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寅

(国家大剧院,北京 100031)

1 前言

歌剧电影属于戏剧电影中的一种,常见的戏剧电影有音乐剧电影、戏曲电影、歌舞剧电影等。歌剧电影是以歌剧作品作为脚本,运用电影技术手段,对歌剧这一综合舞台表演艺术形式进行三度创作的艺术形式。

歌剧电影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现代传媒形式,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传统歌剧在剧院内演出的局限性,打开了传统歌剧的传播新维度,给予更多表现空间。通过扩大电影和歌剧两个层面的大众认知度,拉近了大众与高雅艺术的距离,拓展了大众接受歌剧艺术熏陶的宽度和广度,给予观众在剧场内所无法体验的更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受。

2 歌剧电影的声音创作模式

歌剧电影的声音创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声音制作模式甚至决定了整个电影的制作流程模式。常见的声音创作模式有先期录音、分期录音、同期录音。人声演唱是歌剧电影声音制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人声录制与画面拍摄的关系是区别不同模式的主导因素。

2.1 先期录音模式

从有声电影出现至今,绝大多数歌剧、戏曲、歌舞等音乐类影片的声音制作采用了先期录音模式。根据拍摄场地的不同,先期录音模式常运用在实景版和影棚版拍摄的歌剧电影中。这种模式是在歌剧电影拍摄画面之前,先完成所有音乐录音来进行声音创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它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了音乐作为时间艺术具有连续性的特点。看似连续的电影画面是由数以万计的分镜头单独拍摄完成再剪辑拼接在一起的,在画面拍摄之前先将电影音乐定稿并录音制作完成,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时间参考量。在电影画面拍摄过程中,使用音箱现场播放录音,演员的表演必须通过聆听录音来控制动作口型等画面元素与声音保持同步吻合,后期通过剪辑声画合成完成电影制作。

采用先期录音模式有以下的优势。首先,前期拍摄效率高,周期短。歌剧电影拍摄场地无论是实景还是影棚,现场导演、场记、灯光、摄像、服装、化妆、道具等工种人员、器材等环境因素复杂,录音工作受到很大限制,还有歌剧音乐中的交响乐队是几乎无法在拍摄现场展开工作的,先期录音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先期录制好的音乐现场反复播放,导演不用担心现场声音录制质量,同时简化了现场录音人员、器材配置,给画面拍摄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第二,保证声音质量一致。大多数情况一个片段需要在多次反复拍摄下完成才能得到满意的镜头效果,但在反复拍摄中如果同时进行现场录音,每次拍摄的声音状态是不一样的,演员的疲劳度更是带来声音受损的风险。先期录音能让演员减轻很大工作量,在每次拍摄中只需要保持口型动作与播放声音一致,达到同步就可以了。歌剧电影 《艺术家的生涯》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Robert Dornhelm 讲到“从导演的角度,歌剧演唱者不能每天表演演唱超过几个小时,特别是电影拍摄中平均要反复拍六到十个画面才能让场景恰到好处时,先期录音变得至关重要。”

这种模式的缺陷还是存在的,首先是演员发挥受限,表演僵硬死板。先期录音会让演员无法在拍摄时直接进行即兴表演创作,必须经历先听后演的过程。演员要先听到自己录音再对口型进行表演,口型、神态、动作等在艺术呈现上虚假。在实际应用中,口型不一致、声画不同步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安娜·奈瑞贝科Anna Netrebko在拍摄歌剧电影《艺术家的生涯》幕后采访中,说到她并不擅长听录音播放再进行自己的表演,但不得不要在拍摄中完全按已经录制好的方式进行,以适应自己配音的声音。每次必须重复一个场景的表现,永远一致的嘴巴动作,面部表情和手势,没有个人发挥的空间。第二,后期制作受限。先期录音完成后,所有的拍摄制作按照一个声音版本进行。后期制作如果想要进行声音的再创作有很大的难度,声画同步问题也是后期制作中必须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以下列举国内外一些采用先期录音模式的歌剧电影作品案例。

图1 实景版歌剧电影 《卡门》(意大利.1984)

图2 实景版歌剧电影 《蝴蝶夫人》(法国.1995)

图3 影棚版歌剧电影 《艺术家生涯》(奥地利.2008)

图4 影棚版歌剧电影 《白毛女》(中国.2016)

2.2 分期录音模式

分期录音,是将声音按照声部或功能分别在不同的时间里记录在多轨磁带或多轨载体的声道上,然后再制作合成所需要的节目。

分期录音具体来说是分期分轨录音,这种模式是从流行乐录音工艺中发展而来的,也常应用在电影声音创作。目前全球电影行业的声音制作一贯采用这种分期模式的好莱坞电影制作工艺流程。对白、环境声、动效、配乐各个要素都是在不同时间分别录音制作,最后进行合成混音。

目前一些歌剧电影也采用了好莱坞电影的声音分期制作模式。2012 年由汤姆·霍伯执导的电影《悲惨世界》就采用了人声与乐队分期录音。该片的前身是同名音乐剧,根据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1862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本片上映后共获奥斯卡等重要奖项12次,提名27次,其中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

图5 《悲惨世界》

与以往电影声音制作不同的是,《悲惨世界》在拍摄片场进行同期录音,单独录制演员现场演唱,然后在后期制作中再为这些单独的演唱片段加入乐队伴奏。具体流程是在远离拍摄现场附近准备一架钢琴,拍摄的时候每个演员都戴上无线耳机,钢琴师弹奏每个唱段的伴奏同时来听演员的演唱调整自己的节奏,演员听着琴声的伴奏演唱歌曲,通过琴声可以找准自己的音调。现场同期录制的这些独立的人声唱段,经过整理提供给原版音乐剧的作曲米歇尔·勋伯格。在后期制作中,勋伯格根据这些唱段中演员个人的节奏与音调重新编排所有唱段的乐队伴奏总谱。在录音棚里指挥乐队根据编排后的总谱以演唱为蓝本,为这些“清唱”配乐,最后完成合成混音。

选择这样的制作流程,导演汤姆·霍伯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因为我希望这是一部能有着和音乐剧相同水准的影片,而且也希望它有音乐剧的质感,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同期录音来拍摄,在后期制作中再加上音乐。这样做,可以更为准确地捕捉到演员在演唱时的表情和眼神。要知道,演唱和对口型的时候,人们的表情包括眼神和脖子上的青筋都是不一样的。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有很多特写镜头,这样才能表现出这独特的质感。这样的拍摄的确使得影片的感觉一新,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电影所应该拥有的质感和模样。”

分期录音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悲惨世界》的录制案例中现场演唱分期录制给了演员更大的表现空间,虽然现场只有一架起辅助作用的钢琴,但导演没有预先给演员设计任何演唱上的限制,所有的节奏、语气、轻重、情感的表达都是演员自己在现场即兴发挥,而钢琴师则是根据演员的表现来调整自己演奏的节奏,这就使得演员在影片中的演唱更专心更主动,更为自然和纯真。此外,分期录音给作曲家带来更大的创作空间,分轨素材给乐队配器和多种版本的制作带来多种可能性。

分期录音模式的难度很大。第一,工作量大,制作成本高,前期需要准备周密,录制方案与设备要更加完善,人力物力财力等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第二,人声录制难度大,面对复杂的拍摄环境,获得干净的演唱录音需要更有经验和技巧,演员与钢琴师的双向返听在技术实现上难度高,片场对于现场录音和画面拍摄都带来考验;第三,演员保证声音的完美呈现难度高,拍摄现场反复拍摄演员会非常疲惫,这同时又要保证声音完美,对于歌剧演员是极大的考验;第四,后期制作复杂。分期录音所产生的分轨数据量大,需要准确无误的剪辑整理编配与合成。

2.3 同期录音模式

同期录音,也称现场录音,是在电影拍摄现场同一时间内同步完成画面拍摄与录音工作。

同期录音模式,根据录制地点的不同又分为异地同期和同地同期。

2.3.1 异地同期

异地同期的特点是演唱与乐队在同一时间,但在不同地点同时拍摄与录音。具有历史影响的案例是1992年由导演朱塞佩·帕特罗尼·格里菲执导的实景版歌剧电影《托斯卡》,它采用了异地同期录制的模式,同时在107个国家卫星进行直播。在这场演出中,不仅每一幕的演出地点都发生在原作所描述的实际场合,而且演出时间也和原作中描述的时间相吻合。第一幕在1992年7月11日中午的圣安德烈德拉瓦莱罗马大教堂;第二幕于当天晚上21∶40在罗马法尔内塞宫 (法国大使馆);第三幕于7月12日晚上19点在罗马圣天使堡。在以上三个拍摄地点同时进行演员演唱录制,而乐队则是在三公里外的录音棚内由祖宾梅塔指挥乐队同步进行。

图6 《托斯卡》

2.3.2 同地同期

同地同期模式的特点是演唱与乐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时拍摄与录音,通常舞台现场版的歌剧电影采用这种制作模式。录音师在剧场乐池、舞台、演员身上设置不同类型的话筒来对歌剧演员、乐队等整体声音同期录音。

现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剧院制作团队采用同地同期模式录制舞台版歌剧电影,将舞台演出摄制成电影搬上银幕,是近几年欧美许多主流剧院都在尝试的新方向。笔者分析有如下原因:对于剧院来说,首先与舞台演出结合进行拍摄制作,电影制作周期较短,成本更低;第二是影院直播的创新模式,这种“剧场外全球直播在线”的理念更吸引观众,在传播普及歌剧高雅艺术上传播力更广,吸引年轻人,扩大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促进国际传播,从长远角度可以培养更多剧院观众;第三是通过制作歌剧电影可生产出CD、DVD、在线点播媒体等多种衍生品,满足线上线下观众需求,解决舞台演出档期问题,节约制作成本又增加营销收入。对于观众来说体验度更高,首先走进电影院比正式在歌剧院观看演出要轻松很多,第二是票价很便宜。对于影院来说,提高影院影响力,扩大票房市场吸引观众,档期安排更顺畅。

纽约大都会歌剧院Live in HD 项目、英国皇家歌剧院Live Cinema项目是这个领域的先锋。两家剧院先后在2006年和2009年开启全球歌剧电影直播,获得巨大成功。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于2013年开始制作,也是采用同地同期的声音创作模式,截至目前制作了《纳布科》《图兰朵》《假面舞会》《弄臣》《长征》等三十余部歌剧电影。

同期录音模式的优势:第一,演员与乐队在歌剧演出基础上同期配合度更好,发挥空间更大,更有表现力;第二,成本低,制作周期短,较先期和分期录音模式,同地同期与演出场次紧密结合,制作成本相对较小,制作周期短。第三,拍摄电影同时实现影院直播的方式创造更多价值和品牌推广。

同期录音模式的难点:第一,录音质量有风险,受舞台演出的约束,演出质量风险大,同期噪音较多后期降噪工作量大,易出现瑕疵,弥补只能通过音画同步补录;第二,录制具有局限性,录制环境、设备、时间各方面受到演出场地及档期流程的局限。

3 声音创作模式的综合比较

综上分析,以下从歌剧电影制作成本、制作周期、执行难度、现场环境对于录制的影响、拍摄效率、演员表现力和疲劳度、声音质量把控和后期制作难度十个方面对先期录音模式、分期录音模式,同期录音模式进行横向比较。

我们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到,无论从歌剧电影制作成本还是到制作难度,先期录音模式与同期录音模式都较分期录音模式有着很大优势。分期录音模式因为其制作工艺复杂难度高,在制作可行度上具有很高的挑战,我们也可以从国内外众多歌剧电影制作中看到采用分期录音模式的案例少之又少,因此像《悲惨世界》这样独树一帜的成功案例是非常难得的。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歌剧电影的声音制作是采用先期录音模式或是同期录音模式,二者从各个角度比较各有优势。在这里,笔者根据多年参与歌剧电影制作的经验,推荐以同期录音为主,先期录音为辅的复合声音创作模式。例如:在电影制作中设计音画同期录制和还音拍摄环节,在拍摄过程中以演员同期的演唱录音为主要素材,再采用先期录音的制作工艺将录音素材现场回放拍摄补充画面素材。这样就兼顾了两种声音创作模式的优势,同期录音的制作成本降低,演员在艺术呈现上有自由的发挥空间。还音拍摄将现场环境对录制的影响降到最小,保证了画面拍摄的高效率。因此,以同期录音为主,先期录音为辅的复合声音创作模式更具有可行性。

在文化市场高度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外歌剧电影的制作量日益剧增。作为歌剧电影制作工作者,笔者分析了不同歌剧电影声音创作模式的优势、难点与比较。歌剧电影制作团队可以权衡各个方面来采用适合的声音创作模式,制作出越来越多优秀的歌剧电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