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 李小麟 吴 霜 赖 华 郑璐璐 刘丽芳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四川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自我管理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可以保持和促进自身的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1-2]。研究发现,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改善慢性病患者的行为[3]。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迁延性疾病,疾病常反复发作,疾病的反复发作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辍学率高[4],生活质量差[5-6]。生活质量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预后指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研究探讨了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疾病因素,社会支持等[7-8],但很少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开展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于2019 年10 月—2020 年5 月选取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9];②自愿合作,能按评分要求独立完成量表评分。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躯体疾病;②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精神疾病史。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年龄、婚姻情况、受教育水平、病程等信息。

1.2.1.2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 SSMIS由邹海欧等[2]编制,该量表包括33 个条目,分为服药依从、药物的管理、精神症状的管理、维持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利用资源及支持和自我效能6 个维度。量表为自评式,应答项为Likert 0~4 级计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越好,Cronbach’s α 系数为0.96,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0.94,各条目及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CVI)均为1,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1.3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 (SQLS) 该问卷[10]包括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症状和副作用量表3 部分,共30 个条目,多数条目采取0~4 分,5 级评分,即0 分为从不,1 分为偶尔,2 分为有时,3 分为经常,4 分为总是,另有4 个条目采取4~0 分,5 级反向计分,量表分=(各条目原始评分和/4×条目数)×100,每个量表分从0~100,其中0 代表最好生活质量,100 代表最差生活质量,即分数越低,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0~0.92[12]。

1.2.2 调查方法

由责任护士采用一对一方式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填表前与患者及家属面谈,说明此研究目的,消除其思想顾虑,征得家属的同意,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填写。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或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问卷140 份,有效回收126 份,有效回收率为90.0%。其中男58 例(46.3%),女68 例(53.7%);年龄13~55 岁,平均(28.04±10.54)岁;发病年龄8~52岁,平均(22.71±9.02)岁;小学5 例(4.0%),初中31 例(24.6%),高中38 例(30.1%),大学及以上52 例(41.3%);未婚87 例(69.0%),已婚33 例(26.2%),离异6 例(4.8%);无工作80 例(63.5%),有工作21 例(16.7%),学生25 例(19.8%)。

2.2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不同受教育水平在SSMIS 评分药物的管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大学教育水平高于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SQLS 评分中,生活质量总分、心理社会量表及症状和副作用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因变量,患者年龄、发病年龄、婚姻、职业状态、受教育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及其6 个维度为预测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行为的家庭社会功能维度、自我效能维度和受教育水平被纳入回归方程。见表2。

2.4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β=-0.246,P <0.05)、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效能维度(β=-0.474,P <0.05)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受教育水平通过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效能维度对生活质量有间接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2.2%。见图1。

表1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分)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

图1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图

3 讨论

3.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回顾以往研究[11-15]:运用精神分裂症患者SQLS 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生活质量的总分范围从(20.90±11.18)分到(49.9±5.09)分。分析原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生活质量受到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病程、社会支持及病耻感等影响有关[7-8]。

3.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高于徐华等[16]研究结果,但与邹海欧等[17]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这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关。研究发现[18]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受教育水平、病程、发病次数、住院次数、复诊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等有关。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16],本研究中有52 例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1.3%),而徐华等[16]研究中仅37 例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7.0%)。由此可见,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接受教育的能力强,对疾病的理解能力相对高于受教育水平低的患者,对疾病保持自信态度,积极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高。提示精神康复工作者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理解能力,给予患者更多的疾病自我管理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其更好地康复。

3.3 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教育水平、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受教育水平、自我管理行为的家庭社会功能维度和自我效能维度有密切关系,能有效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受教育水平越高,疾病自我管理越好,生活质量越好,与刘双等[19]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接受教育的能力强,此类患者拥有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而良好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可以使患者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体会到生存的价值,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其次受教育水平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好,治疗依从性好,社会功能保持相对良好[18,20],而且工作能力强,社会支持多,因此其生活质量好。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辍学率高[4]。这可能与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有关。研究发现[21-24],患者及其家属尤其在应对精神疾病的技巧、参与精神康复的意义、受教育水平对康复的影响等方面知之甚少。加之世俗的偏见,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常常感受到严重的歧视[25]。当家属得知亲人得的是精神分裂症后,感到恐惧、绝望,担心患者和家庭受到亲戚、朋友和社会的歧视,患者不自觉地回避原有的社会交往,甚至不愿意继续学习或者工作,导致社会功能受到极大的损害。目前科研工作者也关注到患者受教育水平对患者康复的影响,香港研究团队专门设计了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学的干预课程,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学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提示精神心理的康复工作者也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学习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减少辍学率,提高患者受教育水平,积极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提高其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3.4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受教育水平与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还分析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在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发现患者受教育水平可以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也可以通过自我管理行为的自我效能维度为中介影响生活质量;提示患者自我效能在受教育水平与生活质量间起到重要的完全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受到自身受教育水平的影响,也受到疾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提示精神康复工作者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身能力的训练与保持,还需关注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训练,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