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璟

摘要: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与维护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黔云集中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的实际运作,阐述了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的运营特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运行与维护的价值和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运行与维护措施,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维护

DOI:10.12433/zgkjtz.20241436

一、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电子化招标采购已经成为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和确保公平、透明、合规采购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运行与维护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采购效率、降低成本方面,还体现在增强透明度和合规性、便于监管和管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招标采购是国有企业重要的采购方式,对于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采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招标方式,具有信息化、集中化、透明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国有企业招标采购中。然而,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与维护也面临着系统稳定性、数据安全性、业务连续性等诸多挑战。因此,对该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的运营特点

(一)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的内容和特点

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的招标过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招标采购的信息化、规范化、集中化、透明化。以贵州省黔云集中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贵州省国资委批准成立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黔云公司”)为例,其在电子交易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打造了生产资料交易“流程驱动、环节闭合、可查可溯”的综合服务体系,搭建了涵盖“综合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区块链监管平台”的多功能立体架构,实现了交易数据跨企业、跨部门“聚通用”,实现了电子招标采购的信息化;通过引入权威第三方资源,进一步规范数据管理,强化对数据管控、系统运维等核心工作环节的外部审计,阻断数据泄密渠道,筑牢数据资产铁笼,有效保障了交易数据与交易流程的安全可控,实现了电子招标采购的规范化;以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尝试将交易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相融合,形成了贯穿产业的、多租户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电子招标采购的集中化;通过强化数据安全管理,运用业务监督管理、全流程行为记录、数据交换流转防控等手段,发挥数据防篡改、密钥分段管理、“人数”分离等技术优势,实现了电子招标采购的透明化。

(二)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运行维护的内容和特点

电子化集中招标代理业务的运行维护主要是保障业务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以黔云公司为例,其业务运行维护的重点在于不断优化数字化管理结构,使电子平台功能持续满足客户需求:其一,通过集约化的云平台建设,为用户提供“云+链+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逐步实现以生产资料交易为“原点”,企业生产资料管理从计划、交易、签约到库管、评价的完整的系统服务架构。其二,以供应链管理为切入点,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金融机构,尝试将交易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系统相融合,形成贯穿产业的、多租户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以享链技术为支撑,提供节点部署、服务集群功能、应用市场管理、应用数据存储等功能,为企业提供云链一体化的算力资源服务。

三、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与维护措施

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与维护需要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建立健全运用管理机制、强化运行维护与监督、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平台功能开发等措施,从而有效推动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一)建立健全运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用管理机制,是保障业务稳定、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与维护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全面的监督和审计制度,对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可确保采购活动的合法合规和公正公平。黔云公司以落实全省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服务规范为宗旨,积极履行交易中心服务职能,注重工作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标准项目管理机制和标准服务体系,在制度体系建设上,加强联建成果落地,促进了公共资源交易全生态链的健康发展。

(二)强化运行维护与监督

加强对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维护和监督,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及时处理问题和风险。由于黔云公司为贵州国资委管理下的国有企业,在实际营运中,加入了国资监管层面的设计,引入权威第三方资源进一步规范数据管理,强化对数据管控、系统运维等核心工作环节的外部审计,阻断数据泄密渠道,有效保障了交易数据与交易流程的安全可控,为贵州省内国资监管提供了全新的抓手,有效助力清廉国有企业建设。

(三)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业务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以及引进优秀人才。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黔云公司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优化薪酬分配体系、挂牌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多措并举,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人事制度管理体系,开创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局面;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黔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以适应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发展需求。

(四)加强平台功能开发

加强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平台功能的开发,是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平台功能、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等方式。

一是逐步向供应链两端延伸服务。在已建成的权威交易平台基础上,从生产资料交易这一环节,探索打造供应链上下游金融服务配置中心、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经营决策服务的数据服务中心,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资源整合,扩大平台延伸范围,为平台向全链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尝试将交易系统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融合。黔云公司围绕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目标,通过“云+链+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采用集约建设、分段投入、租用服务等方式,形成贯穿产业的、多租户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信息化服务。

三是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坚强基座。以IDC算力枢纽为核心,将区块链平台与云平台有机融合,逐步实现“计划-交易-签约-库管-评价”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服务架构,实现以生产资料交易为“原点”,以生产资料交易服务为核心,以“互联网+”为手段的供应链全链生态圈业。黔云公司通过实时汇聚海量的真实数据,打造安全、海量、真实、实时、专业的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从交易服务平台,到实现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增值保值,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数智”力量。

(五)提供创新性的支持服务

国有企业生产资料交易与传统政府采购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一是交易的目的性不同,传统政府采购的目的是消费后用于管理,而国有企业生产资料交易的目的则在于投资并产生经营效益。由于目的性不同,二者在交易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存在差异。由于政府投资在交易过程中具备消费属性,其更偏向于考虑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而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交易具有投资属性,在满足合法性、合规性基础上,其更注重效益。二是国有企业生产资料交易因其覆盖业态的丰富性,生产资料交易内容、方式、规模存在差异。范围从单纯的工具扩展到设备、物资、服务、数据等各种全新形态,生产资料的多样性和企业业态的复杂性,导致在生产资料交易过程中,必须配套“一企一策”乃至“一标一策”的运营模式。

黔云公司在对以上交易服务需求进行梳理及实践探索后,从电子化交易平台应“适配国有企业个性化需求公约集”这一观点出发,在交易系统建设中运用了柔性个性化建设理念。柔性个性化是指交易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人工智能学习迭代、云计算配置多租户、大数据优化等技术手段,形成拥有自适应特点的可配置交易服务系统,适配国有企业多业态下生产资料交易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交易方式、成交量、失败原因、交易对象分布等数据勾勒用户画像,整合形成画像群,并开展数据分析,挖掘企业需求,以持续优化系统,在合法、合规、合纪的原则下,运用技术手段使交易系统适配国有企业生产资料交易个性化需求并不断持续优化,探索并延展“个性化需求公约集”,最终建成了企业“能用、好用、想用”的交易服务生态。

四、对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运行与维护中的效率与监管问题的思考

国有企业生产资料交易受市场竞争环境、投资属性、生产事件处置等因素的影响,着重关注交易的时效性。国有企业需根据其生产经营实际选择交易类型、交易时间及公开范围,充分发挥交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市场配置效率。

同时,也为了防止不合理运用主观能动性、违背提高国有企业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初衷,滋生贪腐和违规操作,妨碍内部及上级单位相关监督人员、监督部门及纪检监察履行监督职责,笔者认为,将来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方向可转为“流程管控+软硬件开发集成+技术创新融合”,生产资料交易“事前审核、事中管控、事后留痕”的在线综合监管体系。

(一)交易行为事前审核

将各类型生产资料交易过程所需的信息进行流程化设计,在生产资料交易行为事前各阶段进行审核,通过企业主体身份认证、项目基础信息审核、交易文件加密保护等方式,从源头核实,并同步公开项目信息,杜绝违规操作,从而提高采购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交易过程开端可控。

(二)交易过程监督管控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评标过程中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动线分隔、权限分离的管控机制。线上方面,通过投标文件的同步解密,远程确认报价,根据报价自动排序,生成报表,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确认并签章后,完成开标事宜。线下方面,通过“动线设计+分配门禁权限+佩戴身份吊牌”的方式,有效限制评标过程中各类人员的行为。对招标大厅、监标区、评标区、评标室、操作界面开展多维度、立体化、无死角监控,结合高清摄像设备、拾音设备、评标智能监督一体化设备、静默运行监控程序实现全面布防,所有监控数据以“上云、上链存储+本地存储”的方式长期保存,实现交易过程事中有控。

(三)交易数据可查可溯

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可通过融合远程智能监督系统、评标智能监督一体化系统、区域静态监督、活体身份识别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评标环节全程见证,并为监管部门事后溯源、询证保留依据。

通过对交易流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监督管控,使交易流程在“事前”环节获得的基础数据安全可靠,保证交易流程在“事中”环节得以正常进行,为“事后”追溯提供数据依据,采购人可通过对交易流程“事后”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运行与维护,不仅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生产资料招投标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针对运行与维护的措施,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运用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升业务运营效果,并对其他领域的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深入研究,以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期待本文能引起更多学者和从业人员对国有企业电子化集中招标采购业务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肖俊生.新时代背景下电子化招投标采购工作的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07):304-307.

[2]黄少雄,徐卫永.华电集团招标与集中采购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招标采购管理,2016(10):20-23.

[3]戎袁杰,刘明巍,陈秀娟.央企电子化集中招标项目精益管理模式探究[J].招标采购管理,2016(0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