微观感性的情感活动和生活场景,一个个风云际会人物才如此鲜活地跃然纸上。因此,我更愿意把他们看成小说塑造的又一组人物群像,与前一组人物群像交相辉映,共同写就了那段历史,构筑了作品的骨架。毕竟历史的天空总是缀满星星,无论耀眼还是平淡,抑或瞬间陨落,都会在长空划出一道痕迹,在浩瀚坐标中留下自己应有的位置。

如果说人物形象不被历史故事所淹没,凸显的是小说有别于纪实文学的美学价值,那幺故事线索安排则直接关乎读者的阅读体验。作品没有囿于仅仅铺陈炮战情节,而是将两岸心战广播作为另一情节线与之并行展开。这样布局相当合理精妙,不仅将炮火威慑与心灵呼唤相交融,延伸了炮战的意蕴内涵,还生动写照了对台广播的发源及雏形,致敬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对台广播前辈。没有硝烟的战场与硝烟弥漫的战场相辅相成,给了作品刚柔相济的审美张力,自然带给读者愉悦。

作品细致描写了对金门有线广播的组建过程、技术设施、内容设计、播音技巧、心战效应。读者感知颇具神秘色彩的特殊战线,恐怕不仅仅获得管窥的快感,可能还有听到历史回响的震撼。历史就是如此神奇,往往回眸它才发觉某个节点竟有里程碑的建树,品味它才倍加珍视传统基因的宝贵。对台广播正是诞生在金门炮战隆隆炮声中,尽管时过境迁,但对台广播以情感人、讲求艺术性感染力、润物细无声的理念或经验,依然传承发展着,始终扮演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角色。应该说作者驾驭这个情节更得心应手,这与作者30年新闻媒体职业生涯,其中15年对台广播从业经历息息相关。那份对台情结和对广播事业的挚爱,一旦遭遇灵感通道,必然进发挥洒得酣畅淋漓。

不知是否作者新闻笔触的习惯,作品语言质朴得素面朝天。没有更多人物外表描摹,情绪渲染和环境烘托,一切都以平实的叙述、简约的交代将故事流畅地娓娓道来。习惯也好,有意为之也好,这一语言气质倒符合了历史题材作品理性冷静的格调。人物语言风格也是那幺简洁朴实,个性化色彩不浓,还偶见借人物之口,讲述大段直白道理。单从小说写作技巧较真,似乎存在缺憾,不过我能理解作者良苦用心,写这场炮战岂止是还原历史本真,更重要的是要昭示蕴含其中的政治智慧、历史意味。这层含义不吐不快啊,只是一时还未找到更佳的直抒胸臆的出口。当我们看到小说里炮战老兵说,炮战摸清了三个底牌,一是美国不会为金门马祖几个小岛与新中国打一场不知输赢的战争;二是蒋介石会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台湾在蒋介石手里绝不会独立;三是当时情势下,解放军能占领金门马祖,但解放不了台湾。顿感解渴,心境随之豁然。

感谢作者,在阅读碎片化、文学快餐化、审美娱乐化的当下,难得如此严肃、如此投入写这样的作品。无论读者阅读的兴奋点在哪里,作品至少从新的维度展现了金门炮战的全景,在历史真实背板前演绎了时代人物,在炮火硝烟散去后留给读者对历史对现实乃至未来的思考。

人不能没有家国情怀、民族担当,相信海峡两岸同胞同当年炮战老兵一样,真心希望炮战成为最后,台湾海峡和平成为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