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咏梅 周大伟

摘  要: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是我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从源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其主要路径是: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进和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加强资源型产业节能降耗,促进资源型产业低碳发展;将低碳产业发展与新动能的培育紧密结合,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污染防治 资源型产业 低碳循环 产业体系

目前,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区域性、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风险凸显,环境污染防治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立足内蒙古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产业结构特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需要不断强化污染源头治理,加快构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结构,加快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一、构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

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的货运交通结构是内蒙古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首先,从产业结构看,受资源禀赋、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因素影响,内蒙古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高消耗、高排放的“高碳”行业所占比重较高,在三次产业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00年的22.8:37.9:39.3演进为2016年的8.8:48.7:42.5,服务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工业仍然占有较高比重,且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而在工业内部各行业中,产业重型化趋势明显,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结构由2000年38.6:61.4演进为2016年29:71,重工业比重提高了9.6个百分点,2016年,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80%左右,“一煤独大”的局面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其次,从能源结构看,内蒙古是全国煤炭生产、消费大区,煤炭在能源生产总量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到2016年仍然高达89.21%;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在80%以上,2016年为82.36%。再次,从货运交通结构看,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高碳排放行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较高,2016年,其增加值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7.6%;运力结构以公路运输为主,2016年,公路货运量占总量的65%。

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必须从源头抓起。低碳循环产业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征,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量最小化或无碳化的产业,以低碳循环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有效降低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是从根本上防治环境污染、实现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也是提高内蒙古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主要路径

根据内蒙古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特点,构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需要以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新兴产业低碳发展为基本原则,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强度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改进和清洁生产审核等措施,对传统资源型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促进资源型产业低碳发展;以建立绿色供应链为手段,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化,为从源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推进产业低碳化

推广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一是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大力引导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推广和应用,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等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加快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在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废物互相利用,通过上下游企业联合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废物综合利用。二是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和低碳标杆引领计划,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管控。三是在电力、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对标活动,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四是加强重点行业现有生产能力调整和改造,用高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低碳产业化

低碳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由高碳模式逐步向低碳模式转型的关键,绿色低碳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根据目前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需要将低碳产业的发展与新动能的培育紧密结合,突出优势和特色,围绕产业绿色转型、节能减排降耗以及污染防治衍生的市场需求,着重从两个方面发展低碳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十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培育打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扩大产业规模,使新兴产业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引导作用,加快构建融合产业与城市循环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服务过程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优化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推动能源清洁化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经济体系。一是大力发展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产业,构建低碳能源生产体系。发挥和利用好内蒙古丰富的风光资源,加快发展高效光电光热、大型风电、高效储能、分布式能源,不断提升新能源产品经济性。积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高比例发展的电力体制机制、新型电网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多能互补和协同优化,引领能源生产革命。二是提高清洁低碳能源消费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实施煤炭消费替代工程,通过有序推进煤改气、煤改电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通过风火打捆、风光互补、风电供热等多种措施,加强风电、光电等能源就地消纳利用,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完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积极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创造条件。

(四)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业,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资源高效利用产业,根据我区主导产业特点,构建循环产业链,积极打造煤电一体化循环及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流程循环和协同循环的冶金产业体系、多联产和深度延伸的煤化工产业体系和“消纳利废”的建材产业体系,通过构建主导产业循环产业链,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不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选择重点园区试点示范,实施污染物近零排放区示范工程,促进企业、园区和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大力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提高建筑垃圾、大宗工业固废、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综合利用水平和重金属回收利用率。

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的几点建议

构建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加强政策引导

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紧密结合内蒙古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好政策、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低碳循环发展的支持政策、技术创新政策、市场推广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引领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同时,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项政策,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制定实施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法规,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财政补贴等方面立法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在法规层面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同时,积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树立绿色GDP理念,通过政府采购环境服务,推进环境综合治理,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保驾护航。

(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用足用好国家推进低碳循环发展以及生态补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整合现有产业投资资金,对低碳循环产业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奖励或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盟市、旗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低碳循环产业的重大项目、低碳试点等给予资金支持。拓展融资渠道,发展绿色金融,创新金融工具,为低碳循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低碳循环产业,将风险投资引入低碳循环产业领域,引导企业加大对低碳循环产业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贷款,开展低碳循环产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加强低碳循环发展技术自主研发,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将低碳循环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作为自治区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开展低碳循环产业发展科技专项活动,组织高效节能、废物资源化等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组织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低碳循环发展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低碳产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加强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加大低碳发展科技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依托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的实施,积极引进低碳循环产业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壮大自治区人才队伍。建设低碳产业科技创新基地,促进创新平台升级,为自治区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平台保障。

(四)创建低碳循环发展的生态型园区

依托现有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建设以低碳、清洁、循环为特征的生态型园区,积极打造产业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平台。推广合理用能技术、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集聚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低碳产业集群。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绿色工厂,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加强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促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分类循环利用。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

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完善信息发布的渠道和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低碳循环发展的宣传活动,宣传国家和自治区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积极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倡导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全社会对低碳循环发展的认识,逐步建立低碳绿色消费方式。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纳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群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努力把绿色低碳消费转变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形成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1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