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报设计能反映出深刻的内涵;传达出有效的信息;而色彩使海报拥有生命力。它主导着观者的情绪,引起共鸣。同时,它可以丰富图片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提高海报的艺术表现力。本文旨从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出发,生动准确地表达特定主题,创造出完美而震撼的艺术效果,以达到海报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海报设计;色彩;表现形式;宣传;表现手法

一、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手法

当代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四种:确定主调,配色平衡,突出强调与分割。这些表现手法使海报简洁明快。以下将展开具体论述:

(一)确立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的设置是海报设计的基础。有秩的色彩主调使相互排斥的色彩变得协调起来。这是形成和谐美海报效果的前提,不但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还加深了观者的理解程度。它代表着整个画面的色彩倾向,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主客观规律进行,掌握好尺寸进行运用。

(二)配色平衡

在海报设计中,配色平衡需要通过改变色彩明度和面积来达到。这会使画面具有稳固感。为了制造出新的视觉特点,有时还会采用反平衡的色彩效果。在海报设计中,颜色的形式美学定律是客观事物外部形式美学的一般定律,主要用于解释造型艺术中的图像和构图问题。

(三)突出强调

重点是使用色彩的对比度来突出海报的主要部分,这可以增强主题的表达。在海报中,需要突出表现的区域一般很小。由浓烈而醒目的色彩组成的中心可以唤起观者的兴趣,并营造出绚丽的色彩氛围。多种色彩之间的碰撞使海报具备强烈的视觉效果属性。夸张的色彩表现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达到视觉冲击的目的。

(四)分割

运用色彩进行分割,可以使海报简洁明快。分割中使用的颜色适宜为中性色,容易达到和谐的效果。例如黑色,白色和灰色。正确使用色彩,使它们达到绚丽而明亮的效果。 海报设计的色彩表现,始终与使用图像分割图案密不可分。分割的作用是使海报设计的色块合理,均匀地放置在图片中,并反映出色彩审美感的比例形式。

二、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一)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海报是电影最直接的宣传方式。出色的电影海报极具审美价值。同时色彩是电影海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中必不可少。首先,色彩对比。通过色彩强度的对比打造视觉中心。例如,经典电影《加菲猫》的海报。深黄色的加菲猫慵懒的埋在沙发里与白色的沙发配合着大面积的深蓝渲染,这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深黄色和深蓝色的区域由于吸收光而变暗光线不仅可以淡化蓝色背景,还可以使背景变得虚拟,突出显示主题在颜色对比度方面的作用。

其次,配色。尽管对比技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过多的对比会给人带来不适。如果要获得和谐的美学感觉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则需要在海报的色彩匹配上做得恰当。例如,电影《远离互联网的人们》的海报设计。以和谐的色彩搭配融入大自然的静谧。无须复杂地使用颜色,自然的图片和颜色就非常和谐和令人难忘。

(二)公益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公益海报是宣传良好价值观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它需要色彩,图像,文字和其他因素的完美配合。恰当地使用色彩可以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起到心理干预的作用。首先,红色象征着自信与热切。这种颜色可以使人们产生高昂的情绪,促进血液的循环。以汶川地震公益海报为例,整体选用红色为主色调,使灾区人民拥有重建家园的勇气与力量。并辅以黄色和橙色,高亮度的颜色可以使人感到幸福。在以老年人为主题的公益海报中也经常使用黄色和橙色等暖色。例如,印度的公共服务海报设计有棕黄色的棍棒和深橙色的棍棒,形成一个心形,告诉人们老年人也需要社会照顾。

三、结语

现代海报设计色彩表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商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它不仅是手段更是艺术。梳理和研究现代海报设计的色彩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艺术实践,具有理论上的“广阔视野”,为海报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海报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探索和总结色彩规律,并灵活的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表达主题内容,通过对主题的诠释,使海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征服观者。

参考文献:

[1]周新.电影海报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力[J].电影文学,2012(11):144-145.

[2]刘晓丽,俞艳,姜郭霞.城市形象海报中的色彩美学[J].美与时代,2016(7):62-63.

[3]邹羽.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色彩展现[J].大众文艺,2015(9):132.

[4]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宗梦帆.海报设计中的色彩运用[J].大舞台,2010(4):87.

[6]刘晓丽,俞艳,姜郭霞.城市形象海报中的色彩美学[J].美与时代,2016(7):62-63.

[7][瑞士]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8]廖惠青.浅谈色彩设计在校园海报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3(35):240.

作者简介:任衎昊劼,广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