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纪锋 张玮虹 高明宏 鄢宏 张世权

小腿下端骨折是在临床上的一种常见骨折,目前其治疗手段很多,如清创缝合跟骨牵引、半环式组合外固定架固定、多功能单臂外固定架固定、解剖钢板内固定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等[1-4]。笔者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腿下端骨折患者共60例,探讨加压锁定接骨板在治疗小腿下端骨折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腿下端骨折患者共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46.8±3.2)岁。采用AO将骨折分型,AⅠ 4例,AⅡ 18例,AⅢ 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加压锁定接骨板治疗,均取平卧位,给予连硬外麻醉,上止血带,对腓骨下端骨折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锁定或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于C形臂机监测下闭合复位胫骨下端骨折。于内踝尖上2.5 cm位置做3~4 cm长的切口,保护大隐静脉,取8~14孔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将加压接骨板锁定,从皮下骨膜外顺着胫骨远端内插入,在皮下触摸,并校正接骨板近端,让其在胫骨内侧后中间,于C形臂机下确定接骨板的位置,以1枚皮质骨螺钉加压固定接骨板,在近端将皮肤切开3~4 cm,分别在远近切口各放置3枚以上锁定螺钉,桥式固定接骨板,每枚螺钉穿过双皮质,骨折处置入3个以上螺钉孔数,将临时固定器取出,然后于C形臂机下确认骨折接骨板螺钉的位置与下肢力线是否成角,下肢长度是否短缩和关节面是否倾斜,用扭力改锥锁定螺钉,将切口缝合。而对照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髌骨下极纵行做长约2 cm切口,纵行劈开髌韧带,以开口椎于胫骨平台斜坡部位开口,医护人员以双手于体外复位,把持骨折的远近端,采用髓腔钻找到远近处髓腔,依次进行扩髓,若感到髓腔钻碰到坚硬骨折且可勉强通过时为宜,确定髓内钉的长度和直径。把主钉安装于把手上,医护人员复位后,主钉从开口部位顺行插进,经断处时要注意找到远处髓腔,主钉的最佳长度在胫骨远处垢线部位。于体外瞄准器指引下将远处锁钉安装,手持把手左右、旋转地摇晃确定远处锁定,有利于断处骨折片复位,若骨折为横断可通过打拔器加压。最后在瞄准器的指引下将近处锁定安装。对照组患者均使用一期静力锁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骨折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正常,无局部性畸形,膝关节活动正常,经X线示骨折断处手术后对位对线佳,则为优;骨折愈合正常,有局部的稍隆起,而膝关节活动正常,经X线示骨折断处手术后稍微移位,则为良;骨折愈合显着畸形或骨不连,膝关节活动受阻,经X线示骨折断处手术后显着移位,则为差。根据Lowa踝关节评分,将临床疗效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按照骨折愈合标准,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达100.0%,而对照组患者为86.67%。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达96.67%,而对照组患者为76.67%。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后两组Lowa踝关节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传统治疗小腿下端骨折有交锁髓内钉、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等治疗方法,然而上述治疗方法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如髓内钉锁定失败、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延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出现踝关节功能受限[5-6]。Helfeb等在1997年首先采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将加压锁定接骨板置入并桥式固定这一新的术式,其适用于胫排骨中下1/3或干骺端简单骨折及粉碎骨折,对骨折部位血运破坏最小,可保持骨折四周软组织活性,为骨折愈合提供了一个弹性的固定结构。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微创接骨板固定术将加压锁定接骨板置于胫骨断端,并以桥式固定接骨板长跨度、螺钉低密度与腓骨复位稳定固定可为小腿下端骨折患者的高骨折愈合率提供保证。

[1]王玮,刘利民,沈惠良.半环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J].北京医学,2011,33(7):552-554.

[2]艾纯华,陈伟民,卞传华,等.多功能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3,24(2):171.

[3]慕晓东.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17-18.

[4]黄建新,吕守正,辛国臣,等.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J].海南医学,2012,23(5):52-54.

[5]Hasenboeber E,Rikli D,Babst R.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sis in diaphyseal tibial fracture ; a prospective study of 32 patients[J].Injury,2007,38(1):365-370.

[6]Perren S M.Evolution of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long lone fractures,the sciencific basis of biological internal fixation:choosing anew balance between stability and biology[J].J Bone Surg(Br),2002,84(1):10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