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花

(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 松潘 622300)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们无论是在工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于人造林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地加大。而在我国经济飞速建设的同时,工业发展过程中也对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各类型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也触发了地球资源枯竭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人造林也被称为地球的呼吸之肺,人造林的存在不仅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各类型的能源补给,同时,还能够发挥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等多方面的生态效益。而在人类无休止和无节制的资源开采背景下,目前,我国的人造林破坏严重,再加上国家建设事业中对于人造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我国的人造林出现了严重的匮乏问题,因此,通过人为干预的手段对人造林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更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人工造林理念的提升,也为我国人造林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但考虑到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方地区的地形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差异性极大,这也意味着人造林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在了解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培育合适的树种,只有经过成千上万的实验和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人工造林计划的顺利完工,从而为保障我国国家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1 我国人工造林技术的应用现状

1.1 技术专业性不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科学技术已经融入了我国的不同行业中,并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随着智能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融入和应用,也让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地提升,同时,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单纯地依靠人力造林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造林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而在绝大多数地区,造林工作人员都是当地的普通老百姓,这些造林工作人员普遍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并且缺乏相关科学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的储备,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很难确保人造林的存活率以及长势,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树种资源浪费问题,无法满足,目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人造林的需求量。而人工造林技术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征,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极为专业的职业素养以及知识储备,并且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确保森林的长势。但目前,我国的人工造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明显存在专业人员素质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

1.2 人工造林技术中,科技应用含量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人造林在发展过程中大多数都集中在内陆地区,尤其是在一些未经开发的偏远山区,人造林通常情况下发展较为茂盛。但这些地区普遍经济不发达,并且相比于沿海一线城市来说交通条件也较为落后,因此,在人工造林过程中也缺乏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支撑。而考虑到目前前沿的人工造林技术,无论是在树种的选择还是前期的设备应用方面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力度,而这些偏远地区,由于受到财政因素的影响,很难支撑先进设备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再加上很多偏远的山区地形较为复杂多,而整体的交通事业发展又较为落后,因此,在人造林发展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运输成本。

1.3 先进的人工造林技术

考虑到我国国土广阔,南北方地区以及东西地区经济差异性极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典型的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多方面的问题。按照一般规律来说,在我国东部较为发达的地区,不仅资源流通速度较快,同时,一旦有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现,这些地区也将会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第一批试点,总体上来看,先进科研技术的共享程度相对较高,同时,技术以及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成本相对较低。除此之外,很多前沿科学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市场垄断等多方面的问题,一些企业的供应商也依靠技术垄断来打压一些新兴的供应商并谋求利润,这也导致很多前沿科技的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在收效甚微的条件下,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而在我国西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前沿科学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低,在人造林建设的过程中总是无法第一时间普及并应用前沿的科学技术或理念[1]。

2 人工造林技术的应用

2.1 重视对于人造林的人为干预

考虑到长久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下,导致我国人造林出现了大面积的减退问题,目前,单纯地依靠人造林自身的修复能力,很难实现我国人造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必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人类干涉技术贯穿于人工造林的不同阶段,从前期的选址、种子的选择、树种运输、种植到抚育等不同的环节都要加强人为活动的干涉,这样才能够确保人造林能够有效地成活。第一,地理勘测工作。在人工造林技术开展之前,需要对种植区域当地的气候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等多方面的数据参数进行前期调查,通过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人工造林计划以及方案。第二,整地工作。整地工作中是需要通过保障种植区域的土壤营养成分、土壤中的含水量以及地面温度,从而满足树木在成长发展不同阶段对于各类型营养元素的需求。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能够随时动态性地管理树木成长的具体状况,一旦树木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缺水、病虫害问题时,就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第三,选苗工作。选苗工作的开展是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位置特征以及环境特征,选择合适的树苗,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树苗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本地树种具有良好的土地适用性,可以在前期的试点阶段先采用本地树种进行种植。如果该地区的规划是美观林或经济林,就可以通过移植已经长成的外地树种,有效地提升树木的成活率[4]。除此之外,还应当通过加大人工干预力度,培育一些具有抗旱性能且抗病害能力相对较强的新树种,保障树苗后续的机体抵抗能力。第四,树苗的运输。在苗木运输、装卸以及验收等活动中,必须要避免苗木的根系受到外力干扰或树皮遭到外力影响受到损伤问题。这就需要通过采用合理的保护措施,将苗木的根系包裹起来,在路途遥远的情况下还应当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苗木在路途中死亡。在验收工作中,需要针对苗木的品质、感染病虫害的状况等多方面的参数进行评估,保障苗木的成活率。第五,苗木的种植。种植阶段所采用的人工干涉技术,对于后期树木的成活率之间会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组织并管理工作人员采用规范性的树木种植以及操作方法,通过控制树木种植的合理密度,配合科学的水肥管理措施,保障树木的成活率。第六,树木抚育工作。抚育工作主要是在树木幼苗期间,需要有关的管理人员通过定期巡视和查看,了解种植区域树木的生长状况。除此之外,还要及时关注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变化状况,尤其是在温度骤变或极端恶劣天气下,应当提早做好防范预警措施[2]。

2.2 重视树木成长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技术

树木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与营养成分、水分以及良好的气温条件等因素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因此,在人工造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树种,同时,还要通过结合当地的区域特征,制定合适的人工造林计划方案、管理方案,确保树木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动用人工条件,为其创造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3]。例如,在我国气候较为干旱的西北地区,为了有效地治理土地荒漠化,需要最大限度地将当地的水资源利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避免大水漫灌的形式,考虑到干旱作用下大水漫灌或由于地表蒸腾作用而快速蒸发,这样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无法保证树木对于水分的吸收效率。针对这种问题,就可以采用输液袋、积水带以及地下水供水等方式确保树木根系直接吸收营养成分,通过精准给水的方式保障树木的健康成长。而在一些降雨量极为充沛的区域,为了避免树根沤烂,需要针对种植区域做好及时的排水工作[4]。除此之外,需要通过给一些幼苗提供支架或设置防风带等方式,确保幼苗的成活效率。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气候骤变对于树木成长和发育所带来的影响,还应当通过有效地抵御低温或高温,确保树木的成活率。例如,在冬季气温较为寒冷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大面积的树木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冻害问题,可以通过利用保温药剂、覆盖塑料薄膜等方式应对。而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则需要及时供给充分的水资源,避免苗木由于蒸腾作用而枯死[5]。

2.3 重视森林的自然成长和发展规律

人造林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人为干预,利用科学合理的人工栽培技术,才能收获满满,确保苗木的生长速度。因此,在人工造林技术中,也要采用科学的抚育间伐机制,不能单纯地为了满足我国不同行业对于木材的需求,就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而是要在确保森林良性循环和成长的发展背景下,配合科学合理的哺育间伐技术,有效地遵循人造林的成长和发展规律[6]。除此之外,也需要考虑到区域森林的建设性能,为了更好地维持人造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在砍伐经济林的过程中,也不能影响到人造林在防风固沙、含氧水源等方面的作用价值,而是应当有目的地策划公益林和商品林,通过区分二者之间的种植区域以及采伐方式等,既能够达到保护人造林的目标,又能够改善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7]。

3 人造林的科学管理对策

3.1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森林保护机制

建立健全且完善的森林保护机制,是避免森林火灾、人类活动乱砍滥伐等问题的关键切入点。政府部门应当关于我国人造林的发展,出台相关的管理法律法规,同时,周边的森林经营以及管理人员也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条例和规范,能够让森林巡查以及管理人员依法依规地展开森林保护工作[8]。尤其是对于森林经济管理人员来说,森林保护制度的落实,应当与工作人员的薪酬绩效、轮班机制之间有效地配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激发森林保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避免各类型恶性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要强化对于森林保护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能够帮助森林保护工作人员树立起环保发展的生态意识,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森林保护工作[9]。

3.2 加大人造林保护工作中的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在我国人工造林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将着重点都放在了幼苗的栽植到树木的长成期间,很重视前期阶段对于幼苗的保护和培育,但是一旦幼苗脱离了危险期,在成长的中后期阶段就出现了放任管理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这也导致很多人造林地区出现了,成本资源大量应用在了前期幼苗的培育环节,但在中后期阶段的管理工作中,却出现了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问题,而资金成本的不足,也是限制工作人员参与热情、降低人造林管理工作质量最为关键的切入点。因此,在人造林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于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能够尽可能地确保人造林的维护以及管理质量。

3.3 严格地落实人造林管理的监督机制

人造林管理工作的落实水平离不开监督管理体系的配合和制约。因此,人造林的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安排好营业员做好日常的巡逻、造林验收 砍伐区的监督工作等等,一旦在巡逻工作中发现人造林区域或区域附近存在可疑人员,利用非法或非正常行为砍伐森林时,就应当及时上报或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造林技术是保障我国树木成活率、维护我国人造林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切入点。因此,更应当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造林地点、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树苗、配合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推动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