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燕

摘要:贝聿铭的传统文化观念与其在中国的经历有关,其设计风格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合古今中外建筑风格,苏州博物馆,采用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手法,凸显了建筑的文化特征,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贝聿铭创作出了不朽的建筑作品,体现出对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和思想的独到见解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贝聿铭;建筑设计;传统文化

贝聿铭是着名的华裔建筑师,祖籍江苏苏州,1917 年4 月26 日生于广州,1918 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 因而随父母迁往香港,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1927 年,由于父亲调回上海工作,10 岁的贝聿铭也来到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1917 年,贝聿铭的叔祖父上海富商贝润生花 80 万银元购得了苏州着名的园林———狮子林, 并进行了历时7 年的修整。贝聿铭回忆曾在这里度过了3 个夏天,深度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其日后从事设计工作有较大的影响。1935 年贝聿铭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专业。但是由西奥菲勒·钱德勒创办的宾大建筑系,深受法国巴黎艺术学院教育体系的影响,强调西方古典艺术,贝聿铭的理念与之相差很大,于是仅仅2周后便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土木工程, 并于1939 年以优秀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2 年,贝聿铭出于对现代建筑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的崇拜,到其任系主任的哈佛大学建筑系攻读研究生,系统地学习建筑,他曾经说“我是在中国出生的,我是在中国长大的,到了17岁到美国,所以我还是中国人,虽然我在美国住了60多年,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传统的中国思想。”在贝聿铭内心世界显示出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的中和。显然对贝聿铭来说,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显现了一定的文化思想内涵。

在《贝聿铭谈贝聿铭》一书中他说道:“我认为城市如同人体,有心有肺,有肠有胃。纽约的中央公园就好比是纽约的肺,苏州园林是苏州的肺;大的马路便是城市的大肠,而小弄堂则是城市的小肠,大大小小,缺一不可。城市设计与人体是有连带关系的,只是尺度不同而已。”

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中,始终把人的地位放在了第一位,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因此,在他的建筑思维中,“人”的作用是最明显的。从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到肯尼迪国家图书馆,从香港中国银行到中国的苏州园林、香山饭店,贝聿铭的每一件建筑设计作品,都要与其当地的政治、历史、人文等综合考虑和设计,遵循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自己独特的建筑的理念,设计出了不朽的建筑作品。

贝聿铭于1990年在日本设计的美秀图书馆,由于是在日本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因此80%的部分都埋藏在地下。贝聿铭在这样的限制下最终所建设的设计创意,是来自中国东晋时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一思想与负责建设美秀图书馆的负责人非常吻合,它建在一座山头上,走过一条蜿蜒的曲折小路,隐藏在僻静的山林之中,小桥流水人家处是一座追求知识与艺术的驿站。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思想之一就是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这与中国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文思想如出一辙。在建筑界总结出贝聿铭的设计三个方面的特色之一就是建筑造型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能巧妙的融合。这其中的融合就与老子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谋而合。

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它的旧址一边是与拙政园紧密相接,一边又是苏州古城北部的历史保护区,另外一边还于天平天国的忠王府邻近,为了实现这种建筑造型和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周围能融合在一起,他将屋顶的设计从博物馆邻近的中国传统园林的飞檐翘角用现代科技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巧妙的变成了一种现代设计的几何效果。光线层次变化丰富,让人如在画中游,美不可言。苏州博物馆和周围的园林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借景,交相辉映,形成了苏州私家园林的一种现代化的延伸和发展。从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和基本精神。人类的实践,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道家思想,具体到建筑上就是让建筑融合于自然的空间理念,这种理念影响着贝聿铭一生的设计。

二、古今、中外的融合贯通

贝聿铭对中国拥有着一片深情,作为一名中国人,贝聿铭之所以能够在欧美国家立足并获得最高荣誉的认可,就是因为他对中国古、今建筑设计和设计思想文化的娴熟,更在于他融会贯通了东西方的两种文化,能够在现代主义的最新科学技术保持一致的发展时又保持了最纯正的中国民族特色。这种古、今、中、外的融合使他在西方建筑设计中,显得即现代又与众不同,对中国来说更显得亲切和可接受。他曾经说过:“在我身上有东方和西方两种世界的并存,我在做建筑设计时不时的会回忆起童年时的生活背景和我的祖国。”

对于中国的文化精髓和思想,贝聿铭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因此,他的设计与日本和北欧的设计一样,使中国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元素在新的时代和技术中爆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贝聿铭把中国古代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和建筑精神、中国的士大夫人文精神、中国数千年来得儒家思想等应用到其建筑设计中去,把古往今来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思想与现代的建筑技术相结合,从而创作出了不朽的建筑作品。

在苏州博物馆中融合了非常多的江南景观元素,突出其中国的人文气质和文化内涵。江南地区气候湿润,适合花木生长,庭院中梅、兰、竹、菊四季皆景。这些松、竹、梅等均是造景元素,甚至水流、微风、晨曦,都可以融入到景观之中,赋予深刻的寓意。江南地区的建筑朴实、素雅,一般不施浓墨重彩,而是采用白墙、黑瓦、暗红色的柱子,来衬托庭院的幽静与禅意,透露着一份清净与安宁,同时也越发显出一种摄人灵魂的美。苏州博物馆的立面也采用了这种设计手法。平整的白墙、黑色花岗岩做成的线条点缀在边角部位、黑色的屋顶,一切都与古老的苏州城融合在一起,淹没在“粉墙黛瓦”的世界里。整个建筑显得非常内敛,与东方民族的性格相吻合,给人以简洁、朴实的感觉,又像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白墙上的寥寥几笔,呈现出江南文化灵秀、浪漫的内涵。

中国的传统建筑采用围合式布局,四周是高大的建筑,中间形成一个庭院空间,从而呈现出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特性。这种院落可以实现闹中取静,保障使用者的私密性。因此梁思成先生说庭院就是中国人的“室外起居室”。而江南传统园林更是注重利用庭院造景,讲求“出世”、“超然”、“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情趣,形成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景致,其中的山水、片石、枯藤,都可以用于营造诗意般的景观,能够被仔细鉴赏,慢慢品位。

在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设计中也极具秩序感,这与传统文化中的“礼”的观念是相关的。礼的核心是要有严格的等级和秩序,体现在建筑群的布局上则是将重要的建筑和空间依次布置在中心位置,从而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的建筑则只能环绕这条轴线布置,形成众星拱月的效果。中轴线上的建筑和空间再根据其重要程度依次排列,最终层层烘托、突出主体建筑。

苏州博物馆新馆采用了大量庭院, 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其建筑占总基地面积的58%,其余皆为庭院,尤其是中轴线上的几个庭院占有重要地位。博物馆入口处的小广场由博物馆大门和东西两侧建筑的山墙三面围合, 东北街河从其南边流过,从而形成了一个小“庭院”。东北街河北岸、广场的南端有一个小码头,古代的姑苏城引河为路,以舟为车,重要的建筑的入口均临河而建,并建有码头。上了码头,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博物馆的正门,两侧是黑色花岗岩石材镶嵌的墙体, 上部是钢架两坡玻璃屋顶,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景框,与小河、码头、船影一起,构成了这个小广场丰富的景观, 让人体验到浓浓的江南文该庭院呈方形,被十字形的道路分成了4 个小块,在上面铺上浅色的卵石,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植有1 棵松树,冬夏常青。院内的景致给人紧张、严肃的感觉,使参观者平添了许多对于历史的敬畏之情。

博物馆最大的庭院主庭院同样洋溢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风格。主庭院围绕着莲花池而建,南边是大堂,东西两边分别是博物馆的研究用房和展览用房,北边则是拙政园的围墙。在大堂后边的观景台上,越过点缀着片片睡莲的莲花池,可以看到池边古香古色的八角茶亭、曲折通幽的小石桥、片石假山等景观。这里是苏州传统园林的现代表达,也是整个博物馆的高潮,让欣赏过展品的游人沉浸在古老的江南文化的氛围之中。尤其是片石假山,模仿北宋画家米芾的风格,“因壁为纸,以石为绘”,以拙政园的白墙为背景,用片石、砂砾勾勒出一幅山水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设计,必然是思想文化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今中外的融通是贝聿铭建筑设计理念的显着特点。贝聿铭曾说过,“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贝聿铭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其设计的苏州博物馆纵观贝聿铭一生的设计,把中国传统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元素与现代最新的建筑工程技术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把中国的民族特色和现代国际风格相融合,充分的在国际社会体现除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精髓和精华。他是这幺说的,他也是这幺做到的。贝聿铭的设计思想让中国的民族建筑在国际上换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吴卫.贝聿铭的美学世界[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94-196.

[2]马远.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环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3]何光华.贝聿铭的建筑思想及创作手法[J].中外建筑,1998(6):44-45.

[4]冀华.贝聿铭建筑思想旬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0-21.

[5]黄海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贝聿铭建筑哲学思想及作品诠析[J].建筑设计管理,2009(8):31-34.

[6]刘彦鹏.空纳万境,虚室生白———论苏州博物馆中的“留白”意韵[J].装饰,2015(3):126-127.

[7]杨乔娴.中国现代建筑的民族性表达———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08.

[8]陈晨.苏州明清第宅园林建筑的嬗变探微[D].苏州:苏州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