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准确地说是自然科学,听起来与艺术类学科几乎不搭边。实际在学习创作中科学与艺术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鼓励跨学科培养人才的今天,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被寄予了创造“奇迹”的期待。作为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学生,摄影是我们最多使用的创作媒介。摄影术的诞生源于人类想要占有眼睛看到的世界的“热切的渴望”,摄影术的研发被描述为“运用大自然所做的实验”。这个创作媒介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碰撞和结合很好的案例。本文试图由近代科学诞生伊始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科学与艺术引入,分析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并带入摄影领域,具体讨论其中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当然本文可以讨论的前提仍然是在传统学科划分的学院教育背景下进行,但这些讨论都是对于一种跨学科创造力的愿景。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摄影;学科交叉;创造性

一、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差异

本章虽是以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差异为题,但论述重点并非单一的区分科学与艺术,而是试图寻根溯源,了解科学与艺术“分道扬镳”的历史背景,究其差异并剖析两者相独立的思维因素,对于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提供支持。

(一)近代科学的诞生

古希腊自然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把自然看作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加以整体地看待;把自然界看作有规律且可以认识的对象;创造了一套哲学的或数学的语言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而14、15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以多种形式蔓延至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表面发生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运动,这一时期的自然观也是古代自然观的复兴。有人说,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兴起的贡献之一,是发展了近代科学哲学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可以理解为整个思想文化变革和新文化类型涌现冲击下的重构思维。而后经过三个多世纪的积累,欧洲形成了较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如经验论哲学、实验哲学、数字化机械世界观……

(二)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差异

德国人类行为学家爱波-爱伯斯费尔塔(I. Eibl-bibesfeldt)说:“艺术探索人的情感的深度,进而主要是表达信念和其他价值,而科学的目的是传达客观知识。这似乎是科学与艺术的基本差异。”在他的判断中艺术倾向于对世界的主观感受,科学则倾向于客观判断。客观、本质、知识与艺术创作对应来看,似乎都不能作为彻底的决裂 。

那幺科学与艺术的思维差异到底是什幺呢?查·斯诺在《两种文化》中对此进行了阐释:“关于由科学和艺术的差异产生的后果分析,其一,在科学认识中,科学家必须用理论证明实际;而艺术不需要论证,审美的真实不在于逻辑的正确,只在于想象的可接受性以及情感的内在性。”其思维的差异并不能从两者的追求方向获得,而是从方法论中获得。

科学和艺术的分野,尽管在学科建设上走向成熟,但同时忽略了科学和艺术在对于世界的探索和创造上的一致目的,将方法过于技术化的训练将使得两者各自闷头行动,制约了两种思维模式碰撞的创造能力。

二、摄影创作是科学与艺术的产物

摄影术发明者路易·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e Daguerre)曾在1828年写给合作伙伴尼塞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信中描述这种原始欲求为一种“热切的渴望(Burning with Desire)”,而摄影术的研发被描述为“运用大自然所做的实验”。摄影术的发明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欲求,是通过光学、化学以及机械学等科学研究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所制造的技术工具满足人类精神世界欲求的案例。“将眼睛所见的影像固定下来”是远古便有的原始欲求,人们尝试讲述、描绘甚至使用其他东西替代现实物的影像……直到摄影术的发明,才真正为现实物提供固定其影像的工具。

当然,现在的摄影学院教育不仅只是技术的学习,也包括对于摄影创作、摄影史、摄影批评。甚至可以说,相较于市场中的技术人才,学院更倾向于培养更具思想性的具有批判意识的艺术创作者。摄影创作,顾名思义是一种创造力的培养;摄影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悉知摄影在社会历史的不同阶段如何发展的,并可以站在不同的背景理解摄影作为不同的综合身份介入社会以及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一部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摄影与技术以及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不流于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深刻影响摄影批评导向,这又将反而影响一部分艺术家的创作。摄影批评则让创作者可以跳出自己的视角,站在对立面或是第三方位置看待摄影艺术作品,并积极融入社会建设之中。

讨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新方式,也是在探讨在摄影中如何有效的让两者的思维发挥优势。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应用并非在“高大上”的摄影艺术家身上,而是日常摄影。基于日常的大众拍摄行为可以作为极为震撼的艺术作品。

伴随着数码摄影的大规模发展,如果从题材来划分,日常摄影、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之间又互有交叉,所有的摄影都具备着不可否认的艺术性,日常摄影也可以成为新闻摄影的来源,我们不需要扛着专业的器材冲锋在前线,面对身边的突发事件,只要掏出手机拍下的瞬间便有可能成为明天报纸的头条,前提是只要你在场,“摄影师的超人之处不在于能见人所未见,而是他正好身临其境”。

日常摄影仍具有仪式或者纪念意义,只是这种意义已经被很大程度地冲淡了,变得稀薄甚至透明,所以在摄影的本质和许多大标准并没有改变的情况之下,时间的量化以及技术的改变显得尤为明显。

作者简介:李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