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晓华,马 爽,潘欣欣

(1.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2.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广东 肇庆 526060;3.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1 研究背景

目前,云浮市拥有8个产业园区,其中7个园区被评为省级产业园区,分别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东云浮工业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云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云安产业园),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另外一个产业园区是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广州云浮现代物流产业园,8个园区面积共计接近1.4万公顷。2021年,经过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有关部门的评审,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金属制品)被评审为首批19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体现了云浮市园区经济的发展模式受到了行业的认可。同时,作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发展规划的重点配套项目,广州市华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等高校落户云安,为园区产业提供了庞大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支撑。

目前,云浮市将金属智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七大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云浮全力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工业园区作为云浮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增长极,如何扩大工业园区对云浮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云浮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是云浮市以及其他各地级市政府和学界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2 文献综述

吴传清等(2022)在对“强省会”战略对周边城市是虹吸还是溢出研究中,发现省会城市首位度对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影响。甄杰等(2022)认为产业园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区域利用特定政策发展产业和科技的集聚区。向世聪(2006)提出园区经济不断提高的经济运行效率得益于产业集聚带来的各种效应。郑永年(2019)认为园区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宝贵经验。陈晓红等(2013)以广东昭信科技园为例,分析出龙头企业引领、政策的支持、开放式创新等是园区的产业集群升级为创新集群的有效途径。

封凯栋(2020)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匀发生在整个地区,增长极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扩张将对周边地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被称为空间溢出效应),正向与负向影响分别被概括为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石奇(2022)认为要把资源集中配置在规模报酬递增、高市场型进入壁垒以及技术创新机会窗口大的产业,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重视增长极创新和协同发展。李翔(2015)提出了一个核心物流增长极和多次级物流增长极的“旋涡式星系”的整体架构。覃成林等(2022)在增长极识别方面的研究发现,目前既有基于增长极的特征构建指标体系或者利用网络分析中的相关指标选择和确定核心城市,也有单增长极和多增长极的识别方法。

3 理论基础及机制研究

有关产业园区的区域辐射能力的理论众多,主要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扩散理论、企业家能力理论、苗床理论等。特别是“增长极”理论(见图1),对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在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创新活力强的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和城市产生集聚和集群,形成资本和技术的高度集中,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增长极的发展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两种影响:“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因此在园区的发展中要注意龙头企业的引入和培育,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增长极,资本、技术、人才都向核心区聚集,即回波效应;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产业园区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作用,即扩散效应。在发达地区带动次发达地区乃至欠发达地区的扩散路径中,主要通过投资拉动、供应链拉动和人才聚集消费拉动的方式进行逐步传播。云浮市充分利用靠近湾区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湾区的溢出产业与本地的传统特色产业的优势,扩大增长极效应,提升园区经济活力。

图1 增长极—回波扩散框架示意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的模式及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演进,大部分产业园区都要经历从以政策等外力驱动为发展动力,以聚集土地、劳动力等低成本要素为手段,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起步期发展模式,到以制造业为主导、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以构建完整制造产业链为导向的成长期发展阶段,再到由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驱动、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成熟期发展阶段。在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见图2)。生产性服务业涵盖了金融保险、科技研发、信息咨询、会展和物流等产业,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是贯穿产业园区产业链各环节的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因素,产业园区产业链条的核心和关键。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基于产城融合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功能分区布局和配套环境的不断完善。

图2 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推动作用

4 云浮市工业园区增长极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分析

4.1 增长极的识别

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基本上是以区域和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城市或者国家的经济内生动力,没有发现有学者以单一城市为研究背景,以工业园区和县(市、区)为研究对象。由于云浮市的省市级产业园区分别坐落在云浮市的各个县市区,各个产业园区相隔比较近,且缺乏各个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因此,文章以云浮市的各个县市区发展指标数据代替各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本研究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分析云浮市各工业园区所在的县市区的地理分布和地理特征。

笔者从云浮市2020年统计年鉴中选择各县市区的第二产业发展质量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见图3)。

图3 云浮市各县市区工业发展质量对比示意

由图3可以看出,从发展质量来看,新兴县的各项经济指标更均匀,且基本都位于全市领先的位置,云城区和罗定市的部分数据虽然比新兴县更高,但在关键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指标上,新兴县的指标均比云城区和罗定市的指标要好。

从经济地理上来看,新兴县位于云浮市的最东部,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的江门、佛山、肇庆接壤。深岑高速自东向西贯穿新兴县,并连接罗定市,另有汕湛高速南北穿过新兴县,新兴县邻近正在建设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铁路的新兴站和新兴江为新兴的物流提供了丰富的交通基础设施,在帮助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溢出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进程中无疑是占据桥头堡的作用。当然,新兴县也有其弱点,相对于罗定市来说,其平地的面积不够大,且与云浮市其他县区的距离较远,其辐射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云城区作为云浮市政府的驻地,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和工业发展质量都拥有良好的基础,云城区刚好位于云浮市地理中心和政治中心的位置,与各个县市区的距离比较平均,与各县市区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其辐射带动作用比其他县市区更优越。但缺点是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比较远,且其面积较小,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不如其他县市区。

罗定市的城区面积拥有较大的平地面积,适合发展超大型的产业园区,其工业设施和生活配套均有较好的基础,但罗定市距离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更远,与云浮市融入湾区的发展定位要求相距较大。

另外的云安区和郁南县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上来说,均不适合作为云浮市的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选点。

综上所述,作为云浮市的增长极的选点,建议以新兴县作为增长极的首选地,云城区作为增长极的承接地和放大器的功能,罗定市作为增长极的承接地,与云城区共同做好面向郁南县和云安区的培育和引领的作用。

4.2 增长极的内生动力发展对策研究

增长极的内生动力的关键是在工业园区内的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招商质量。目前云浮市将重点发展金属智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氢能、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旅、现代物流等七大产业集群,举全市之力在上述行业内进行龙头企业的招培工作,并在园区内鼓励各产业集群内的相互交易与合作,相互之间形成产业生态和产业链。例如,金属智造的成果为氢能产业提供设备工具支撑,信息技术应用为金属智造、氢能和生物医药提供技术支撑,而现代物流则为金属智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提供高效的商贸运转服务,文旅产业为各产业人才提供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只有各产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企业才能实现跨界创新和资源的互补,逐渐增强其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提高产业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还需要有高质量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质量检测、标准化服务机构等产业配套机构的参与,逐渐形成有云浮特色的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形成该产业的云浮品牌,吸引全国和国际市场的客户对云浮制造的关注,从而逐渐提高工业园区内的内生动力。

为了加快增长极内生动力的形成和增势,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地方政府需要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产业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保障上进行增强补短,在产城融合的规划上做好以人为本,满足产业长远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出台相关的政策时要用系统思维,市县政府统一协调,统筹各职能部门的政策制定要目标一致,政策的内容要相互协调,政策的发布要有序同步,建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生活配套的有机衔接和相互配合。在产业发展的前期,地方政府在创新研发上给予减税和财政补贴支持,在产品试点应用时期给予一定的政府采购倾斜,在产业化阶段给予市场营销环节的补贴支持,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鼓励该园区内的企业相互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使生存下来的企业逐渐适应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

4.3 增长极的动力扩散机制研究

工业园区通过强建设固基础,提高自身发展质量,能够为周边县市区提供动力传导的驱动源,就需要设计动力传导的扩散路径。从地理特征来看,首先传导的是邻近的云城区和罗定市,其次是云安区和郁南县。最后从传导的路径来看,通过强链融链和补链举措,提高新兴县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向云城区和罗定市的相关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原材料采购和半成品输送的方式,以及聚集在增长极园区的庞大的产业人才群体到邻近县市区的文旅消费,从而加强周边县与新兴县的经济联系,带动邻近县市区的经济发展。从经济扩散的方式来看,通过提升增长极的区域品牌竞争力,以品牌和商流带动邻近县市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制定区域团体标准,规范邻近县市区的相关行业的质量标准,提升邻近县市区相关行业的发展质量;通过鼓励投资参股的方式,扩大龙头企业在本区域供应链的控制能力,既进一步提高了龙头企业的企业实力和规模效应,也带动了邻近县市区企业的发展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增长极对邻近县市区的带动作用,云浮市需要在扩散路径上继续加强建设力度。具体包括:

(1)需要加强新兴县与云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兴县与罗定市的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打造新兴县与云城区、罗定市40分钟生活圈。

(2)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应全面对标肇庆和江门,并积极向佛山学习,建立适应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法治环境。

(3)建立跨县市区的协同机制,增长极动能的扩散和回波效应,均需要各县市区在政策体系上建立相互衔接的合作关系,各县市区的党政负责人需要有大局意识和战略定力,各县市区需突出特色,资源互补,错位发展。

5 结论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地域竞争力理论和盖尔扩散—回流效应,文章提出了以具有地理优势和工业基础的工业园区作为增长极的核心,集中资源对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再通过增长极的内生动力以及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产业集群往邻近县市区的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日益强化带来了庞大的人流、商流,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和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放大了扩散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