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伟斌

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同轴活检术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

袁伟斌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同轴活检术对肺部小结节(≤2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对154例肺部直径<2cm的小结节取材活检,并与手术结果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总诊断准确率为96.1%,本组中该方法对恶性结节诊断敏感性为94.2%,对良性结节诊断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89.2%,气胸发生率为23.1%,出血发生率为17.7%。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病灶-胸膜距离和胸膜-穿刺针角度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灶—胸膜距离是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同轴活检术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且并发症少。

CT断层扫描 同轴穿刺 经皮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影像学检查对肺内结节性病灶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并确定病变的组织来源。虽然在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已成为一种常规且快捷有效的检查方法,然而经皮肺穿刺活检仍是一项有创检查,出血和气胸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肺部小结节(≤2cm)154例同轴活检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与其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减少或避免肺部小结节穿刺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胸部CT发现肺部小结节(≤2cm)患者共154 例。其中男88例,女66例;年龄33~81岁,中位年龄52岁。术前患者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均随访>1 年。患者的肺部病灶和穿刺特点见表1。诊断标准:恶性结节诊断标准:(1)病理检查证实。(2)经临床和随访证实其病程发展为恶性肿瘤。良性结节诊断标准:(1)病理检查证实。(2)随访>1年病灶未见变化或出现缩小。

表1 154 例患者的肺部病灶和穿刺特点

1.2 穿刺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 Uitra螺旋CT,根据肺内结节位置选择合适体位,一般扫描层厚为3mm,术前通过图像分析出病灶实质区,并以距离病灶最近的体表部位定为穿刺点,于穿刺点层面体表放置金属定位标记并最终确定穿刺点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根据事先设计的方向和深度进针,当标记刻度达到预定的深度后再次扫描了解针尖有无达到病灶位置,当针尖位于病灶内部时,采用19G同轴活检针进行穿刺活检,具体过程为拔出针芯,接20G切割针,并根据病灶大小选择切取组织块的长度。术毕将切取的组织满意的组织取出后放入装有4%甲醛固定液的器皿中。术后患者取穿刺点向下卧位,5min后再次平扫观察有无肺出血、气胸发生,回病房后继续观察1d,如患者出现咯血、胸闷等不适情况或已有症状加重,需再次CT扫描排除迟发性出血和气胸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通过χ2检验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计算危险因素的比数比(odd ratio,OR)及具体P值。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本组中活检对恶性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为94.2%,阳性预测值为100%,对良性结节的诊断特异度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9.2%,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6.1%。结节病灶同轴活检穿刺结果与最终诊断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穿刺活检结果与最终诊断对比分析(n)

2.2 气胸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本组病例共35例(23.1%)发生气胸,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好转,32例肺部压缩体积均<10%,未做特殊处理,随访复查气胸量均见减小或完全消失。单因素分析显示气胸发生与病灶—胸膜距离(P=0.018)、穿刺针-胸膜角度(P=0.023)有关,而与患者性别、病灶大小、病灶位置、患者体位、穿刺次数、肺气肿有无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气胸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病灶—胸膜距离(OR=19.22;95%CI: 3.78~123.22)和穿刺针-胸膜角度(OR=6.34;95%CI: 2.18~13.22)。

2.3 出血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27例(17.7%)患者出现出血,其中肺实质内出血17(11.0%),均为轻度病灶周围出血渗出,10例(6.5%)患者出现咳血,随访未见血胸并且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发生与病灶—胸膜距离(P=0.021)有关,而与患者性别、病灶大小、病灶位置、患者体位、肺气肿有无均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病灶-胸膜距离(OR=29.22; 95%CI: 11.78~103.72)。

3 讨论

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和影像学诊断的难题,同轴穿刺活检是近年来采用较多的活检技术,一次进针反复取材[1]。气胸是肺部穿刺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有35例(23.1%)出现气胸,气胸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穿刺过程中肺及胸膜主要是脏层胸膜的损伤所致,损伤越大,气胸发生率越高。病灶—胸膜距离是气胸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大,发生气胸的几率亦相应增大[2]。Kinoshita等[3]认为穿刺距离增大,穿刺针随患者呼吸相应增大了胸膜和正常肺组织损伤的几率。本资料发现气胸发生的另一个危险因素是胸膜-穿刺针角度。胸膜—穿刺针角度定义为穿刺针延长线与垂直于胸膜(穿刺点为准)延长线相交的最小角度。作者认为可能的解释为角度越大,在穿刺时要进入到小病灶内的难度就越大,对穿刺针进行调整的几率就相应增大,从而导致整个穿刺过程所用时间增加。

本组出血的患者27例(17.7%),多为少量出血。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的唯一危险因素是病灶—胸膜距离,与 Yeow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穿刺深度增加,通过肺组织较多,损伤肺血管而导致出血的几率相应增加。统计分析显示当穿刺路径≤2cm时,出血情况明显减少,而当穿刺路径>2cm时,出血的比例明显增加。虽然出血是有生命危险的并发症,但本资料大部分患者均为轻度出血,为没有症状的肺泡内出血或针道出血,出现咳血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明显好转。

1 Laurent F, Latrabe V, Vergier B, 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 smaller than 20mm: results with an automated 20-gauge coaxial cutting needle.Clin Radiol,2000, 55(4): 281~287.

2 Khan MF, Straub R, Moghaddam SR, et al. Variables affecting the risk of pneumothorax and intrapulmonal hemorrhage in CT-guided transthoracic biopsy. Eur Radiol,2008,18(7):1356~1363.

3 Kinoshita F, Kato T, Sugiura K, et al.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using a puncture site-down positioning technique. AJR Am J Roentgenol,2006,187(4):926~932.

4 Yeow KM, See LC, Lui KW, et al. Risk factors for pneumothorax and bleeding after CT-guided percutaneous coaxial cutting needlebiopsy of lung lesions. J Vas c Interv Radiol,2001,12(11):1305~1312 .

311500浙江省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