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临床医学中极为常见的进行性肝病,属典型慢性疾病的一种[1]。当肝硬化发展到后期,将会超过肝功能的代偿能力,此时称之为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常无法彻底根治,只能起到减轻患者病情的作用,因此患者的心理状况通常极不理想[2]。次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8例,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获得较为理想治疗效果,研究详情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区间42.1~64.5岁,平均年龄为(50.2±1.4)岁;乙肝病程6~9年,平均病程为(7.5±1.5)年;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区间41.6~63.1岁,平均年龄为(49.3±2.1)岁;乙肝病程6~10年,平均病程为(7.5±1.2)年;两组患者于性别、年龄区间、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采用同种治疗手段且用药方案一致。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则加以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优化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对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都存在很强的陌生感,如不优化护患关系,将会影响医护人员与患者间进行良好有效沟通,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尊敬,对患者存在的疑虑及担忧给予耐心细致解答,通过悉心的照料对医患关系进行优化,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2)优化心理情绪;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如不及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疏通,将会使患者郁结于心,心理压力无法得到及时释放,对治疗早成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病情的加重。因此医护人员要特别注重优化患者的心理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及时调整好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3)实施健康指导:由于患者普遍对疾病缺乏相应了解,会影响治疗及护理的实施效率。因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将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式及护理手段予以详细说明,帮助患者对疾病及自身的治疗有相应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实现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4)引导家属参与: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关爱,是任何医护人员都无法代替的,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正确的引导,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更好地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支持、爱与关心,从而以更加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1.3 观察指标

测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的相应数值。并在治疗前后,从患者的生命力角度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做出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0例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为(42.36±2.56)分,抑郁评分为(42.89±2.35)分,生命力评分为(56.75±2.56)分;28例观察组干预前焦虑评分为(43.18±1.79)分,抑郁评分为(41.37±1.38)分,生命力评分为(55.69±1.57)分;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36.48±2.56)分,焦虑评分为(34.31±3.47)分,生命力评分为(85.76±2.49)分;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47.45±1.58)分,焦虑评分为(48.23±3.28)分,生命力评分为(72.37±3.51)分;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712,t=17.000;P=0.000,P=0.000);两组患者生命力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43,P=0.000)。

3 讨论

肝硬化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发展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3-5],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者肝功能减退,且出现腹泻、消化道出血及腹腔积液等不良症状,更是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6-8]。心理护理抓住不良心理情绪对患者治疗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加解决,可通过帮助患者放松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均有积极影响,对于提升治疗效果,富有重要意义。

[1]李芳,闫跃武,柴海云.心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6,30(3):222-225.

[2]陈静雯.强化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248.

[3]潘璐.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内科,2013,8(5):561-562.

[4]陆柳雪,陆青梅,陆小妮,等.心理护理对危重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01-102.

[5]唐莉.心理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6,22(33):227-228.

[6]古延丽.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37-39.

[7]曾晓梅.创伤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心理护理干预研究[J].医药前沿,2015,5(35):337.

[8]陈娟.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尖锐湿疣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6,3(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