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邱广斌,翟如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二医院检验科,沈阳 0003)

龟分枝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腐生物寄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最常见的菌种之一,可引起脓肿、肺部以及伤口感染,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手术器械传播[1]。近年来,由非典型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国内由于对此病的认识不够,检查和鉴定方法都较局限,依靠常规治疗结核病的药物效果一般都不好,使得治疗比较困难[2]。因此,及时、正确的鉴定该菌对临床治疗、控制医院内的感染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男,61岁,2013年5月因无明显诱因周身红斑、浮肿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37.8℃,自行静脉应用头孢哌酮、地塞米松(剂量不详)7d,但发热症状无缓解,继而出现四肢皮肤红肿加重,耻骨联合处、左小腿出现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来该院就诊。入院时一般状态差,双肺听诊呼吸音弱,右下肺可闻及散在帛裂音,全身皮肤多处硬结、红肿及溃疡,其中硬结以上腹部较明显,约6cm×6cm,红肿处皮温高,无破溃,无压痛,以双前臂、双腋和两侧腹部较严重,溃疡以耻骨联合处和左侧小腿内侧处较重(左小腿内侧可见一大小约16cm×9cm 创面,表面结少量灰黑色痂皮,有少量渗出,周围皮肤略有红肿,耻骨联合处可见一大小约12cm×7cm 创面,下连至会阴部,部分皮肤软组织缺失,渗出较多,周围皮肤无明显红肿,骶尾部可见1cm×1cm 溃疡)。左侧腋下、左侧腹部靠近髂部红肿处可见内有脓样液化,触之内有波动感。胸部CT 显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及毛玻璃状改变。B 超检查提示:有局限性脓肿。病理检查提示:有结核样肉芽肿。微生物学检查:多次送检血培养呈阳性,涂片进行革兰染色为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为阳性。

1.2 仪器与试剂血琼脂、麦康凯、营养琼脂、M-H 琼脂、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7H12B培养基、5μg/mLα-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NAP)、硝酸盐等微量生化管。

1.3 方法血液经增菌培养后接种于血琼脂、麦康凯、营养琼脂,菌落偶有粗糙型,营养要求不高,普通血琼脂、麦康凯培养基均可生长。在普通血琼脂培养基上35℃培养2~5d可见明显菌落。菌落为无色、圆形、光滑、湿润、凸起。菌落涂片革兰染色为阳性,抗酸染色阳性。再传代培养于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和对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传代于7H12B培养基内,24h可见絮状生长;传代于变色液体培养基内,24h培养基即可变紫色或红色,且有紫色菌体沉淀;能耐受5μg/mLα-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NAP),由此可确定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GM)。确定后进行芳香硫酸酯酶(3、14d)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铁吸收试验、麦康凯琼脂生长试验和30℃、37℃、45℃试验。除了龟分枝杆菌(类龟分枝杆菌除外)外,其他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硝酸盐还原试验和铁吸收试验均为阴性[3];除了耻垢分枝杆菌和偶发分枝杆菌Ⅰ型外,其他快速生长分枝杆菌45℃均不能生长;除了耻垢分枝杆菌芳香硫酸酯酶(3d)阴性外,其他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均为阳性;除了部分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外,其他均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由此鉴定为龟分枝杆菌。

2 结果

2.1 涂片结果血培养提示阳性,将集菌处理后的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下可见革兰阳性杆菌。同时进行抗酸染色,镜下可见抗酸阳性杆菌,见图1、2。

图1 血标本革兰染色涂片

图2 血标本抗酸染色涂片

2.2 培养结果用无菌注射器从阳性血培养瓶中,抽取适量血液,接种于血平皿、麦康凯培养基中,置于35℃温箱内,培养3~5d。血平皿上菌落为无色、圆形、光滑、湿润、凸起。见图3。

2.3 药敏结果选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培养板在35℃中孵育3~5d,由于药物不稳定性,孵育时间不能超过5d,结果显示,阿米卡星抑菌环为30mm,环丙沙星抑菌环为20mm,四环素抑菌环为30mm,庆大霉素抑菌环为20mm,第3代头孢抑菌环为6mm,克拉霉素抑菌环为15 mm,利福平抑菌环为18mm。推测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敏感,环丙沙星、利福平中敏,头孢菌素耐药。从而判定此菌是一种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

图3 血平皿上菌落形态

3 讨论

龟分枝杆菌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Runyon 分类法的第Ⅳ群——快速生长菌(又名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该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灰尘中,为环境中最常见的分枝杆菌。菌体为微弯曲或直的杆菌,不同条件下,菌体呈多形态性,革兰染色不明显,多数情况下为阳性;无荚膜鞭毛不能运动,幼龄菌具有较强的抗酸性,随着菌龄延长抗酸性减弱;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能引起局部及全身感染。本菌营养要求不高,在血平皿、麦康凯、营养琼脂上,35℃均可生长。此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较高,所以临床上大都采用联合用药。本例患者采取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头孢西丁、利福平联合用药,并对脓肿部位进行清创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胸部CT 显示双肺纹理较以前清晰,B超检查提示局限性脓肿缩小,微生物学检查表明多次送检血培养呈阴性。

随着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分离率、临床感染率和发病率总体上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占分枝杆菌菌株总数的20%左右,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4-6]。此类细菌以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为代表。本例患者确诊感染龟分枝杆菌,此菌对人类的致病性不高,经常是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作为继发性、伴随性疾病发生。感染具有条件性是此菌致病性的一个显着特点,往往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免疫缺陷或免疫抑制剂、长期激素使用者、脏器移植、肿瘤、老年人中高发。本例患者就是因患有免疫系统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免疫缺陷,进而继发龟分枝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

综上所述,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感染及发病,由于耐药率高以及广泛,导致临床可供选择的药物较少,因而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7-10]。所以加强实验检测,及时、准确鉴定该病原菌,给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支持,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组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该疾病。

[1]陈升汉.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5):273-274.

[2]邹晓艳,杨德远,杨玲.从脓肿及病变组织中检出龟分枝杆菌[J].微生物与感染,2013,8(2):96-97.

[3]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4]许蕴怡,李冰,谭耀驹,等.广州地区临床分离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结果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3):334-336.

[5]刘厚明,詹能勇,陈建波,等.14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对10种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9):1390-1392.

[6]李昕洁,谭守勇,黄业伦,等.812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2):132-133.

[7]吴龙章,陈素颖,曾少芳,等.广州市12年间分枝杆菌菌型与药物敏感性结果变迁的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6-29.

[8]王俊玲,汪志慧,尹诗维.112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耐药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1,22(4):62-63.

[9]卢家泽,李德宪.5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19):2569-2570.

[10]陈华,陈品儒,肖芃.180株Ⅳ群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1,32(11):143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