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佳迈 谢雨晴*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肢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从而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1]。皮质脊髓束(CST)是大脑的运动传导束,CST 受损会最直接的表现为运动损伤,因此临床常将CST 完整性作为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预测标志物[2]。康复训练是促进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常用方法,但单纯康复训练的效果有限,临床需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干预,以提高康复效果。近年来,中医疗法在脑梗死后肢体功能康复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多项研究指出,针灸在促进脑梗死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方面有积极作用[3]。本文探讨肢体康复训练联合调任通督针法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及CST 损伤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 年)》[4]相关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病程不>4 周;④单侧发病,均为左脑梗死且病灶累及白质区;⑤意识清醒,具有基本的理解力;(2)排除标准:①既往存在可能影响感觉、运动功能相关疾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③有MRI 检查禁忌证(如人工关节、金属假牙、金属支架等);④生命体征不稳定;⑤有严重内科危重症(如凝血系统、肝肾功能、心功能、呼吸功能等)。最终纳入患者102 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 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1)对照组:根据相关指南[5]建议,给予降压、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干预,并给予肢体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包括:①早期床上体位指导、床上肢体运动、翻身练习;而肢体功能好转后进行患肢的主动康复训练及控制力训练,包括上肢平推、上举、踝关节主动背屈、站立平衡、坐位平衡及步态训练等;②通过进食、更衣、梳头、抓握等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训练师先进行言语指导,患者训练时,从旁给予纠正,并对患者的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40~45 min/次,1 次/d,5 d/周,休息2 d,共治疗4 周。(2)观察组:肢体康复训练同对照组,并加用调任通督针法。主穴:关元、气海、中极、大椎、中脘、下脘、百会、命门、腰阳关。配穴:肝阳上亢取太冲、三阴交、太溪、风池、肝俞、肾俞;风痰阻络取风池、丰隆、合谷、太冲、肝俞、肾俞、脾俞;痰瘀阻络取血海、合谷、太冲、风池、肝俞、肾俞、丰隆、阴陵泉;气虚血瘀取以三阴交、隔俞、血海、足三里、肾俞、脾俞:阴虚风动取足三里、脾俞、肾俞、三阴交。患者平卧,局部消毒、进针,百会穴用平刺法,进针0.5 寸,小幅高频捻转补法;其余穴位直刺法,进针0.8 寸,提插捻转补法。针刺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持续5 d,休息2 d,共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总分为42 分,在患者进行干预前后各评估1 次,得分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成正比。(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价,内容包括33 个上肢功能评估项目(66 分)和17 个下肢功能评估项目(34分),总分100 分,干预前后各评估1 次,得分越高表明肢体功能恢复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内容包括穿衣、如厕、进餐等日常生活项目,总分100 分,干预前后各评估1 次,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4)CST 损伤程度:应用GE Discovery Silent MR 750W 3.0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 通道头部扫描线圈),对患者梗死区及对侧对应部位进行DTI 序列扫描。干预前后检查1 次,两次检查选择相同部位及体位,图像经后处理软件生成各向异性分数(FA),计算患侧与健侧的FA 比(rFA),rFA 值越低表明CST 损伤程度越高。

1.4 疗效评价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NIHSS 评分改善>90%,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恢复为;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显着改善,NIHSS 评分改善20%~90%,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NIHSS 降幅<20%,自理能力未见提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M(Q1,Q3),两组比较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IHSS、FMA 及MBI 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FMA及MB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NIHSS、FMA及MB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

2.2 两组患者CST 损伤程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rFA值比较(±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rFA值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具有发病率、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脑梗死发生后,患者需经历一段时期才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通常自然恢复所需时间较长。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于减少肢体运动障碍,缩短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具有重大意义[6]。史昱等[7]研究指出,对脑梗死大鼠进行运动干预可促进皮质脊髓束重塑,改善神经功能,且越早进行运动干预,效果越好。

脑梗死属传统医学“中风”的范畴,多表现为卒然昏厥,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中风患者多脏腑失调或气血虚弱,兼有劳倦内伤、烦闷忧思、过饱嗜酒等致血瘀阻络,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引起昏仆不遂,发为中风。研究指出[8],督脉受损为本病的主要病机,督脉统十二经络,与手足三阳经交汇,受损则脉络气血功能紊乱,刺激之可振奋督率全身阳经。脑梗死虽病在脑,却与脏腑密不可分,气血亏虚所致风、瘀、火、痰,脑脉受阻而髓无所养。起于胞中的任脉、督脉为肾主,前者行于身前,精血津液灌注于内,是为阴脉之海,上通至脑,交于督脉[9]。后者行于身后,经脊入脑,主全身阳气,是为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为人身之子午,如阴阳相抱,阴平阳秘,循环无端,任督相济,则脑有所养。针刺疗法为中医经典外治之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穴位针刺刺激可抑制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调节内源性生物介质表达,保护神经元形态及功能,促进神经再生,改善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10]。关元穴、气海穴为任脉之经穴,关元为小肠募穴,气海为肓之原穴,二者配伍,刺激之可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生发阳气。大椎穴循督脉上达头颈,刺激之可活血通络、益气壮阳,缓解肩背、腰脊痛。中脘为胃之募穴,对腹胀腹泻及神经衰弱均有效;下脘穴为足太阴及任脉之会。命门穴属督脉,为生命之根本,可培元固本、强健腰膝,主治虚损腰痛。百会穴位于头颅顶端,汇集了诸阳、百脉,脏腑精气上灌于头,督脉连肾入脑到达巅顶,针刺该穴可疏通督脉经气,调节肾精,肾生髓而充于脑[11]。任督二脉相关穴位针刺之,可调补阴阳,阴阳相济则气机通畅、血行畅通,充养脑络。配穴取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针刺合谷穴可促进气血运行,运水化湿;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刺激之可疏通气血,补益阳气,主治上肢痿痹、胁肋痛;针刺曲池穴可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主治上肢不遂、手臂痹痛;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穴位,针刺该穴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善治下肢痿痹;针刺三阴交可调肝补肾、健脾益气。上述配穴的应用,可促进四肢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穴与配穴配伍,针灸刺激诸穴可刺激任督二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健脾益胃,改善机体功能,从而减轻脑梗死对机体各方面功能造成的影响[12]。

本研究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FMA、MBI 评分更高。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表明调任通督针法能够加快脑梗死后受损脑神经的修复,使肢体功能得到改善,进而强化自理能力,与张永平[13]报道结果相符。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可能是通任调督针法通过刺激各穴位,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进组织器官间的血液贯通,使肢体的血供充足,濡养神经细胞,改善神经细胞活力,从而加快神经细胞功能恢复,使肢体活动障碍得到恢复[14]。脑梗死后白质完整性与运动功能损伤密切相关,CST 损伤越严重,运动功能受损越明显,因此临床可通过测定CST 的完整性来评估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15]。FA 用于评估CST 的结构完整性,rFA 在评估CST 损伤程度方面具有优势,其水平与神经传导能力呈正比,与CST 损伤程度呈反比,且rFA 比FA 测量更具优势。既往研究显示,对脑卒中大鼠采用任脉针法可以加快神经干细胞增殖,恢复受损CST 的结构完整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rFA 值高于对照组。表明通任调督针法对于促进CST 结构恢复有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任脉及督脉相关穴位的刺激,可疏通气血静脉,调节阴阳,帮助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脑灌注,减轻脑组织缺氧缺血相关症状,加快神经元修复[16]。

综上所述,肢体康复训练联合调任通督针法可有效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神经损伤,加快CST 损伤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安全性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