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涛

面神经颞支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李建涛

目的 观察尸体面神经,尤其是其颞支的支数、分布等情况。方法 经过解剖成人尸体标本60侧,记录和分析面神经颞支的数目和分布。结果 面神经中颞支的分支一般是1~5支,其中2~4支者最常见。颞支分支从起始点经颧弓上缘到外眦的平均长度是(54.03±10.84)mm,面神经颞支中去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颧弓下缘的平均长度是(26.94±12.53)mm,面神经颞支中去眼轮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外眦的平均长度是(35.27±15.32)mm,测量出面神经颞支中最后的分支距离耳屏上切迹最前点的平均长度是(19.03±5.01)mm,以及最前支到耳屏上切迹最前点平均长度是(35.87±6.39)mm,其分布范围为(19.57±3.26)mm。结论 熟悉颞面区解剖学特征,能够有效得预防在手术的过程中伤及到面神经。

面神经;颞支;解剖

面神经中颞支一般是分布于枕额肌额腹,眼轮匝肌周围,管理这些肌肉的运动,在手术中如果颞支损伤,会造成伤侧额部皱纹减退或者消失、眼睑难以闭合、皱眉功能丧失等双侧面部不对称的不良后果[1]。本次研究对成人面神经颞支的分支数量、走行及到各标志点的长度进行准确记录,希望为临床面额颞区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

1 资料与解剖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人尸体标本30具,均为福尔马林防腐处理,其中男性尸体17具,女性尸体13具,其中右侧30侧,左侧30侧,共计60侧。

1.2 解剖方法

剥离皮肤及浅筋膜,打开腮腺鞘,解剖腮腺,找到面神经主干,顺着主干分离出面神经颞支及分支,然后总结和分析各分支的数目、走行和分布状况,直到其支配的面肌。测量并记录颞支分支从起始点到外眦的长度,测量颞支中分布到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颧弓下缘的长度,测量颞支中管理眼轮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外眦的长度。

2 结果

经解剖发现,入选标本中面神经主干多为二干型,即颞面干及颈面干,占总数量的82%,面神经颞支以起始自颞面干者为最多,占总数量的90%。

2.1 面神经颞支分支数量

面神经中颞支的分支一般是1~5支,其中2~4支者最常见。颞支自颧弓下缘出腮腺时数目以3~4支为最多,占89%,其次分别为1支者占6%,2支者占5%,平均数目(3.1±1.02)支;位于颧弓的下缘,颞支的平均数目是(2.7±0.94)支,相对较少;越过颧弓部颞支分支增多,一般4~5支最常见,比例为73%,其次是6支者,占9%,3支者占7%,2支者占6%,1支者占5%,平均数量(4.5±1.27)支,位于颞部的颞支分支呈网状,由后下向前上走行。额肌支数量为2~8个,其中3~4个者最多,比例为64%,眼轮匝肌支多为3~10个。

2.2 面神经颞支至相关标志点距离

量出颞支分支从起始点经颧弓上缘到外眦的长度,平均长度是(54.03±10.84)mm,量出面神经颞支中去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颧弓下缘的长度,平均长度为(26.94±12.53)mm,量出面

神经颞支中去眼轮匝肌的分支从起始点到外眦长度,平均长度是(35.27±15.32)mm,量出面神经颞支中最后的分支距离耳屏上切迹最前点的长度,平均长度为(19.03±5.01)mm,以及最前支到耳屏上切迹最前点平均长度为(35.87±6.39)mm,其分布范围为(19.57±3.26)mm。

2.3 面神经颞支在颞区软组织中的分布

颞支来自面神经主干中的上干,于腮腺深层自后下向前上方走行,然后从腮腺上缘穿出,斜向前上方越过颧弓到颞区,走行在浅筋膜和颞筋膜浅层间,然后进入眼轮匝肌深面,其行走类型部分呈直线走行,部分则略有弯曲。

3 讨论

3.1 面神经颞支位置确定

本次研究采用较为常见点外眦、外耳道上缘中点、耳屏上切迹等体表标志点,并结合颧骨额突颞突交角点及关节结节尖点等骨性标志确立标志点、标志线,对颞支位置进行确定,实践证实便于测量,并适合临床参照。研究证实,在外眦角点与屏上切迹最前点的连线上,距离屏上切迹最前点18.5~36.7 mm的范围内是面神经颞支集中区域,在手术操作时,切开部位应避开该区域,以此来防止伤及到面神经颞支[2]。

此外,颧弓是颧颞区较为明显的骨性标志,便于临床参照,因此国内外多数人拿它视为标志线,但目前对于颧弓上下缘的界定并未达成统一意见[3],本次研究选取外耳道上缘中点与颧骨额突颞突交角点连线作为颧弓上缘线,以穿过关节结节点平行于颧弓上缘线的直线作为颧弓下缘线,用这个方法来标准统计颞支的数量。统计结果显示,颧支越过颧弓部的平均数目为(4.5±1.27)支,颧弓下缘平均数目为(2.7±0.94)支,与部分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有文献显示颞支在颧弓上缘及下缘的数量分别是(2.6±0.8)支和(2.4±0.9)支,其差异表明,选取的标志线位置不同,其分支数量的统计也有所不同,通常标志线选取越靠上方,则颞支分支数目相应越多[4]。

本次观察选定外耳道上缘中点来作为体表标志点,以及颧骨额突颞突交角点这一可由体表扪及的标志点,用两者连线设为颧弓的长度,不仅便于很快得量出结果,还直观易掌握。此外,本次研究发现,颞支分布范围基本上涵盖整个颧弓,但若将颧弓分为三等份,颞支主要集中于中段三分之一处,前后三分之一处均分布较少,因此在进行手术时,应予以足够的重视[5]。

3.2 面神经颞支的分布

面神经颞支在颞面区的不同部位走行层次存在差异,本次研究发现,其离开腮腺上缘到颧弓下缘这段被较厚的腮腺咬肌筋膜包被,走行在其下方,同时表层被覆脂肪组织,而位于颧弓外侧,面神经颞支同颞浅动静脉都走行在皮肤浅筋膜下,相对位于浅表部位,在颞面部则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二者之间,之后不断分支穿入其所管理的肌肉[6-7]。

腮腺上缘处面神经颞支最终支到耳屏尖的长度是(23.61±0.68)mm,颧弓上缘处面神经颞支最终支到耳屏尖的长度是(31.07±0.53)mm,因此位于耳屏尖前约22 mm的范围之内没有神经通过,可视为手术相对无风险区域。而在额颞区处,面神经颞支在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二者之间穿行,位置较为表浅,因此进行去皱术及通过翼点进行开颅手术等面部手术时,都很可能会伤及到面神经的颞支,特别是体格很瘦的患者,浅筋膜相对很薄,因此在颞区浅层手术的过程中伤及到面神经颞支的概率很大[8]。但在深层的手术则仅限于在骨膜下游离皮瓣,对面神经颞支通常不会造成伤害,可视为安全区域,但为利用骨膜对其他组织进行修补,则需要将骨膜和额肌进行分离,否则会伤及到面神经的颞支,所以在手术时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综上所述,熟悉颞面区解剖学特征,正确掌握面神经颞支数量、分布和走行,能够有效得预防在手术的过程中伤及到面神经。

[1] 唐启龙. 面神经颞支在涉及颞区和面侧区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43-144.

[2] 孙永强,杨雯雯,梁宪斌. 面神经颞支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J]. 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5):97-98.

[3] 陆东辉,张银凯,朱亚文,等. 面神经颞颧支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J]. 解剖与临床,2011,16(6):446-448.

[4] 杨志甫,杜颋. 面神经颅外段应用解剖研究进展[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1):107-109.

[5] 魏含辉,梁雪梅,黄剑真,等. 颞区皮肤手术易损伤结构的应用解剖研究[J]. 解剖与临床,2011,16(4):271-273.

[6] 陈尚. 面神经腮腺外段解剖及其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139-3140.

[7] 刘志勇,丁自海. 面神经颞、颧、颊支与SMAS关系的解剖学研究[J]. 解剖学研究,2011,33(3):211-214.

[8] 王子华,刘晓燕,宋起滨. 皱眉肌神经支配的解剖学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13-114.

Applied Anatomy of the Temporal Branche of Facial Nerve

LI Jiantao Laboratory of Anatomy,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Fenyang Shanxi 0322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facial nerve temporal branch number, dire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so on and so forth. Methods 60 side by anatomical specimens of adult bodie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mporal branch number and its direction. Results The facial nerve temporal branches of 1 ~ 5, with 2 ~ 4 who for the most. Facial nerve in the temporal branches out parts over the edge of zygomatic arch to the lateral canthus Angle of the average distance was (54.03 ± 10.84) mm, frontal muscle branch of a site to the edge of zygomatic arch average distance of (26.94 ± 12.53) mm, the orbicularis oculi muscle branch of a site to the lateral canthus average distance was (35.27 ± 15.32) mm, on tragus incisure is the most front and lateral canthus point of attachment, the facial nerve in the temporal and the last one before the distance on the tragus incisure were most average distance of (19.03 ± 5.01) mm, with the former to the tragus incisure is the most front the average distance was (35.87 ± 6.39) mm, its distribution range is (19.57 ± 3.26) mm. Conclusion Familiar with anatomy temporal surface area,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peration across the nerve injury.

Facial nerve, The temporal branch, Anatomy

R322

A

1674-9308(2016)32-021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2.124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解剖实验室,山西 汾阳 03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