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甘肃省兰州北山生态建设管护中心林木良种培育站,甘肃 兰州 730000)

林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平衡,增强森林树种多样性,提高地方自然防护能力的重要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位置。随着近几年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导致自然灾害问题频发,生态环境岌岌可危,为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林业部门则要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利用,以此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护屏障。

1  新时期林业树种栽培工作的重要性

1.1  保证林业种苗的充足性

基于新时期背景之下,气候与环境保护成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受到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林业建设工作变得异常复杂,森林资源的建设需要有大量的种苗做支持。因此,树种栽培工作便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保障树种种苗的充足性,还可以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繁育出优秀的树种,提高林木与地方水文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不断提升森林资源建设的质量。

1.2  促进地方产业资源发展

通过树种栽培工作的科学推进,能够保障地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现代化的林业繁育技术,能够推动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木材加工业、多样化的林下种植产业,畜牧业等等。并且森林资源多在乡村与偏远地区,通过优质的树种栽培工作开展,不仅能够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发展机遇。

2  现代化林业树种栽培技术应用原则

2.1  秉持适地适树原则

我国的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在进行树种栽培工作时,需要依照地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气候,选择能够符合地方生长的树种,这样在栽培的过程中,一是能够提高成活率;二是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三是能够提高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四是提升造林成活率。同时,大多森林资源覆盖的范围较广,即便是同一地区内水文地质与气候变化也相差较大,相关人员在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

2.2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树种栽培工作需要为林业资源的发展而服务,虽然林业资源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提高其工作的指向性。例如:地方的生态较为薄弱,那森林资源的建设便要打造一个减少地方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生态林,其中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树种交错种植。在栽培的过程中,也不能秉持既往单一的林业管理思路,应依照地方林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科学调配。

3  林业树种栽培常见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树种栽培准备工作

3.1.1 苗圃选址

苗圃是培育林木幼株的园地,可以视为孕育森林资源的摇篮,对于林业树种栽培工作而言,苗圃的选址工作十分重要,其关系到后期苗木的运输与生长质量。在选择时,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例如:首先,要近邻苗木用地,并且交通运输也要较为方便,能够有充足的劳动力与电力支持幼株的培育工作。其次,对于林业常种的几种树苗而言,应尽量将苗圃选择在土层较为深厚的沙壤区域,以壤土或者轻黏壤土较为适宜,pH值应维持在6~7.2,水源要充足,且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避免洪涝问题的出现。最后,由于在林木幼株初期抚育环节,其生命力较为脆弱,因此要尽量避开在风大、霜害以及病虫害严重的区域选建苗圃。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要依照林业资源的建设种类,来建设相适宜的苗圃类型,如固定苗圃或者临时苗圃,以便合理利用苗圃建设资源。

3.1.2 土壤管理

为能够进一步提升林木育苗的成活率,还要做好苗圃土壤的管理工作,避免在后期栽培的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等问题。首先,苗圃管理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保证土壤整齐平坦;第二,提高土壤的疏松度;第三,提高土壤的安全性。其次,要做好苗圃土壤的消毒工作,当前我国林木苗圃多采用化学消毒与物理消毒协同实施的方式开展,物理消毒会通过深翻土壤,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菌进行消杀,但由于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还要通过化学消毒,来弥补它的不足。例如:可以利用五氯硝基苯来进行消毒,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进行混合,然后每1m2苗圃施75%五氯硝基苯4kg与5kg代森锌,其中可以掺入12kg的细土,用于播种时幼苗下垫与上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林木出现枯死的状况,还能够抑制炭疽病、猝倒病、菌核病的出现。也可以使用福尔马林等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其比例为每1㎡的苗圃配50ml的福尔马林和10kg的水混合,均匀喷洒地表。

3.1.3 催芽育苗

在栽培育种的过程中不是每一林木的种子都能够达到种植要求,当部分林木种子处于休眠期时,则要通过人工激励的方式,打破其休眠的状态,并让其在短时间之内发芽,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节省种子资源的作用,还可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种出来的林木也相对整齐。当前我国常用的两种林业栽培催芽技术为温床催芽以及水浸催芽,其中温床催芽是指,通过人工制造一个温度、光照、水分能够适宜种子生长的一个催生坑窖。首先,需要在坑窖的底部敷设稻草或者保鲜膜来提高环境温度,然后再将种子铺上,利用草席将坑窖完全覆盖,直到树种发芽了以后,才能够开展种植作业。水浸催芽是指将树种完全浸泡于水中,以便来提升种子的吸水性能,当达到了合适的温度以后,2~3d便可以拿到苗圃之中进行播种。而在育苗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种子对于养分的实际需求。

3.2  树种栽培过程技术

3.2.1 播种技术

播种是栽培过程的重要环节,其决定了后期树种的生长质量。在此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因地适宜”的原则。在现代化的森林资源建设中,不会单一地对一种树种进行栽培,为能够提高森林物种的多样性,则要依照不同的树种生长特点,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与播种方式,保证环境温度能够适合林木的生长需求。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当林场中的土壤温度达到10℃左右,便可开始进行春种;如果土壤的温度在5℃左右,便可以开始秋种作业,但需要注意霜降对其影响,应尽量赶在霜降之前的5d左右完成秋种作业。从播种方法的角度而言,所种植的如果是小型树种,如杨树、榆树等,则可以利用撒播的方式开展。如果所种植的树种较大,则应选择点状直播或者穴盘点拨的方式开展。如果种植的规模较大,为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播种机械来完成播种作业。

3.2.2 移栽技术

在移植作业中,其对时间以及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便减少人为移植对苗木所形成的不可逆影响。在多数情况下,林业苗木的移植都会选在春季以及秋季,因为苗木在这两个时期对于养分的需求较少,多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都能够满足其生长,不会对苗木造成致命的影响。除此之外,为能够提高土壤养分输送的集中性,提升苗木生长形态的美观性,在移植之前则要做好相应的修剪工作,一是要检查病枝枯叶,将其修剪完毕以后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出现,避免养分被分散。二是针对部分生长较为茂盛的苗木也要适当地进行修剪,其能够约束苗木的生长形态,并可以减少对主干养分吸收的影响。三是当修剪完毕以后,为避免新鲜枝叶暴露处感染,应及时地敷上药物进行修复。在移植苗木的过程中,如果苗木所要运输的时间较长,为避免水分过度的蒸发,可以将其根部浸泡在水中,在保存苗木水分的同时,还可以为其进行一定的养分补给。

3.2.3 苗期管理

在苗期管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加大对苗木个体生长状态的观察,及时地进行查苗,如果出现了缺苗的情况则要及时地进行补苗,并要保证苗木之间的距离得当。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苗木病虫害的多发阶段,为能够避免苗木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感染问题,应有针对性地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在苗木生长的初期可以通过化学预防的方式,利用多种灭菌剂协同开展,例如: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工作人员也要及时地做好杂草处理,避免其争夺苗木的养分,提高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3  树种栽培技术管理

3.3.1 防病虫害治理

到了后期的经营与管理阶段,防病虫害是工作的重点,当前我国常用的林业防病虫害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与物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是如果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了病虫害现象,为避免其进一步扩散,则要采用化学药剂直喷受害区域方式开展,其不仅能够快速地解决病虫害问题,部分残留的药剂也会附着于土壤或者林木枝叶的表面,可以有效抑制其他病虫害的生长。而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根据不同的树木,调配以及选择好不同的药剂,避免过多的喷施,导致树木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当后期出现严重的病虫害以后,难以进行治理。而当受灾的面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消除,在做好化学防治的同时,也要通过物理防治的方式,将其与未感染病虫害的林木有效隔离,避免病虫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基于现代化林业种植背景之下,也可以通过多元的种植结构,来提高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3.2 土壤深翻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并且其中的养分也会随之流失,这样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质量,因此在管理期间也要定期地进行土壤深翻工作,其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更便于苗木吸收养分,起到加大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积的作用,以便保证苗木的快速增长。

3.3.3 养分管理技术

在苗期管理初期,可以选择施磷酸二铵或者一些复合肥液,以便加快苗木的根茎发育。当苗木进入了旺盛生长期后,则可以再追加一些尿素等速效肥。在过了这段生长期以后,则可以喷施一些磷肥或者钾肥,这样可以加快苗木的质化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相关人员也需要注意,当苗木出圃造林之前,则要逐渐减少对其的水分补给,并要停止追肥作业,以便增强苗木的抗逆性,应根据林木实际的生长状况,合理调控。而当树木生长到了后期,其水分的蒸发量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工作人员则可结合有针对性的浇灌方法,以避免水分的流失。像可以通过树冠喷水法的方式开展,这样在干旱的季节不仅能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树木的生长需求。除此之外,如果是梅雨等强降水季节,也要调控好浇水量和次数,并及时地进行排水工作,避免洪涝等情况的出现。

4  创新林业树种栽培管理技术的方法

4.1  林下种植与饲养技术

随着当前我国林业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经营与管理方式,如果能够依照地方林业资源发展需求,选择适应性较强的经营模式,则能够不断提升地方林业资源的效益。林木大多高大挺拔,在栽培的初期,为能满足其后期的生长,则会提高树木之间的距离,而这也造就了开阔的林下种植空间,技术人员可以依照当地的水文地质特点,结合蔬菜、水果、药材等植物兼并种植,或者通过饲养林下家禽的方式,不断拓展周边产业。

4.2  林业与畜牧发展技术

畜牧业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在栽培经营林业树种的过程中,其周围经常会出现杂草或者枯叶,而这些均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进行再加工,这样既保证了林木的生长营养,又可以减轻牧民购买饲料的经济压力,并能够推动一条专业化的饲料产业链形成。除此之外,牲畜的粪便也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元素之一,如果将其作为供给大规模林木生长的肥料,不仅可以节省林业建设资源,还可以有效处理牲畜粪便,避免其污染周围的水源与环境。

4.3  混种植果蔬作物技术

在林下种植中,如果仅靠单一的栽培物种,有时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将林业种植与农业发展联系在一些,通过混合种植果蔬作物的形式,创建全新的种植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地方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调动周围居民保护林业资源的积极性。例如:部分地区可以将油菜与葡萄作物进行混合种植,做好种植间距的调控以后,可通过遮光大棚来调控作物休眠与生长的周期,并适时地开展催芽作业,保证其生长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时期背景之下,我国确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治国科学理论,而森林资源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在森林资源培育与利用方面的优势性,通过科学的树种栽培管理技术,推动地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地方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其经济与社会效益,以此加快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