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义



中医封包治疗中风偏瘫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李会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封包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封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封包治疗疗效显着。

【关键词】中医封包;中风偏瘫;临床效果;随机对照

作者单位:德惠市中医院内科,吉林 德惠 130300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的中风偏瘫疾病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该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的基础上,为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2]。为了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中医封包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5.8)岁,病程15 d~5个月,平均(40.5±6.3)d;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6~81岁,平均(63.0±5.9)岁,病程16 d~5个月,平均(40.8±6.3)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静脉滴注0.5 g胞磷胆碱钠+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和20 ml舒血宁+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同时予以患者口服100 mg阿司匹林片,每日1次,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例如,针对合并高血压者予以常规降压药,合并高血脂症这予以降脂药等[3-4]。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封包治疗,研究给予患者使用自拟方药,组成:紫花地丁12 g、秦艽12 g、桑枝12 g、防风12 g、苍术12 g、肉桂12 g、桂枝12 g、麻黄10 g、地龙8 g、干姜8 g、桃仁8 g、天南星8 g、血竭8 g、法半夏8 g、制川乌8 g、制草乌8 g、红花6 g、细辛6 g、乳香5 g、没药5 g、三七片5 g、白芷4 g,采用纱布将上述药材包裹后先用水浸泡30 min,煮沸后蒸30 min,拿出包裹后趁热擦洗患者患肢,注意热度需要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每次30 min,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和评定指标

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痊愈(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自理生活)、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显着改善,临床症状显着改善,能够实现独立行走或者能够进行扶杖行走)、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治疗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数据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痊愈者28例,改善者10例,无效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患者痊愈者23例,改善者9例,无效者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32/40),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

3 讨论

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5]。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且大约80%的患者中风后会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中风偏瘫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常规西药治疗中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未真正意义上从病机进行调理,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疗效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可。中医学认为,中风的病因在于虚、实、气、血、痰、瘀六端[6]。中风偏瘫常为痰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所致,中医典故提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另有“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脾失健运,聚湿为痰”[7]。可见,气虚血瘀、痰浊阻塞精髓导致患者肢体偏瘫、语言不利等,因此,中风偏瘫的治则应为祛风逐瘀,温经化痰、补气活血为主[8-9]。研究采用的自拟方中,田七、血竭等药材具有活血养血的效用,能够资生血之源;制草乌、制川乌等药材具有温经、通络、止痛的作用;药方共用乳香、没药、桃仁、红花以散瘀血,化痰结;以桂枝、附子、干姜、桑枝温通经脉,在此基础上加用秦艽、细辛、白芷以温经、舒络、止痛、消肿,诸药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化痰祛瘀、活血通络的作用,采用中药封包治疗,将药力和热力的有机结合起来,放松患者痉挛肌肉的同时,有利于患者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促进患侧肢体康复,并且能够起到加快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药物疗效的发挥。

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了中医封包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中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封包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李星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43-44.

[2]张华平. 中西药联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2010,25(4):723-724.

[3]安建武,李东学,李马娃. 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中风偏瘫56例[J]. 光明中医,2010,25(9):1669-1670.

[4]王杰,贺俭.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56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84-85.

[5]杨先钊,彭信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38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0,26(l):11-12.

[6]杜正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7):583-584.

[7]鲍春龄,东贵荣,王海桥,等. 阴阳调衡透刺针法为主分期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6):30-34.

[8]刘婧,鲍春龄,张桂波,等. 阴阳调衡透刺法对中风后痉挛瘫患者行走功能重建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7-10.

[9]袁丽. 中医综合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194-195.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Apoplexy Hemiplegia With Pack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Huiy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e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hui Jilin 130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cket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hemiplegia. Methods 80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40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observation group 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patients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was 95.0% (38/4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80.0% (32/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using packet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packet, Stroke hemiplegia, Clinical effect,Randomized controlled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2-016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