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嫣娜

摘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许多国有企业开始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引领时代潮流。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构建一种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又适合自身发展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成为所有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有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入手,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业财融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旨在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管控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及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新经济;转型背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策略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而这些变化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际,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更是刻不容缓。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国有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日常运营管理工作,这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及漏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灾难。

二、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清晰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其特殊性质及历史原因,很多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有些企业认为财务部门只是简单地进行会计核算以及资金收支等日常业务处理;还有一些企业则将财务管理视为单纯的算账、报税等基础性工作。这些错误认识都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也使得企业无法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此外,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但仍然停留在传统财务管理方式上,未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及企业自身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被动局面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更阻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符合实际需要的财务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自身内部各项工作加强管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财务管理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注重对现有员工进行培训和提升,使得他们的业务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些国有企业过分追求眼前利益,从而忽视了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储备,进而导致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不足。此外,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甚至出现一人多岗或多人共用同一个职位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还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财务信息传播效率较低

在当前社会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应用。然而,很多国有企业仍然在采用传统的财务信息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错误或者延误等情况,从而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这进一步降低了财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财务信息的传播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决策失误风险。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只有不断地创新和优化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取得长远稳健的发展。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来规范各项工作。但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就导致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流失严重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经营效益。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即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并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求。同时还应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互通,减少重复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只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五)监督管理权责不够明确

在国有企业中,对于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这两个方面来说,其职责划分并不清晰。首先是内部审计部门,其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来进行工作,但实际上却往往受到其他职能部门或领导层的影响,无法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外部监督则主要是指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面力量所构成的监督体系,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这些外部监督也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比如说,当企业发生重大的经营风险或违法违规行为时,如果没有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就很难及时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并加以处理,从而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严重后果。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权利义务,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有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贯彻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六)投融资财务管理不到位

国有企业投融资财务管理不到位,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在投资财务管理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在开展投资活动过程中,事前投资规划不足,未能针对投资项目做好评估分析,对于投资项目要实现的目标以及能够获取的收益未能做到精准测算,如此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以某企业来看,该企业缺乏健全的投资决策管理制度,在进行投资评估时,未能按照规范标准和流程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调研评估,由此使得投资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无法及时被发现,在投资中过高估计预期收益,忽视面临的风险,如此导致投资管理不当。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投资活动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即忽视项目长期投资效益,采取资金分散投资的方式,这种模式下,导致国企资产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广,大大增加了财务管理难度,同时也加剧了财务风险。此外,在融资财务管理方面,国有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融资体系,且大多数国企的融资方式相对单一,结合相关数据来看,国企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甚至一些国企将银行贷款作为唯一渠道,这种融资模式,从市场经济视角来看,存在较大的风险性。不仅如此,国有企业在项目投资过程中,过于依赖融资,会使得债务过高,这势必加剧财务风险,一旦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流断裂。由于企业投融资财务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加剧国企经营风险。

(七)预算执行监督管控乏力

预算执行管控乏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预算执行和绩效考评脱节。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将预算执行效果和绩效考核挂钩,也未制定配套的绩效奖惩制度,如此导致各部门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绩效考评落实不到位,对于未完成预算目标的部门或者个人无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导致企业内部难以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预算管理趋于形式化。第二,预算指标设置陈旧,在设置预算指标环节,一些国有企业往往局限于往年数据,对本年度的预算指标进行严控,忽视长期发展考量,部分业务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效,过于严格的预算指标,会使得企业错失市场机遇。

三、新经济转型背景下财务管理新模式与新发展路径

(一)确认财务管理目标,促进企业适应新经济转型

在新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对自身的财务管理重新进行确认和定位。第一,应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将传统的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价值创造为主要目标,注重成本控制和风险防范。例如,可以通过加强预算管理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盲目扩张或过度收缩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各项业务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信息的真实完整。第三,还需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向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同时,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应对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影响,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并提升核心竞争力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来加以解决。因此,国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积极探索出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培养财务管理转型认知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挑战。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就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才队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应当重视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帮助财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转型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水平。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一是定期组织相关的专业知识讲座或研讨会;二是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以激发员工自我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等。比如说,某国有企业曾开展过“财务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知名学者或业内专家到公司内部进行授课,向广大员工传递最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践经验,这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拥有足够数量且具有较强业务素养的优秀财务人才,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引入信息化技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强化对于各项资源的整合以及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管理环节之一,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以便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优化管理流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该系统来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等。二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进一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为准确的决策。比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对相关行业的市场情况、政策法规等进行全面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方案。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做好现有员工的培训工作,使之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软件及工具,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详细来讲,可以采用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开展技能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进而推动企业提升整体的信息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并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转型提供制度保障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第一,应加强对于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各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手册来指导员工进行日常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第二,要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业财融合,将财务数据实时传递至决策层,以便更好地支持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第三,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将绩效评估结果作为奖惩依据,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比如,可采用平衡计分卡等工具,从不同角度全面衡量企业的业绩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意见,帮助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水平。此外,还需加强对于资产安全和资金流动性的保护措施,避免出现重大损失或资金链断裂现象。可以考虑引入外部专业机构来进行审计监督,以保证内审人员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例如,聘请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审核,以便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整改,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内部控制环境,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和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五)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监督考核力度

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在国有企业中,应加强对各项业务的风险评估及管控工作,尤其是要重视对资金流动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资产安全和使用效益。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营效率。为了有效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可以考虑引入外部独立审计机构或实行内部举报制度等方式,来保证企业运营过程的公开透明。此外,国企应采取授权制,经济活动的执行须在授权允许后方可实施,应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以保障执行质量,以企业采购为例,在执行采购计划时,应采取集中统一采购的方式,避免多头重复采购,采购时要注意综合对比多家供应商,以质优价廉为基本标准。通过强化事前财务内控,以有效防范和避免财务风险,提升内控效力。

2. 强化内外部监管力度

除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外部市场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查以及专项调查等多种手段,来全面掌握企业各类信息数据,包括客户信用状况、产品质量情况、供应商合作关系等,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另外,也需要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活动,来加强与其他企业间的交流沟通,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例如,中国石化国有企业就曾多次参加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会”等活动,来不断增强自身的防腐能力。

3. 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业绩已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例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其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小目标,明确责任主体。二是采用平衡计分卡等工具对不同维度的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使各维度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三是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指标权重,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综合表现。这些经验都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学习。因此,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并以此作为衡量员工贡献大小和晋升晋级的主要依据之一。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更能够促进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六)做好投融资财务管理

在新经济转型背景下,国企要注重做好投融资财务管理。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时,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规划。快速扩张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而实施的一种财务战略。企业为了实施快速扩张战略,需要将大部分利润进行留存,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在制定投融资战略规划时,需要对市场情况深入掌握,能够预测市场未来发展情况,对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要仔细分析,重点关注资产负债等指标。稳健发展战略的目的是实现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是追求增长规模的稳定扩张,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务型战略。防御收缩战略是在经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投融资,达到低收益、低负债的目的。由于国有企业负责战略规划人员能力素质的限制,对投融资战略规划的分析还不够准确,影响了投融资战略规划的科学性。

董事会是经营决策机构,要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设立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由企业总经理担任委员会主任,专门负责监督管理投融资的重大事项,对投融资的各项工作进行相应的安排部署。长期以来,由企业财务等行政部门承担着投融资管理的相关职能,通过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将管理职能分离出来,从组织结构上保证了机构的独立性。

要成立专门的组织负责对投融资活动进行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监督好投融资方案的落实情况,对于工作开展情况要随时向管理委员会进行汇报。为减少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建立相应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投融资活动牵涉面广,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国有企业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设,用制度来保证投融资活动的健康推进。要进一步加大对投融资活动的监督力度,国有企业要加强监督体系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合理确定考核指标,用业绩说话,不仅对本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对各下属子公司进行考核,用绩效考核制度来激励员工,对投融资活动的落实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落实过程进行有效跟踪,促进投融资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注重做好预算执行监控工作

新经济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推动财务管理模式优化创新,以适应发展需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国企强化财务管理的工具,因此必须注重做好预算执行过程监督管理。国企应设立专业化的预算监督岗位,由全面预算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担任此岗位,监督者需深入各部门考察工作状况,根据各部门的运营状况参与制定监督管控体系,负责监督各部门财务支出、资金回收等财务工作,发现滥用资金、预算超标、挪用资金等行为,立即向上级汇报,规范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中,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有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工作,尤其是要做好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运行,并实现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提高竞争力,获得更多利益。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推动企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东.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J].财讯,2021(34):127-128.

[2]邓燕.新经济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理财(收藏版),2023(01):84-86.

[3]李红军.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J].商业经济,2021(07):152-153.

[4]胡小娟.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策略[J].财讯,2021(09):16.

[5]郭玲.新常态下国企改革与财务管理转型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0):26-27.

(作者单位: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