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摘 要:本文针对被纳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华阴老腔进行唱腔艺术特征分析。首先,在介绍华阴老腔的同时对华阴老腔的起源展开分析。其次,进行华阴老腔唱腔艺术特征的分析,包括唱词艺术特征、板式艺术特征、定调与演唱方式艺术特征以及音阶艺术特征。在对唱腔艺术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后,对华阴老腔的发展与传承提出建议,以在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基础上,推动艺术形式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华阴老腔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华阴老腔;艺术特征;唱腔;传承与发展;唱词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9-0-03

近年来,随着国学文化、曲艺文化的发展,社会公众对华阴老腔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特别是电影《白鹿原》上映后,影片中以华阴老腔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无比震撼的戏曲表演,而这段选自《将令一声震山川》华阴老腔戏曲表演期间,中年汉子大喝一声“军校、备马,抬刀伺候!”更是为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巨大震撼。在演员时而随着节奏跺脚,跟随领唱大声附和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出了华阴老腔下的慷慨激昂以及关中人粗犷豪放的性格、深厚的历史底蕴。自此,国内大量学者以及社会公众便着手于面向华阴老腔的材料收集、作品欣赏。

一、华阴老腔概述

(一)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在曲艺音乐中隶属板腔体戏曲剧种,隶属华阴皮影戏下的一个分类,华阴皮影戏则可划分为肘腔调与老腔。华阴老腔的表演形式,由前手、后槽、板胡手、签手、坐挡所构成,其中前手为说戏、叮本者,负责说唱全本的台词。在演出过程中,前手通常会怀抱月琴,配合丰富的表演形式进行唱奏。后槽,又可称为打后槽或是打后台,主要负责演奏勾锣、马锣、棒子以及碗碗,同时在武打剧目中,还会帮助呐喊助威、拉坡助唱。板胡手,主要负责主奏唱腔过门,同时兼顾助威呐喊、吹哨、帮唱以及演奏小铙喇叭。签手,又被人们称为捉签子的或是拦门的,在演出期间主要负责操作全场的皮影戏表演;坐挡则主要负责以剧情进展为依据提前安装皮影戏任务道具供签手使用,通常被人称为贴挡、择签子的或是帮挡。

老腔皮影戏表演过程中,唱戏人会同皮影戏相互配合,而当唱戏人脱离皮影戏单独表演时,则将其称为华阴老腔。早期,华阴老腔主要流行区域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2006年,华阴老腔被纳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二)华阴老腔起源

华阴老腔的起源目前在观点上存在三个流派。第一流派认为,华阴老腔是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建有直通长安城的运河。当时双泉村的船工为了协调工作,带头的船工会在工作期间喊号子,同时使用木块敲击船帮,而其他船工则会跟着附和。这一文化在千年流传背景下,形成了现在的华阴老腔。第二流派主要以华阴老腔着名艺术家王振中(白毛)老师观点为主,即华阴老腔是源于明清时期的评书艺术。明清年代,说书人为了让评书内容更吸引人,对评书进行了改良,加入了乐器伴奏,一边弹奏一边讲说。在数百年流传背景下,逐渐演化成为如今的华阴老腔。第三流派的观点则是,传说在明清时代,有一位湖北的老河口说唱艺人来到陕西省华阴市地区,以说唱为生,经常到华阴市当地的大户人家表演。当地大户人家张氏组长在耳濡目染背景下,逐渐掌握了这一门艺术。随后,在张氏家族不断改良之下,将这一说唱曲艺当作了张氏家族后期生活娱乐的主要文艺方式,随着几代人的传承与发扬,最终形成当下的老腔。

此外,关于老腔这一称谓,目前也同样存在两个流派。第一流派认为老腔形成年代久远,相比陕西省当地其他类型剧种,其风格略显粗犷,故将其称为“老腔”。第二流派则认为老腔这一词汇同湖北老河口说唱具有极大的渊源,因此将其称为“老腔”。尽管目前,现代艺术无法准确考究老腔的真正起源以及称为的来源,但华阴老腔经过悠久的传承与发展,已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以及表演形式,且第一批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华阴老腔具有高度的弘扬、传承价值[2]。

二、华阴老腔唱腔艺术特征分析

(一)唱词艺术特征

一般情况下,华阴老腔常用的唱词形式包括七字句、五字句、十字句,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唱词方面始终以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作为唱词的基本结构。其中七字句,会将词格划分为2-2-3的结构形式。例如,着名老腔剧目《张飞赔情》选段中关羽的唱词便是“休提  桃园  恩情重,二人  结盟  定生死。大破  黄巾  威名重,巡守  小小  下沛城”。

五字句方面,会将词格划分为2-3结构,如着名老腔剧目《孙膑坐洞》唱词为“百灵  泪不干,开门  叫孙琰。骂声  王道环,横道  要庆燕”。

十字句,则是将歌词划分成为3-3-4结构形式,例如《逼供》中王春成的唱词:“宫门上  遇贼党  吓掉胆魄,用诈谚  吓得他  不敢近前”。由此可见,华阴老腔在唱词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固定的结构形式,且这一形式千百年来始终得到良好传承、延续[3]。

(二)板式艺术特征

作为“梆子”腔系的主要流传地区,陕西省区域内的剧种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梆子腔的影响,如一些板式受到了梆子腔的影响,一些剧种则直接是梆子腔系下的不同剧种。华阴老腔同样如此,在长期受到陕西地区梆子腔系影响下,老腔的音乐结构形式也在板式变化体上发展出多种板式。

1.流水板

流水板主要以二拍子为主,夹杂少数三拍子剧目,故人们也将流水板称为二流板。流水板不仅能够独立使用,也能够同其他的板式连接使用。流水板速度变化较大,具有较强的旋律伸缩性,节奏自由且灵活,具备极强的表现张力,隶属华阴老腔的主要板式。流水板不同的行当均能够应用,且唱词主要以七字句为主,表演阶段会基于不同的角色划分为花流水、丑流水。其中花流水主要为旦角使用,速度适中且节奏灵活,音效优美动听且旋律细腻。丑流水,则主要为丑角使用,具有诙谐幽默、欢快活泼的特点,旋律跳动性较大,具有十分鲜明的欢音色彩。此外,因为演唱速度、句子连接形式的差异性,流水板又被划分为拥句流水,紧流水。其中拥句流水,是将四句、六句抑或是更多的句子采取首尾相连形式拥在一起,在表演期间一气呵成。紧流水,则有着很快的速度,唱腔上包含两个腔节,中间会加入坠子,表演期间第二腔节会与下一句连续演唱。

2.慢板

慢板仅存在于老腔的苦音中,隶属华阴老腔核心板式,主要为生、旦角使用,主要以十字句唱词为主,独立使用,同时亦可同其他板式进行套用。慢板字如其名,在表演阶段情绪平稳、速度较慢,以抒情为主,多数情况用于表现凄苦、悲哀的剧情。同时,慢板的板眼并非如同秦腔慢板一般高度严格,在记谱方面采取4/4、2/4即可。因此,慢板表演期间往往在本戏、折戏的开始阶段或是剧情出现重大转折阶段才会演唱。

3.哭板

所谓哭板,即在哭诉剧情之下所应用的板式。哭板情绪激愤、声调高昂,可有效表达哭喊与哭诉之内涵,主要存在于慢板之后或是流水板前后位置,速度以中速、快速为主,旋律不仅跌宕起伏,且部分情况下音域会横跨两个八度。此外,哭板表演期间,会以一句突发性的喊唱作为“叫板”,其目的是快速激化情绪,让剧目进入高潮。

4.飞板与拉板

所谓飞板,即速度飞快的板式,相比哭板与流水有着更快的速度,可带动现场观者激烈紧张的情绪,通常用于剧目豪迈奔放、高潮选段,具有极强的戏剧性。通常,飞板的演唱会伴随着呐喊助威的使用。拉板实际上并非老腔内真正的板式,而是隶属特殊的强调,抑或将其称为特殊的演唱形式。拉板通常会接在流水板或是飞板之后,主要用于老腔剧目的剧情高潮部分,为现场制造悲壮或是宏伟的气势。

5.滚板与斜子板

滚板是节奏、速度均高度自由的散板,具有较大的旋律起伏,多数情况用于表现剧目中的悲痛情感。因为唱词结构的差异,滚板又被划分为滚板、滚白,二者均可实现独立成段。在落板阶段,会采用落板曲抑或是直接落板形式。斜子板是以干鼓、梆子、铃铃联合演奏节拍,演唱者利用快板形式以唱或是说的形式进行韵句表演的特殊形式,同样并非真正的板式。斜子板节奏明快、语言诙谐幽默,经常为老腔剧目中丑角所使用。斜子板包含三种,即说唱斜子板、念型斜子板、混合斜子板,其中说唱斜子板是使用字音相近的旋律配合梆、板击拍表演。念型斜子板类似于快板。混合斜子板,即说唱、念型斜子板二者相互转换交替。

6.走场子与花战

走场子、花战二者在结构、速度上基本相同,均有着较快的速度,多数用于老腔剧目中交战剧情,旋律粗犷且豪放,第二句通常会采用散板节奏。二者的区别在于走场子主要用于剧目中两人战场相遇的剧情,而花战则是用于二人打斗、交战剧情。走场子与花战均有自身独特的起板曲,同时第二句的落音有所不同,走场子与花战第二句分别落于sol和do[4]。

(三)定调与演唱方式艺术特征

相比其他剧种,老腔的定调具有高度自由的特征,多数情况下会以演唱者的嗓音情况来确认。通常开始阶段为bB调,随着剧目剧情的发展,情绪逐渐高涨,最终可能提升到D调,通常老腔定调唱腔音域为十五度。多数情况下,华阴老腔采用宽阔的本嗓音演唱,能够体现出激昂、雄壮的韵味,一人会演唱多个角色,对于演唱者的艺术造诣有着极高的要求。通常,演唱老腔阶段一名演唱者仅能扮演一到两个角色。此外,由于演唱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老腔表演阶段不论是旦角、须生或是小生,其唱腔上不会出现过大区别,如此,便需要配合皮影戏来表演,从而有效区分唱腔对应的剧目角色。

(四)音阶艺术特征

在音阶方面,尽管华阴老腔旋律上包含了苦音、欢音,但多数情况以苦音为主,欢音仅部分剧目使用。老腔表演期间所使用的月琴,多数为艺人自行制作,包含三根弦,定弦do,老弦sol。演奏期间,完全凭借艺人的演奏能力,且在演奏期间通常有较大的即兴因素。

在音阶上下行期间,基于音倾向性的差异,mi经常呈现出上下游离的状态。在上行音阶情景下,mi多数为微升,下行音阶则mi多为微降。同时,苦音表现期间si为微降,fa保持本位音,mi上下游离或是彻底消失。欢音表现期间,fa会微升,mi保持原位音色[5]。

三、华阴老腔的发展与传承建议

作为非遗文化遗产中的魅力瑰宝,华阴老腔凭借独特的唱腔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为有效保护华阴老腔,并实现有效的发展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华阴老腔这一艺术形式的存在并逐渐提高关注度,相关部门可根据如下策略进行华云老腔的发展与传承。

首先,国家、省、市级别非遗文化保护部门,应加大华阴老腔艺术发展期间对物资的投入,加强对华阴老腔艺人、传承人的全面保护,如提供良好的医疗条件、就业扶持,在保证华阴老腔艺人健康体魄、稳定收入基础上,全力支持华阴老腔艺人、传承人多维度收集素材,积极创作老腔全新剧本,并合理提供场地进行排练与演出,结合实际情况发放文化学术研究津贴。

其次,加强全国各地华阴老腔文化艺术组织的建设,如2008年9月,老腔文化保护中心成立了为期1年,共计40人的培训班,随后以学院为基础建立了艺术社开展全国性巡回演出。因普通大众当时较少接触华阴老腔,故在巡回演出期间引发轰动,场场爆满。全国各地文化部门应效仿类似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召集华阴老腔艺人与传承人,加强组织建设,使华阴老腔在全国各地均具备传承基础条件。

最后,各地文化部门应组织老腔演奏表演活动,鼓励老腔艺人、传承人积极参与活动,以大型聚会、晚会、交流会的形式让更多人快速了解华阴老腔这一艺术形式[6]。

四、结束语

作为古老的戏剧艺术,华阴老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其慷慨激昂的唱腔与震撼人心的表演,充分彰显了古代人们的智慧、艺术文化。为让更多群众了解并喜爱华阴老腔,国家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华阴老腔艺术的保护、发展与传承,让华阴老腔艺术魅力充分彰显出来,在社会发展中凸显自身艺术价值,同时面向青少年时体现其教育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民族自信,并积极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队伍中。

参考文献:

[1]杨柳.华阴老腔的艺术特点及其当代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评鉴,2021(21):60-62.

[2]郭洁茹.浅析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J].音乐天地,2021(08):60-63.

[3]员嗣家杰.华阴老腔在渭南初级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项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

[4]蔡沐壮,颜舒爱,洪令艺.浅谈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合及发展——以歌曲《给你一点颜色》为例[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01):28-32.

[5]王倩.浅析东府地域文化特色下的传统音乐——以华阴老腔为例[J].艺术品鉴,2019(29):200-201.

[6]晋华.华阴老腔:黄土地上的摇滚乐[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9(07):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