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伟 聂 颖 赵学英 闫利红 陈小红

1.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 062552;2.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泌尿外科,河北任丘 062552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种具有极强嗜上皮细胞属性的小DNA 病毒,高危型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1]。不同地区经济状况、医疗水平、人群差异等可导致HPV 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呈现多样性[2-3]。长期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多与家庭分离,作业工区也多存在配套卫生和医疗保障缺乏,存在较多的身心健康问题[4]。本研究通过对1587 名野外作业女工开展HPV 筛查,了解该人群HP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开展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在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进行年度体检的野外作业女工1587 例。纳入标准:①性生活史≥1 年且未妊娠;②每年野外工作时间>4 个月。排除标准:①有子宫切除、宫颈手术史及盆腔放疗、化疗史;②合并严重内分泌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48 h 内有阴道用药史及性生活史。发放调查问卷1587 份,收回有效问卷1552 例,有效回收率为97.8%。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方案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②性相关情况:包括性伴侣数目、性生活是否使用避孕套、半年内是否曾患有生殖系统炎症;③野外作业情况:包括作业地点是否固定、野外作业工期、轮班情况、作业期间是否共用盥洗设施等。前期预调查显示,调查问卷的效度为0.51,信度为0.63,满足调查的需求。

1.2.2 取材 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口,一次性宫颈采样刷置于宫颈管口处顺时针旋转3~5 周,采集足够的宫颈移行区上皮细胞,将采样刷头端置入细胞保存液中送检。

1.2.3 HPV 检测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及其配套试剂检测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 型和68 型共13 个基因型。

1.3 观察指标

分析高危型HPV 阳性率、感染优势型别、感染类型(包括单一型别感染和多重型别感染)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型HPV 检测结果

1552 例样本共检出高危型HPV 阳性264 例,阳性检出率为17.01%。感染类型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单一型别感染205 例(77.7%)。二重感染55 例,三重感染4 例。

2.2 高危型HPV 型别分布

264 例检测阳性标本中,13 种高危型别均被检出。阳性率位居前5 位的优势型别是52、16、58、33、18 型。具体型别频次为:16 型62 例次,18 型29 例次,31 型18 例次,33 型32 例次,35 型6 例次,39 型18 例次,45 型14 例次,51 型10 例次,52 型77 例次,56 型13 例次,58 型35 例次,59 型8 例次,68 型5 例次,共327 频次。多重型别感染以16 型合并其他型别感染多见,共21 例(35.6%)。

2.3 高危型HPV 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30 岁、性伴侣数目≥2 个、性生活不使用避孕套、半年内曾患有生殖系统炎症、经常共用盥洗设施女性高危型HPV 感染的比例较高(P <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地点、作业工期及轮班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高危型HPV 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名)]

2.4 高危型HPV 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将年龄≤30 岁、性伴侣数目≥2、近半年内曾患生殖系统炎症赋值为1。结果显示,年龄≤30 岁、性伴侣数目≥2、近半年内曾患生殖系统炎症是高危型HPV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 >1,P <0.05)。见表2。

表2 影响高危型HPV 感染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宫颈癌是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5],在发展中国家呈现高发和年轻化的趋势[6-7]。HPV 是感染泌尿生殖道黏膜的常见病毒之一,主要侵犯皮肤及黏膜上皮[8]。在女性,高危型HPV 感染可引起宫颈上皮细胞E6、E7 基因突变及异常蛋白的表达相关,导致宫颈癌的发生[9-11]。99%以上宫颈癌患者都能够找到HPV 感染的迹象[12-13]。目前HPV 检测已成为早期筛查和预防控制宫颈癌的重要手段之一[14]。

随着通讯、交通、勘探等行业的发展,远离城市的工程量逐渐增多,更多的女性参加到野外工作中。有研究显示,野外作业女工的职业紧张度较高,易引发睡眠障碍[15]和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16]。本研究结果显示,野外作业女工生殖道高危型HPV 感染率(17.01%),高于我国大陆普通女性人群(16.8%)[17],也高于职业女性感染率(16.08%)[18],提示不同人群HPV 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HPV 16、58、52、18、33 型为中国女性常见的高危型别,其中HPV 52 型最为常见[17]。本研究结果中HPV 感染的优势型别与国人的优势型别基本一致。

人群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和行为因素。行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吸烟、营养不良等[19-21]。野外作业女工群体中吸烟、多次分娩、营养不良等情况较为少见,故未将上述因素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0 岁、性伴侣数目≥2、近半年曾患生殖系统炎症是女工高危型HPV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年龄段的女性性生活活跃,多个性伴侣、婚外性生活等高危性行为也高发于此年龄段。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可改变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增加HPV 易感性的同时也影响HPV 自然消除[22]。尚不能认为工作地点是否固定、作业工期及轮班情况是该人群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与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女性职工的劳动保护[23],企业尽可能合理安排工期和休假制度[24]相关。避孕套能够起到物理屏障作用[25],是防止HPV 感染的保护因素。共用盥洗设施引起的生活不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工的个人卫生行为。同房前后清洗行为能够降低HPV 持续感染风险[26]。提示在推进作业工区卫生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对女工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27],减少危险性行为,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降低HPV 感染率。

综上所述,野外作业女工高危型HPV 感染率较高,年龄≤30 岁、性伴侣数目≥2、半年内曾患有生殖系统炎症是高危型HPV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性生活不使用避孕套、共用盥洗设施是高危型HPV 感染的次要危险因素。提示改善作业工区的卫生条件和提高女工个人卫生意识,对减少女工高危型HPV 的感染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