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音乐学习中,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外国乐器或外国音乐文化,而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却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渐行渐远。鉴于此,我认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活动已刻不容缓,下面笔者将就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进行简要阐述,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文化;教学融合

一、引言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我认为应该分为三步走,即教师重视并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课堂教学中音乐作品的背景介绍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如此,才能逐渐使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中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爱上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二、第一步——教师要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

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文化素养,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教师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而不是仅仅只局限于乐理知识本身。那幺,教师应该怎幺去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呢?我认为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除了正常的备课之外,还应该主动去了解相关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相关乐器的特点等等。

例如:在高中音乐《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乐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们讲解我国民间具体有哪些民间乐器,具体的音乐作品是哪些。但是,因为可能很多教师对于某些民间乐器也不是很了解,很多教师仅仅只是单纯的展示和照着教材念。因此,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比如:针对唢呐这一民间乐器,教师在课前要针对性地通过书籍查阅、网络资源查找等方式具体了解唢呐这一民间乐器以及以唢呐为代表的音乐作品。如:唢呐的存在的时间以及时代的背景;唢呐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以控制音高。我国有着名的唢呐曲《百鸟朝凤》,在这一音乐作品中,只有唢呐才能通过音色的控制才能模拟出各种鸟虫的鸣叫,这是外国乐器无法比拟的。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逐步在课前备课中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为课堂教学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做好准备。

三、第二步——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很多课堂教学活动已经沦为了单纯的歌唱教学,学生们无法有效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在歌唱时也没有具备应有的感情。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在课堂教学伊始就教授音乐作品,带领学生们歌唱,而是先要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然后在正式进入音乐作品教学环节。

例如:在高中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教学中,教师:同学们,大家学过历史,知道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吗?此时,一些学生表示知道,但也有一些学生表示不太清楚。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详细讲解:《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完成的。在1938年9月,日军占领武汉,大半个中国已经落入日本侵略者手中。在国家危亡的紧要关头,《黄河大合唱》被创作出来,以黄河为载体,歌颂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展现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场面,鼓舞着当时抗日救国的人们。随后,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日军占领武汉的视频,让学生们了解当时中国的抗日形势。最后,教师再开展《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当时中国人与侵略者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使学生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承至今的不易,也使学生们在歌唱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

四、第三步——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

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很多音乐作品的教学都是单一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某一音乐作品时没有与其他的音乐作品进行有效联系。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中无法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多元化展示和教学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深刻感悟和了解民族文化。

例如:在高中音乐《辽阔的草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多元化地展示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这一音乐作品的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本小节中的其他音乐作品,如:藏族的民歌《宗巴郎松》,维吾尔族的民歌《牡丹汗》等等。学生们在听这几部音乐作品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深刻感受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新疆的手鼓、藏族的扎木聂这些特色乐器的音色特点。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除此之外,我认为广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还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民族文化素养,探寻更适合于学生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善平.多元文化高中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功能[J].求知导刊, 2015(22):122.

[2]赵晗.浅析音乐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6(22):27.

作者简介:李佳(1989.6.22),女,汉族,籍贯象山,二级教师,学历为本科,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二中学音乐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