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遂平 沈欢欢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脚步地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伴随着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加,部分人群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类疾病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1]。焦虑症的病程较长,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随着疾病的进展,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自杀倾向。现阶段该疾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但有研究指出,焦虑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神经肽及激素水平等相关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而且有研究指出,炎症因子在一些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4]。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通过一些现代仪器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其在焦虑症等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5-7]。基于此,笔者选取近年来收治的焦虑症患者80 例开展此次研究与分析,旨在分析生物反馈疗法对焦虑症患者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2 月-2020 年12 月随州市曾都医院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开展此次研究与分析,共计80 例。纳入标准: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为焦虑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相关标准;HAMA 评分≥7 分;SAS评分≥50 分;年龄20~60 岁;入组前1 个月内未服用过相关的治疗药物;意识清晰,能够进行有效的谈话与交流;治疗意愿较高,配合度较好。排除标准:伴有身体主要脏器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有其他类型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等;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或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证;观察期间擅自停止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具有知情权,签署同意书;此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每周1 次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生产厂家:北京福元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084,规格:按C19H20FNO3计20 mg/片),首剂量为20 mg/(次·d),根据患者临床反应,每周以10 mg 量递增,最大服药剂量为50 mg/(次·d),需要注意的是剂量调整间隔时间至少为1 周,共治疗8 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充分告知患者此种治疗方法的目的、原理及相关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尽量缓解患者对该治疗仪器的恐惧,使其保持身心放松的状态接受治疗。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广州市润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按照国际标准放置电极,依据患者脑电生物反馈参数的变化范围设定个体化反馈参数阈值,对患者进行α 波训练(采用听觉反馈)、θ 波训练(采用视觉反馈),并在治疗后对脑电参数值进行记录及统计。根据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治疗频率为30~50 min/次,隔日1 次,共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情况(SAS 评分、HAMA 评分)、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神经肽(NPY)]、细胞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评分(SF-36 评分)。其中SAS 标准分临界值为5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HAMA 评分在7 分及以上则表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且分数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比(轻度焦虑:7 分≤HAMA 评分<21 分、中度焦虑:21 分≤HAMA 评分<29 分、重度焦虑:HAMA 评分≥29 分);神经递质、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均为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标本5 mL,经过低温离心处理后,经ELISA 进行检测,其操作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SF-36 评分在此次研究中选取其中的6 个维度,各维度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对比采用配对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22;年 龄20~56 岁,平 均(38.26±6.58)岁;焦虑程度:轻度18 例(45.00%),中度14 例(35.00%),重度8 例(20.00%);患病时间0.70~1.82年,平均(1.25±0.54)年。研究组中,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20~60 岁,平均(37.84±7.21)岁;焦虑程度:轻度20 例(50.00%),中度13 例(32.50%),重度7 例(17.50%);患病时间0.71~1.88年,平均(1.30±0.56)年。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SAS 评分、HAMA 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8 周后,两组焦虑情况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 评分、HAMA 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情况对比[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神经递质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8 周后,两组神经递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5-HT、NE、NPY 均明显更高,DA、MPO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对比()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8 周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L-6、TNF-α、IL-1β、IFN-γ 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对比[pg/mL,()]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SF-36 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的SF-36 评分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8 周后,两组SF-36 评分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 评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对比[分,()]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 讨论

焦虑症在精神科诊疗中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紧张、焦虑情绪、躯体焦虑症状等,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心悸、失眠等一系列的症状。患者的神经系统极度活跃,大脑皮层应激性较强,从而使得对于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更高的反应[8]。近年来,焦虑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焦虑症的防治应引起临床医生和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临床上常用苯二氮卓类、SSRIs(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治疗,但上述药物长期服用均有一定的副作用。此外,焦虑症患者大多存在一定的心理和人格问题,单靠药物治疗是很难达到治愈的。

人体正常的生理警觉水平与肌肉紧张程度息息相关,在应激状态下,人体不仅可以表现出肌肉紧张,还会表现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警觉性整体增强[9-10]。因此,基于这一现象,有研究指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肌肉放松训练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11]。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电子设备接收受试者的脑电信号,如α 波、θ 波和SMR 波,并将其数字化,用以对患者的肌肉进行放松训练,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身意识,放松心理状态,更加快速地缓解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12-13]。生物反馈疗法充分结合了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减少药物剂量甚至是在不服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对身心疾病进行治疗,使得患者达到身心放松及促进其精神心理康复的目的[14-15]。有研究指出,通过生物反馈疗法,对患者加强放松训练,可以诱发脑θ 的出现,从而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紧张状态,从而进一步减轻焦虑症患者的躯体紧张感,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社会功能的正常化[16-18]。对此,笔者将其运用至本研究中,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焦虑情况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AS 评分、HAMA 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两组SF-36 评分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F-36 评分各维度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果提示,实施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

研究指出,体内多种神经递质分泌异常与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关,伴随着神经兴奋性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并加重[15]。其中5-HT、NE、DA 分别分布于大脑的不同位置,并通过各自神经元的功能维持神经兴奋性;而NPY 是一种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的神经肽。笔者对本研究中的神经递质变化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神经递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5-HT、NE、NPY 均明显高,DA、MPO 均明显低(P<0.05)。结果提示,实施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而且笔者考虑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促进了焦虑症状的改善。

另外,最近在焦虑症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指出,异常激活免疫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情绪状态,多种免疫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可以传输信号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情绪的变化。其中IL-1β 和IL-6 是具有促炎活性的白细胞介素,IFN-γ 是具有免疫调节和促炎活性的细胞因子,三者均可增强炎症反应,导致人体产生焦虑情绪[19-20]。而且TNF-α 是一种单核细胞因子,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对神经有一定的营养作用,且可诱导产生IL-6。因此笔者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进行了观察,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L-6、TNF-α、IL-1β、IFN-γ 水平均明显低(P<0.05)。结果提示,实施生物反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焦虑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对于焦虑症患者而言,对其实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改善其5-HT、DA、IFN-γ 等神经递质及细胞因子水平,而且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