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我国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国民的健康。近年来,鼻咽癌的诊疗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治疗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对鼻咽癌患者术前准备的分期是手术方式选择以及判定预后的重要依据[1]。但由于鼻咽癌的结构复杂其临近部位较多,使用X线进行诊断已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核磁共振(MRI)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多方位的成像能力和较高的组织分辨率[2-3]。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可清楚地反映病灶组织的代谢状况、生化变化和对周围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现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中的诊断效果,探讨有效的诊断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经病理诊断确诊,采用手术治疗;(2)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肿瘤病灶不明确;(2)不适合进行MRI及CT稽查者;(3)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及语言表达缺陷;(4)患有其它未愈肿瘤者;(5)不愿意配合研究。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50.21±18.21)岁。病理类型:56例低分化癌,2例未分化癌,2例泡状细胞癌。Ⅱ期患者17例,Ⅲ期患者19例,Ⅳ期患者24例。

1.2 方法

1.2.1 MRI诊断 嘱患者平静呼吸,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诊断,头颈专用8通道相控阵线圈。从患者头顶开始至锁骨头下缘下2 cm位置处行扫描[4]。行常规和增强扫描,对比剂为0.1 mmol/kg的钆喷酸葡胺(Gd-DTPA),层厚6 mm,层间距1 mm,翻转角度设定为90°。选择原发病灶、受累椎前肌、斜坡在ACD图上的位置,对3个感兴趣区域的ACD值进行测量,并取平均值。

1.2.2 CT诊断 采用GE16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行常规扫描后,颅底轴位、冠状位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中脑至第6颈椎下缘处。所有患者于检查后1周内行手术治疗并取得病理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金标准,断标准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

1.3 诊断标准

(1)MRI:存在骨样低信号,无脂肪高信号,加强后有强化迹象。骨纹及骨皮质表现稀疏,出现缺失、破坏现象,有骨质增生硬化表现,腔隙孔直径增加。颅底骨中黄骨髓被肿瘤代替而改变了信号。(2)CT:骨质密度较正常情况高,有高密度的斑片状阴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方法对鼻咽癌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MRI对T1、T2、T3、T4的诊断例数分别为4例(6.7%)、18例(30.0%)、13例(21.7%)、25例(41.7%)。CT诊断分别为1例(1.7%)、23例(38.3%)、16例(26.7%)、20例(33.3%)。两种诊断方法对T2、T3分期方面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T2、T3分期方面的诊断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鼻咽癌组与正常组鼻咽的ACD值比较

鼻咽壁、椎前肌、斜坡的MRI的ACD值分别为(0.751±0.025)mm2/s、(0.769±0.073)mm2/s、(0.762±0.089)mm2/s,正常组织分别为(0.994±0.098)mm2/s、(0.992±0.183)mm2/s、(0.553±0.025)mm2/s,鼻咽壁、椎前肌的MRI的ACD值均低于正常组织,斜坡的ACD值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对鼻咽癌认识的加深和诊断技术的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由于鼻咽所处的部位较深,因此在常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进行辅助诊断,以对病变的情况进行评估。CT和MRI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手段。MRI诊断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分辨率、薄层、多平面断层及动态增强扫描等特点,可清晰的显示鼻咽部的具体解剖结构[5-6]。MRI相对与CT而言容易确定软组织浸润的肿瘤边界,常被应用于放射治疗对病灶部位的准确定位和放疗后脑损伤评价。本研究将两种诊断方式在鼻咽癌T分期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MRI诊断的T2、T3分期方面的诊断率高于CT,这与既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7]。鉴于CT的成像原理,其对于一些密度接近于周围组织,一些发病部位隐蔽而又无占位效应的微小病灶并不容易被检测到[8]。而MRI可明确分辨头长肌、脂肪间隙等组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鼻咽壁、椎前肌、斜坡的MRI的ACD值均与正常组织对比,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可作为判断T分期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MRI对鼻咽癌T分期的诊断情况好于CT,其能很好的显示原发瘤及其邻近受累结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殷悦.MRI对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放疗评价的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23 .

[2]黄军荣,张纯,张玉兰,等.基于2008分期标准的PET/CT与MR对鼻咽癌T分期的差异[J].广东医学,2014,35(1):18-21.

[3]艾毅钦,汪勇,邓亚敏,等.CT及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87-91.

[4]戈长征,张定富,徐炎华.MRI与CT对鼻咽癌局部侵犯检测差异的对比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2):129-131.

[5]孟云,程敬亮,张春旺.动态增强MRI在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研究 [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6,14(10):1-3,7.

[6]郑辉,郑海澜,陈运奎,等.核磁共振成像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06-2008.

[7]康巍,苏丹柯,刘丽东,等.MRI 扩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 [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11):1746-1749.

[8]李可珍,林如山.对比分析MRI和CT技术对鼻咽癌T分期的影响 [J].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15,13(6):10-11,24.