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靖

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我国人均年蔬菜消费量已超过100公斤,保障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呈现上涨较快和打破周期等新特征。究其根源,在于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面临着全年总体平衡与短期区域失衡、生产集中与消费分散、供给结构调整较慢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等三大矛盾问题。未来,应进一步提升蔬菜应急保供能力,提升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自给水平,减少流通环节和相关费用,提升品质优化储备结构,保障蔬菜有效供给、价格稳定。

一、我国蔬菜价格波动呈现两大新特征

(一)上涨较快:近年来蔬菜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从全国层面看,2020年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现较快上涨态势。2015—2019年,全国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3.96元/公斤,年均增长3.1%。2020—2021年,平均价格达到4.82元/公斤,年均增长8.4%,增速是2015—2019年的2.7倍,年均增长率高于同期年均CPI6.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当年物价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2022年1—5月平均批发价为5.3元/公斤,仍处于较高水平。

(二)打破周期:年度周期性波动被打乱

通常情况下,每年1月菜价较低,之后受春节消费和气温较低等因素影响,2—3月菜价会达到全年峰值;随着进入换季蔬菜收获期,价格逐步回落,并于6—7月达到全年低点;之后进入高温炎热和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期,蔬菜易腐烂,交通易中断,价格逐步回升,于9—10月达到全年第二高点;随着冬季蔬菜的收获上市,价格再次回落,于11月达到年内第二低点;随后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全年呈现“双峰双谷型”周期波动特征(图1)。但近年来,传统菜价低点易被抬高,原有周期被打乱。例如,2021年10—11月原本是全年菜价低点,但受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地疫情影响,叠加北方持续降雨,使得同期蔬菜价格不降反升,同比和环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二、蔬菜生产消费面临三大矛盾问题

(一)全年总体平衡与短期区域失衡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蔬菜产量为59767万吨,首次超过粮食成为我国第一大农产品,2021年产量达到7.67亿吨的新高,实现了自2011年以来的“十一连增”(表1)。人均产量超过500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供给总量充足,实现全年总体供求平衡不成问题。

但是,蔬菜生产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经常出现同类蔬菜同时短缺或集中上市的情况,叠加病虫灾害和人为炒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短期内出现较大价格波动。特别是部分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的蔬菜自给率较低,而运输半径扩大,加大了菜价调控的难度。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为例,2000年以来这四座城市的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在下降,2021年的人均蔬菜产量较2000年大体下降了60%—70%,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蔬菜自给率分别仅为15%和3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这座常住人口超过1880万人的特大城市,通过稳定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农业、加强冷库冷链建设等方式,实现了连续多年蔬菜自给率达到100%的超高水平,使得广州市的菜价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其他大中城市。

(二)生产集中与消费分散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蔬菜生产越来越向优势主产区集中,不同品种的产区化特征明显,这虽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提升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但同时也使得蔬菜产销由原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相对封闭模式,转变为当前“集中生产、全国销售”的大流通模式。2021年,全国蔬菜产量超过3000万吨的10个省,产量之和占全国的比重达68%(表2),形成明显的“三分区域产七分菜”的格局,与人口之和占全国55%相比,意味着大量的蔬菜需要跨省运输销售。

由于蔬菜运输以公路为主,易受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影响,并且物流成本上涨较快,随着产销地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收购仓储、分拣包装、信息管理、运输装卸、批发零售、快递到家等流通环节不断增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等问题会被迅速放大,造成终端市场价格波动增大,加大调控难度。特别是在市场突然短缺的情况下,囤菜心理会放大短期市场需求,若不能及时补货,则可能进一步引发居民非理性抢购囤积,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三)供给结构调整较慢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之间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蔬菜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对于新鲜、反季、多样的蔬菜需求大幅增加。土豆、红薯、卷心菜等耐储蔬菜,曾是北方冬春季节最主要的食用品种,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产量持续下降。3种蔬菜产量之和从2000年的2.3亿吨降至2020年的1.6亿吨,同期占全国蔬菜产量的比重也从45.5%降至22.1%。而黄瓜、西红柿、茄子、菠菜、蘑菇等季节性、新鲜性蔬菜需求则持续上升,2020年上述5种蔬菜的产量分别是2000年的3.1倍、2.9倍、2.7倍、3.8倍和6.0倍,5种蔬菜产量之和的占比也从2000年14.9%升至2020年的33.2%,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与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相比,供给结构特别是储备结构的调整难以完全同步。2020年以来,作为基本储备品种的土豆、胡萝卜、白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的价格波幅总体较低,同期推动菜价上涨的主要品种是包括黄瓜、南瓜、西红柿、青椒等瓜菜类、茄果类蔬菜。这类蔬菜存在着受天气影响大、不易储存、区域偏好差别大等特点,并且作为储备的比重也较低,在短期外部供给有限、主要依托储备进行调控时,政策效果可能受到影响。此外,居民对绿色安全、优质新鲜、营养健康的蔬菜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而供给端调整升级的速度相对较慢,结构性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面对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蔬菜自给水平

一是全面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牢固树立蔬菜保供的底线意识,强化地方首责,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明确城区人口在一定规模以上城市蔬菜自给率的底线要求,强化年度考核。划定基本菜田,实施严格保护,逐步扩大郊区种植面积,对于需要征占郊区菜地改为商业开发的,实施占补平衡政策,征收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用于新菜地的开发建设。

二是鼓励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加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蔬菜生产布局,提升生产区域温室大棚、节水滴灌、设施装备等硬件水平,鼓励生产企业由平面种植向立体栽培发展,建立健全全程机械化服务体系,努力培育一批当地基础条件好、科技含量高、管理水平高、辐射能力强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完善本地全蔬菜供给保障体系。鼓励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适度发展工厂化育苗,鼓励本地重点企业选择速生叶菜、芽苗菜等品种进行种植,缩短蔬菜生长周期。畅通跨省跨区物流通道,推动各大中城市加强与“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对接,引导本地农产品批发企业、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等加大货源储备,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提升储备投放的顺畅性、及时性、准确性。

(二)针对运输半径较大,进一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和相关费用

一是完善产销区间运输通道协调和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健全全国统一、时时更新、共建共享的蔬菜供求、价格配送等信息服务大数据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推行蔬菜标准化和分级包装模式,减少不必要环节。

二是加强蔬菜物流中心和社区零售网点建设。提升大中城市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生鲜配送等模式的比重,引导蔬菜种植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探索发展蔬菜直通车、小区直投菜柜等模式。

三是多措并举降低流通环节费用。加大蔬菜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提高冷链物流利用效率,优化包装方式,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耗损率。完善畅通高效、智慧便捷的蔬菜运输绿色通道制度,提高通行效率,减少蔬菜损耗。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减免运输车辆进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进场费、停车费等相关费用。

(三)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提升品质,优化储备结构

一是健全有效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升级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大蔬菜育种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蔬菜种子自主能力,不断提高种子种苗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产业体系。加强蔬菜全产业链开发,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技术模式,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二是构建覆盖全程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大宗蔬菜作物、优势和特色蔬菜品种的质量标准体系,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强跨部门间数据共享,强化蔬菜产品市场销售监督检查力度,建设蔬菜重点品种追溯系统,完善全过程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进一步优化蔬菜储备品种结构。结合蔬菜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优化蔬菜储备品种,加大新鲜蔬菜比重,加强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冷库建设,优化公共冷链物流基地布局,提升已有冷库、人防工程和传统地窖等设施利用效率,加快速冻蔬菜产业发展,提升速冻鲜菜储备和运输能力。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